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文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培养文学类人才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大环境进行教学上的改革,使汉语言人才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本文就先进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并分析汉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思考
我国作为文化强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化课程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文化底蕴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对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要合理的计划,将培养成实用型、一专多能型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培训原则,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1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汉语言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后较早设立并繁荣的一门专业课程,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文学培养知识面较宽的专门人才,为各行各业输送优秀的人才,汉语言专业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各行业和领域,为行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汉语言专业由于其教学知识设计的广泛性,曾一度成为各高校争相设立的专业,在当时就业前景非常广。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汉语言专业因为泛而不专的原因,导致其逐渐变为冷门专业,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汉语言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能力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行业已经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型人才所能适应的,行业逐渐偏向于实用性,对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方案就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2 省属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理论而不重实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汉语言专业由于其偏理论方面的学习,已经逐渐受到报考人员的冷落。究其原因仍然是高校在培养汉语言专业人才时,由于一直以来坚持理论教育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弱,面临着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严峻形势。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4年学制的本科专业,一种是2年学制的专升本专业,由于本科设立时間短、基础缺失,汉语言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的专业课程太多,使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不足,很多高校的汉语言课程的主修课程被文学赏析和文学写作占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
2.3 教学方法传统无创新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结合时代在不断进步,在汉语言教学中应结合当今社会的普遍情况实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很多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教育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教育水平,课堂教学按照传统的汉语言赏析和汉语言文化写作只是单纯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与当今实用性人才需求理念相去甚远,使得汉语言专业整体就业率低,就业水平不高。
3 对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几点建议
3.1 开展汉语言拓展课程 汉语言拓展课程是指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和最新经济发展趋势开展相应的拓展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
3.1.1 考研深造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根据汉语言专业的文学和语言两大模块来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提供汉语言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等语言课程;在文学课程设置上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化赏析、唐宋诗词赏析、明清小说研究等文学课程。
3.1.2 教师教育类课程。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较多的选择教师行业,在教师教育类拓展课程,开设教师素质教育、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学解读、经典文学理解与赏析、教师礼仪、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演讲与口才等教育类课程,使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行业时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努力拓展教育知识水平,力求培养多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师人才。
3.1.3 文秘编辑类课程。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等课程,这类课程适合汉语言专业学生以后从事文员和公务员;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文学编辑、新闻学等课程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后从事媒体、记者、文案类工作。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开发,结合理论进行相应的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中,分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三个实践类别,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学年论文、文化资源调查、非线性编辑、报刊排版、教师教育、新闻采写和文书档案管理等具体实践课程,并且针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综合考查。
3.3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一到高年级,提问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即便有问题也是自己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得到模糊的答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课程知识讲解,才能使学生得到进步。
3.4 加强实践,重视学生实习过程 汉语言学生一直以“高理论低实践”的状态而被用人单位诟病,要改变这种认知,就应该强调学生实习的重要性,在汉语言学生毕业前,高校应该设立相应的实习考核毕业检验过程,只有通过对实习的评价结合学生表现予以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在初高中课堂、新闻媒体、企业文化部门等进行就业实习,提高汉语言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4 结语
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人才的培养要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核心,构建就业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培养出实用型、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翟瑞青.关于构建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2]沈昌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陈灵强,徐凯,王欣.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分析及转型策略[J].台州学院学报,2013(02).
[4]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关键词: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思考
我国作为文化强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化课程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文化底蕴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对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要合理的计划,将培养成实用型、一专多能型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培训原则,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1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汉语言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后较早设立并繁荣的一门专业课程,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文学培养知识面较宽的专门人才,为各行各业输送优秀的人才,汉语言专业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各行业和领域,为行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汉语言专业由于其教学知识设计的广泛性,曾一度成为各高校争相设立的专业,在当时就业前景非常广。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汉语言专业因为泛而不专的原因,导致其逐渐变为冷门专业,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汉语言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能力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行业已经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型人才所能适应的,行业逐渐偏向于实用性,对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方案就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2 省属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理论而不重实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汉语言专业由于其偏理论方面的学习,已经逐渐受到报考人员的冷落。究其原因仍然是高校在培养汉语言专业人才时,由于一直以来坚持理论教育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弱,面临着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严峻形势。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4年学制的本科专业,一种是2年学制的专升本专业,由于本科设立时間短、基础缺失,汉语言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的专业课程太多,使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不足,很多高校的汉语言课程的主修课程被文学赏析和文学写作占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
2.3 教学方法传统无创新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结合时代在不断进步,在汉语言教学中应结合当今社会的普遍情况实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很多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教育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教育水平,课堂教学按照传统的汉语言赏析和汉语言文化写作只是单纯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与当今实用性人才需求理念相去甚远,使得汉语言专业整体就业率低,就业水平不高。
3 对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几点建议
3.1 开展汉语言拓展课程 汉语言拓展课程是指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和最新经济发展趋势开展相应的拓展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
3.1.1 考研深造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根据汉语言专业的文学和语言两大模块来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提供汉语言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等语言课程;在文学课程设置上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化赏析、唐宋诗词赏析、明清小说研究等文学课程。
3.1.2 教师教育类课程。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较多的选择教师行业,在教师教育类拓展课程,开设教师素质教育、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学解读、经典文学理解与赏析、教师礼仪、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演讲与口才等教育类课程,使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行业时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努力拓展教育知识水平,力求培养多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师人才。
3.1.3 文秘编辑类课程。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等课程,这类课程适合汉语言专业学生以后从事文员和公务员;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文学编辑、新闻学等课程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后从事媒体、记者、文案类工作。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开发,结合理论进行相应的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中,分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三个实践类别,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学年论文、文化资源调查、非线性编辑、报刊排版、教师教育、新闻采写和文书档案管理等具体实践课程,并且针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综合考查。
3.3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一到高年级,提问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即便有问题也是自己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得到模糊的答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课程知识讲解,才能使学生得到进步。
3.4 加强实践,重视学生实习过程 汉语言学生一直以“高理论低实践”的状态而被用人单位诟病,要改变这种认知,就应该强调学生实习的重要性,在汉语言学生毕业前,高校应该设立相应的实习考核毕业检验过程,只有通过对实习的评价结合学生表现予以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在初高中课堂、新闻媒体、企业文化部门等进行就业实习,提高汉语言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4 结语
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人才的培养要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核心,构建就业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培养出实用型、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翟瑞青.关于构建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2]沈昌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陈灵强,徐凯,王欣.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分析及转型策略[J].台州学院学报,2013(02).
[4]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