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郑州市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急救情况,探讨影响OHCA患者心肺复苏(CPR)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接收的OHCA患者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有旁观者、旁观者质量(医护人员、非医护人员)、120接诊时间段(白天/夜晚)、心搏骤停地点(居住地、公共场所、酒店、其他)、急救医疗服务(EMS)反应时间、CPR持续时间、首次监测到的心律、除颤、通气方式(球囊面罩、喉罩、气管插管)、肾上腺素用量、心搏骤停原因、复苏结果〔自主循环恢复(ROSC)或死亡〕。对影响CPR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①普查结果:2年间郑州市OHCA患者共计7 728例,其中3 891例在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已临床死亡,1 413例放弃抢救,2 424例经积极抢救后仅有51例ROSC。07:01至23:00接诊量达73.71%(5 696/7 728),23:01至07:00接诊量占26.29%(2 032/7 728);从120指挥中心接到求救电话至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所用时间,即EMS反应时间为(9.36±6.75)min;心搏骤停多发生在患者居住地〔占61.61%(4 761/7 728)〕,其次是公共场所〔占16.19%(1 251/7 728)〕;男性发生心搏骤停概率大于女性〔63.11%(4 877/7 728)比36.89%(2 851/7 728)〕;60岁以上者占54.94%(4 246/7 728);心搏骤停原因以心源性为主〔占38.63%(2 985/7 728)〕,其次为创伤〔占19.16%(1 481/7 728)〕。② CPR预后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旁观者、120接诊时间段、CPR持续时间、首次监测心律、肾上腺素用量、心搏骤停原因与OHCA患者ROSC有关〔年龄:优势比(OR)=0.450,95%可信区间(95%CI)=0.257~0.787;旁观者:OR=6.446,95%CI=4.695~8.851;120接诊时间段:OR=1.941,95%CI=1.114~3.382;CPR持续时间:OR=0.163,95%CI=0.074~0.360;首次监测心律:OR=0.080,95%CI=0.042~0.155;肾上腺素用量:OR=0.423,95%CI=0.241~0.740;心搏骤停原因:OR=1.901,95%CI=1.091~3.31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医护人员为旁观者、医护人员为旁观者、首次监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0 min、肾上腺素用量<5 mg是OHCA患者ROSC的有利因素(非医护人员为旁观者:OR=24.552,95%CI=10.192~59.144;医护人员为旁观者:OR=36.960,95%CI=17.572~77.740;首次监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OR=0.036,95%CI=0.015~0.087;CPR持续时间<10 min:OR=0.191,95%CI=0.069~0.526;肾上腺素用量<5 mg:OR=0.259,95%CI=0.125~0.537;均P<0.01)。
结论郑州市OHCA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且以年龄大于60岁者多见;心搏骤停多发生在患者居住地,其次是公共场所;病因以心源性为主,其次为创伤;EMS反应时间稍长且复苏成功率较低,院前急救有待进一步提高。有旁观者、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0 min、肾上腺素用量<5 mg是OHCA患者CPR预后的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