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三峡》的出处与作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是我国古代山水名篇,长期以来作为重要篇目选入语文教材。由于各种原因,本文也涉及一些有争议的细节问题,如关于这篇课文的出处与作者的疑问就一度为一些老师所关注。有疑问,就要析疑,笔者拟就此略作梳理分析,为大家提供些许参考。
   一、《三峡》的出处究竟何在
   有些教材对《三峡》一文的出处标注为“选自《水经注疏》”,并随之解释“郦道元”的有关情况,由此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是郦道元撰写了《水经注疏》。事实如何?
   《水经注》是为《水经》所做的注,《水经》是一部专门记载我国江河水道的古书,具体作者和年代已经不可考,从内容看,应是到魏晋时期才最后完成,其中讲到大小河流一百三十七条,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讲叙极为简略,读来如同流水账。北魏郦道元广泛收集前人有关著述,融合自己从年少以来游离各地山川之见闻,在《水经》基础上大量修订扩充,完成《水经注》四十卷,资料超过《水经》二十倍。
   《水经注疏》是清末民初历史地理学家、金石学家杨守敬与门人熊会贞在《水经注》基础上写成。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合称“注疏”,因此《水经注疏》可谓对《水经注》的第二次注解,《水经注疏》和《水经注》又是两本书。
   那么,《三峡》的原本出处,应该出自《水经注》无疑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水经注疏》指出,《江水》篇自“三峡七百里中以下”(即课文《三峡》内容)出自于南朝宋盛弘之所撰《荆州记》。
   《荆州记》成书于南朝宋元嘉九年至十六年间(432—439)——,早于《水经注》380年左右,该书 “按州属各郡县分条记事,其内容为述地理、载产物、述旧事,明古迹、录神话等五类。某些记载读之使人神游八极,堪称 ‘奇笔’”(赵国璋、潘树广主编《文献辞典》),宋李昉《太平御览》录有盛弘之《荆州记》全文——
   旧云自二峡取蜀数千里中,恒是一山,此盖好大之言也。惟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凡一千二百余里,虽飞云迅鸟,不能过也。春冬之时,则素湍渌潭,回清到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雅趣。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岫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可见,《水经注》中郦道元只是对盛弘之的文字进行了几处略微改动,所以,准确说来,《三峡》的原本出处应为南朝宋盛弘之所撰《荆州记》。
   二、“《三峡》——《水经注》——郦道元”的关联所在
   既然《三峡》的原初出处及其作者并非郦道元及其《水经注》,缘何《三峡》作者一般标注为“郦道元”、出处多标注为《水经注》呢?
   原因在于《水经注》内容丰富,对河流的考察比《水经》清楚得多,在讲述河流的同时,还记载了河流所经过之处的地貌、矿产和动植物,对自然灾害特别是河流泛滥造成的水灾也予以关切、多有记载,注中对涉及的有关行政区划沿革、地名由来与演变也做了大量工作(记载的古地名多达两万余),还记载了许多人工水库的情况、载录了不少古墓以及墓前碑刻的要目,凡此种种,使之对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不言而喻的综合价值。与此同时,《水经注》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很强,从而使之在文学史上也获得了很高地位,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为什么郦道元能够写出这样一部作品?原因不外乎两点——
   首先是郦道元本人在写作中充分利用亲身经历写进大量所见所闻,真实可感;对有关内容注重分析,不拘泥于陈说,有自己的创见和实证。比如,古书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智伯声言汾水可以淹没另一贵族魏氏都城安邑,绛水可淹没韩氏都城平阳,郦道元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汾水河床高,安邑处于东岸低洼处,可被汾水淹没,而平阳地势远高于绛水河床,绛水淹没平阳的可能根本不存在,如此等等。
   其二在于郦道元博览群书,对自己足迹未能涉及之处充分利用了有关著述。郦道元的引用可以说是下了很大功夫,他在《水经注》中援引前人以及时人著述多达四百三十余种,包括纪传体正史、地方志、游记杂记、诗赋文章等各色体裁,并多有详尽说明,也由此增进了自我文学修养。譬如,三峡他并未涉足,但在“江水”注中却利用了东晋袁山松等人的著作,显得生动逼真。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郦道元的《水经注》,盛弘之的《荆州记》及其《三峡》很可能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鲜为世人所知,所以,《三峡》之所以能传诵后世,郦道元功不可没,这恐怕也是《三峡》作者通常标注为“郦道元”的原因所在。
   三、关于课文出处与作者的教学处理建议
   在教学中,以上情况可让学生稍作了解,明确《水经注》一书特点及地位影响、作者概况、知道《三峡》是因《水经注》而得以传诵的名篇即可,至于细究《三峡》出处是哪儿、作者究竟是谁、甚至将其作为背记的“文学常识”,则大可不必。
   这一问题,从问题本源看,有探究、明辨的需要,作为语文老师,在力所能及范围进行类似的阅读探究、辨析有其意义,即使这种探究梳理很多时候也未必能够下定结论,但可以提高自身的梳理把握、综合分析能力,增强教学研究、反思、省察的自觉,由此也会带动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当然,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类似问题基本属于“小股敌人”(并非影响课文学习大局的关键细节):语文课堂教学受多方面限制,不必纠缠于“小股敌人”,对该类问题点到为止,无需过多引申,而应就此大步向前,奔向教学的大方向、主方向,这是必须切记的。
