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概述
语文有效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从而形成快乐课堂,高效课堂。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不仅要落实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使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自然地融为一体。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要关注“教学细节”。所谓的“语文教学细节”,是指外显的语文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在特定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二、语文教学细节例谈
(一)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学生“倾诉”细节
这是两位老师在执教《故乡》时的不同教学片段:师1:重返离开了二十多年的故乡,“我”的感受如何?生:我感到故乡萧条、冷落。生:我感到故乡很衰败。生:我感到故乡变了。
(对前两位同学的回答教师大加赞赏,对最后一位同学的回答教师未置可否,然后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师2:“我”回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有什么感受?生:“我”感到故乡毫无生气。生:“我”感到故乡萧条、冷落。生:“我”感到故乡变了。师:(非常惊奇,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变”字)这个见解很有新意,大家想一下,故乡的什么变了,具体变化怎样?(分组讨论后,热烈发言。)生:故乡的景变了,记忆中的故乡明丽动人,现在的故乡萧索荒凉。生:故乡的人变了,儿时的闰土天真活泼,现在的闰土是一个“木偶人”。生:杨二嫂的变化也很大,昔日阳春白雪般的杨二嫂变得贪婪势利。生:杨二嫂为什么会变?------穷:人穷志短。从杨二嫂身山折射出人们的生活变了。生:漂泊在外的“我”回到故乡,多么渴望得到一点慰藉,但“我”处处感到阴冷,我认为情变了。生:对,最让“我”悲凉的是和闰土的那段情也荡然无存,一声“老爷”如同扎在“我”心头的一把刀。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实施课前预设的教案,而是注重师生共同体验的生命历程。它倡导课堂的直接生成,主张预设成分少动态生成多,关注学生的“倾诉”这一细节,这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二)处理好“民主与权威”的关系,注重教师“评价”细节
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课文思想内容,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进行点评,说出自己的看法。一个学生认为:我觉得这两个骗子也值得我们学习。理由是:这两个骗子之所以行骗成功,是因为他们一下子抓住了当时人们心理最脆弱的地方: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他们敏捷的思维,善于揣摩人们心理的本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与教师先前的“答案“相悖,但这位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思维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因势利导地指出这两个骗子的思维和洞察力是值得学习的,但行为是不值得学习的。这位同学欣赏地认同了老师的看法。
语文课堂中的评价,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尊重和爱心。试想,如果教师因为师道尊严对学生的异议不屑一顾,课堂就会继续演绎着“一言堂”,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不可能被点燃,就不可能倾听到学生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见解。从这个教学细节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非常尊重学生,教学过程中与文本相关内容的课外延伸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领悟得更深刻,同时拓展了学生思维想像的空间,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教师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了下来,与学生平等商讨交流,没有固守自己的权威,对学生不符合自己事先拟定的“标准答案”的看法,不但没有批评否定,而是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打断学生的发言,不仅达到了教与学的共鸣,同时也创设了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语文有效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从而形成快乐课堂,高效课堂。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不仅要落实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使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自然地融为一体。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要关注“教学细节”。所谓的“语文教学细节”,是指外显的语文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在特定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二、语文教学细节例谈
(一)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学生“倾诉”细节
这是两位老师在执教《故乡》时的不同教学片段:师1:重返离开了二十多年的故乡,“我”的感受如何?生:我感到故乡萧条、冷落。生:我感到故乡很衰败。生:我感到故乡变了。
(对前两位同学的回答教师大加赞赏,对最后一位同学的回答教师未置可否,然后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师2:“我”回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有什么感受?生:“我”感到故乡毫无生气。生:“我”感到故乡萧条、冷落。生:“我”感到故乡变了。师:(非常惊奇,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变”字)这个见解很有新意,大家想一下,故乡的什么变了,具体变化怎样?(分组讨论后,热烈发言。)生:故乡的景变了,记忆中的故乡明丽动人,现在的故乡萧索荒凉。生:故乡的人变了,儿时的闰土天真活泼,现在的闰土是一个“木偶人”。生:杨二嫂的变化也很大,昔日阳春白雪般的杨二嫂变得贪婪势利。生:杨二嫂为什么会变?------穷:人穷志短。从杨二嫂身山折射出人们的生活变了。生:漂泊在外的“我”回到故乡,多么渴望得到一点慰藉,但“我”处处感到阴冷,我认为情变了。生:对,最让“我”悲凉的是和闰土的那段情也荡然无存,一声“老爷”如同扎在“我”心头的一把刀。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实施课前预设的教案,而是注重师生共同体验的生命历程。它倡导课堂的直接生成,主张预设成分少动态生成多,关注学生的“倾诉”这一细节,这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二)处理好“民主与权威”的关系,注重教师“评价”细节
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课文思想内容,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进行点评,说出自己的看法。一个学生认为:我觉得这两个骗子也值得我们学习。理由是:这两个骗子之所以行骗成功,是因为他们一下子抓住了当时人们心理最脆弱的地方: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他们敏捷的思维,善于揣摩人们心理的本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与教师先前的“答案“相悖,但这位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思维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因势利导地指出这两个骗子的思维和洞察力是值得学习的,但行为是不值得学习的。这位同学欣赏地认同了老师的看法。
语文课堂中的评价,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尊重和爱心。试想,如果教师因为师道尊严对学生的异议不屑一顾,课堂就会继续演绎着“一言堂”,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不可能被点燃,就不可能倾听到学生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见解。从这个教学细节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非常尊重学生,教学过程中与文本相关内容的课外延伸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领悟得更深刻,同时拓展了学生思维想像的空间,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教师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了下来,与学生平等商讨交流,没有固守自己的权威,对学生不符合自己事先拟定的“标准答案”的看法,不但没有批评否定,而是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打断学生的发言,不仅达到了教与学的共鸣,同时也创设了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