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的小荧幕是《伪装者》和《琅琊榜》的胜利,这两部从剧本、表演到制作都相当精良的作品,一下拉开了与不少国产剧的距离。而作为两部戏主心骨之一的靳东,也成了风口浪尖的人物。熟悉他的,知道在电视剧《温州一家人》、话剧《屠夫》以及《日出》中他早有过惊艳的表演,而不熟悉他的,可以从这里,慢慢开始。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我只要喜欢这部作品,就有能力做好。但事实上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完全高估自己的能量,影视作品是一个集体创作的项目,尽管在这些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坚守我想要的东西,但也改变不了整个剧组,更别说是行业和全局。但我还是想反复地强调,每个人努力做好自己,不管对行业还是社会,就是最大的贡献了。”
拍摄靳东有一个让人意外的开始,一直被称为老干部的他,穿着军绿色的长款大衣走进来,没有前呼后拥的包围,也没有夹道开路的阵仗,不同于《伪装者》中他略显厚实的肩膀,下戏的他很快就瘦了回来。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他为戏增重开始轻松地展开,哪知聊了不到五分钟,他就发出了上面那段感叹,果真是靳东,非典型的靳东。
成名已久 但怀初心
2015年,伴随着《伪装者》、《琅琊榜》的效应,和同剧的胡歌、王凯等演员一样,靳东的名字一下登上各种热搜榜,尤其是他在《伪装者》中所塑造的明楼大哥,其无可厚非的表演,使之成为小荧幕上绝对的年度第一,微博粉丝也从几十万一下暴涨到三百万,按当时他和李雪(《伪装者》导演)那个“涨一万粉丝请一顿饭”的赌来看,靳东着实欠下了不少饭。新来的粉丝们开始像挖宝一样整理出他的陈年旧事,媒体们则争先恐后地追问他“走红的滋味”,还给他立下“大器晚成”的评价,面对这一切,靳东也曾不客气地说出“什么叫红,什么叫不红?我在自己的领域(话剧)早就红得发紫了好吧”,结果被用作标题,他赶快检讨自己“性情所致,口无遮拦”。
这一切的一切,他的风口浪尖,别人的蜂拥而至,本身都像一部极其精彩的电视剧,不过是第二季,看客们无论多心急如焚地等待新的故事,在那之前都得花上点时间,把第一季补上才行一如若不然,你可能永远看不到这其中最美好的部分。
1976年出生的靳东已经39岁了,前阵子有人贴出了他29岁时在电影《秋雨》中的剧照,活脱脱的花美男形象让不少人惊讶不已,要知道,在《伪装者》中,他可是个不靠颜值靠演技的典型,哪知明楼大哥那微微有些发福的中年体态,正是靳东自己的提议。
“增重了20斤,还是挺难受的,每天胃都特别不舒服,但就我个人的意愿来说,我觉得还不够,没达到我想要的,因为时间太短了。”靳东坐在我们对面,声音带着话剧演员惯有的洪亮和浑厚,“这其实足以说明今天影视界的现状,不会给演员留太长的时间准备,我理想的状态是拍一部戏之前起码有五个月的准备时间,当然《伪装者》已经算相当不错的了。”
这样的感叹在靳东的采访中并不少见,和很多人眼中中国影视圈的阳春白雪不同,他的想法可能略显悲观或者说现实,他看得到收视率也看得到票房,但那似乎永远不是他会关心的话题,比起大数据,他更想知道剧本是否完善;比起合作对象有过多少大热作品,他更关心这个人是否靠谱;比起时下流行的剧目,他更想去参与那些严肃、有深度的题材——不管卖座不卖座。一起拍摄的时候,同剧的演员下了戏相约去唱歌,他不去,因为得为第二天的表演做准备;试演的时候拍摄花絮的工作人员对着他拍个不停,他生气,因为影响他进入情绪。让他给粉丝寄语,他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闲来发条微博,他写“今天,你读书了吗?”——还是繁体字的。
这样的靳东在这样的演艺圈显得很特别,所以人们说他是老干部、老首长,可他自己并不觉得心态老,也不觉得这有什么,直得拿出来讲的。对他来说,他只是按自己小时候所看到的那样去生活去工作,他从自己的父母师长身上学会了怎么对待自己喜欢的事物,然后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继续着,他觉得自己没变,只是这世界变了。忠于自我的哲学