   孙贞锴,教师,现居山东烟台。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以其特殊的功能走进了各个领域,键盘取代了书写,网络与手机、电视平起平坐,足不出户就可以周游世界,信息技术让我们的视野开阔,耳听八方,视通万里,上天入地,神游海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让我们缩短了空间的距离,世界成了“地球村”,史料的模拟演绎,让我们穿越回到我们梦想生活的朝代,甚至天气预报的云图分析,地质领域的监测预报,影视娱乐的特技处理,网上购物的快捷方便等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
【教材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教材必修①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为古代记叙散文。这三个叙事名篇或记政治、外交的刀光剑影,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其巧妙的叙事艺术。选自《战国策·燕策三》的《荆轲刺秦王》,比较详细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背景、求取信物的过程、行刺的经过及结果,叙事脉络清晰,详略得当。本篇虽为文言文,但文言现象不多,
立足共性目标,挖掘个性文本的独特语文价值,是我们文言教学的定位追求。《祭十二郎文》“通篇词意刺骨,无限凄凉,乃祭文中千古绝调”[1]。教学本篇,以文立骨,从文字、文学、文化三维层面,披文入情,至臻至境,是一种不错的审美赏读。  一、立足文字体悟,悟读情感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吴楚材、吴调侯曰:“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需想其一面写,一面
肖培东,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副校长,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首批名师名校长导师资源库人选,著名特级教师;《语文学习》“镜头”栏目主持人,中语会课堂优化策略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理事;首届全国“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著有《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等。  骆文俊(浙江省富阳中学教师):肖老师,祝贺你荣获首届全国“我即语文”教学奖。我们的话题就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1]叶圣陶早在20世纪初就指出了略读的应用价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標准(2017年版)》在“必修课程学习要求”中强调了整体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在整本书阅读部分,课标也明确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2]。   略读是阅读的重
《唐诗综论》一书是林庚创作于80年代的一部诗歌论著集。在本书开篇的代序——《我为什么特别喜爱唐诗》一文中,林庚从自身情感体验为原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读诗歌的一些朦胧却又深刻的印象。在一个连唐诗都不知为何物的小孩子心中,他不可能懂得所谓唐诗的意象、格律、结构这些深奥的概念,但他有一种模糊的感觉,就是这些诗歌他能读明白,简简单单几句话说明白的道理就是比别的方式能给他留下更深的印象;甚至长大以后把这些浅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教师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经过逻辑建构,最后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由于教师和学生在学识、认知、阅历等方面存在差距,二者文本解读的结果往往存在明显的高低、深浅之分。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和点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读懂文本、读透文本。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留白”是中国古典绘画手法,是一种构图技巧,它讲求着墨疏淡,在整体构图中留出空白,从而起到计白当黑、突出主体的神韵和特征的作用。这一绘画手法的存在使得中国画具备了虚实相生、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随着留白艺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诗歌就是留白艺术拓展的第一场所。这种故意而为之的留白不但没有影响诗歌的表达效果,反而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表达效果,搭建起了诗人
所谓的“问题链”设计就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方式,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1]将教材知识转换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2]是课堂教学中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领悟文本核心价值的一种链式过程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指向的是学生思维
高考作文往往要求考生写出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对于论述文来说,让阅卷者眼前一亮的首先是新颖的立意。正如用“踏花归来马蹄香”作画,一般画师都把笔墨丹青用在花和马上,而高明的画师却凸显了马蹄边追逐的蝴蝶。论述文写作,如何独辟蹊径,展现自己不一样的思考?笔者认为在作文审题立意时,应该让思想再飞会儿,在思维上寻求新的突破。   一、追本溯源翻新意   立意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如果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立意就会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