“我小时候偏科偏得特别严重,可能山东人就是这样,接受的是孔老夫子的教育,我们在无意识地情况下去背唐诗宋词,那种氛围是一个常态,当时可能不理解,但后来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对自己的影响。”说起靳东的小时候,按现在的话算是个文艺青年,他读《三字经》也读莎士比亚,而正像他所说的那样,很多年以后,他才明白这些事物已经长到了自己的血液和骨子里。
考大学的时候,靳东本来想上中文系却未果,于是陷入了对未来的思考,“70年代的人其实很多思维是固化的,我们都没出过国,没面对过商业社会,只想着考一个好大学,毕业后分个好单位,分到一个大一点的房子,领多一点的工资,娶一个心仪的女孩子,然后生个孩子,终此一生。可我觉得我一下看到了自己的60岁,我看到自己蹲在一个办公室,每天拿两份报纸,喝茶下棋,聊那些所谓的幸福,我不想这样,可能我从小就叛逆吧,我不甘心。”
那是靳东特别迷茫的一段时间,每天呈现在脑海里的只有三个字:没意思。无论做什么样的尝试,都觉得没意思,直到他碰到了表演,碰到了生命中第一个角色,《东方商人》中的少年高显阳。这个经历打开了他生命中一段新的可能性,此后他继续表演,直到23岁重回校园,考进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班,还被刘烨戏称是“史上年纪最大的新生”。2005年主演电影《秋雨》,被吴宇森评价为“开拓了表演方法一个新的空间,甚至让我觉得以往看过的表演都是一个套路”,期间参演了不少电影、电视剧和话剧。2012年,他获得了国内话剧的最高政府奖项金狮奖,和他一起上台的还有徐峥、秦海璐、胡军等人。正如靳东所说的,在话剧领域,他早就红了,只是在略显浮躁的小荧幕上,他一不穿越,二不耍宝,所以花了更多的时间,才走到人们面前。
靳东最喜欢的书是关于美国西点军校的《没有任何借口》,他自信满满地告诉我们,在他人生的近四十年中,他很少向别人说“对不起”,因为他不会把这三个字作为廉价的借口,与其道歉,不如在一开始就更严格地要求而避免需要道歉的状况。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以为他只是“戏比天大”,其实他在任何需要严肃对待的事情面前,从来没有松懈过。“在舞台上训练的时候,有一条戏剧法则叫做‘行动大于一切’,有时候真的可以把台词拿掉,用表演来表达。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成长过程里特别合适,我现在的做事方式90%都来自于我的父母,而其实父母不需要说什么,他们的行动本身就能说明问题,因为语言是最苍白无力的,无论说得再多,都不如用行为去告诉我该怎么做。” 本着这样的想法,靳东也很矛盾。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他一直不断约束自己,不要去说话,因为说了也没意义,可有些时候,他却又觉得不得不说,“以前人微言轻,大家不愿意听我说,现在有人愿意听了,我却也明白说了没有太大的意义和价值,但我内心深处对未来仍满怀期待。”
说到这儿,靳东自嘲似地笑笑,“之前我上台领奖,工作^员老是制止我,让我别说这个,说点儿轻松的。可我觉得怎么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东西,现在让我高兴的是,我们喜欢的东西大家接受了,不是指这两部戏(《伪装者》、《琅琊榜》),而是指这种认真做事的价值观,这是让我最高兴的事。”
一个伤感主义的笑容
采访靳东,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他读书自省,你听之有味,说到感慨之处,不懂分寸’却是潇洒敞亮,比起“他不懂迎合媒体”更像是“他觉得没必要迎合媒体”,若是你心怀善意,他会滔滔不绝地说东说西,毫无戒备。他说起国外的各种剧社,说起玉树地震后去那里的见闻,说起少年时与崔健、刘元、王迪一起在录音棚里录歌,有崔健的歌,也有陶喆的歌,他甚至会说起父亲赠他的口琴,“父亲以前当兵在海边,他说每次吹口琴都会有,点儿哀愁,可能是乡愁,我小的时候对这个感觉印象特别深,还有就是他当兵的时候总是吃海带,现在也闻不了海带的味道。”
靳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跟他相处得十分融洽,虽然他在工作上要求一向很高,却很少发脾气,用他的话说是采用鼓励法,平时多鼓劲,经常送礼物。比起老干部,他们觉得靳东更是一个特别传统的三观很正的人,正直、认真,但玩闹的事情也少不了。前不久他听说一个工作人员摔倒了,立刻给对方发微信关心地问:你没事吧?对方心里大暖,说没事,紧接着他就问:那地板没事吧?
靳东听着别人的评价,也笑,他说自己是个会努力制造快乐的人,可骨子里却是偏悲观的,或者说是容易伤感的。大约在十年前,他自认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终于脱离了小时候的固有观念,开始享受一些物质生活,也曾有过一掷千金只为欢心的时刻,却没办法真正的快乐起来,于是他想到了戏剧理论中基本的表演三要素,“就是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当时我就觉得戏剧理论和哲学理论是共通的,我们活到人生的这一步,不去谈空洞庞大的东西,只说自己能给自己所生活的周遭群体带来点什么,我觉得这是我一直关心的话题。”从20岁开始,靳东就一直以人文主义关怀者自居,事实上,这也正是他伤感的根源,“莎士比亚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我倒是不觉得自己是,曹禺先生说过,‘你要想读懂我的剧本,首先你要读懂我的苦闷’,我想我可能是有很多苦闷的。我从小就渴望美好的东西,我想到我生命尽头的时候,也始终会心存美好。我只是觉得,我努力去做的和我眼睛看到的,差别有点大,或者说是理想和现实之间差了很大的距离。可是不管相差多远,我还是坚信一切可以是美好的。”他顿了顿说,“我曾经跟我朋友开玩笑说,我这一生最受不了的就是在情感上伤害我,我特别相信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或者其他任何感情,遇到感情的问题,我甚至不愿意花时间和脑力去客观审视,我就相信这个,我知道情是很容易碎掉的,可越是容易碎掉,越是很难奢求的东西,得到了才会更珍惜——就像我相信一切可以是美好的。”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你很难想象,一个39岁的男人以什么样的表情和语气说出这么一段“不合时宜”的话,事实上这段话就像靳东所坚信的东西一样,那么毫无戒备的美好,却又充满着千军万马的说服力。他身上那些自以为的常规,那些少见却让人一见倾心的秉性,或许正改变着什么,改变着你本来以为的常规,这个世界的常规。
然而归根结底,人的复杂永远不可能用一句“伤感”去概括,靳东也是一样。就像他会兴奋地讲起在录音棚的故事,会挂着少年的微笑说起父亲,他也会一脸神往地回忆自己骑摩托车的“跑山”经历:多年前在美国,他从洛杉矶开车到拉斯维加斯,途中自己的汽车被三四十辆哈雷超过,当时他就被震惊了,由此开始了自己的摩托车之旅。在还不那么忙的几年前,他会约上车队的朋友,从北京出发经过怀柔、密云,还去过内蒙,一路砂石坎坷,崎岖不平,可那感觉,却是其他事情都没办法替代的。
“就像逍遥骑士吗?”我们问他。
“对,就像逍遥骑士。”他露出了一个真正高兴的笑容,一个暂且放下了悲观与伤感的笑容。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我只要喜欢这部作品,就有能力做好。但事实上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完全高估自己的能量,影视作品是一个集体创作的项目,尽管在这些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坚守我想要的东西,但也改变不了整个剧组,更别说是行业和全局。但我还是想反复地强调,每个人努力做好自己,不管对行业还是社会,就是最大的贡献了。”
拍摄靳东有一个让人意外的开始,一直被称为老干部的他,穿着军绿色的长款大衣走进来,没有前呼后拥的包围,也没有夹道开路的阵仗,不同于《伪装者》中他略显厚实的肩膀,下戏的他很快就瘦了回来。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他为戏增重开始轻松地展开,哪知聊了不到五分钟,他就发出了上面那段感叹,果真是靳东,非典型的靳东。
成名已久 但怀初心
2015年,伴随着《伪装者》、《琅琊榜》的效应,和同剧的胡歌、王凯等演员一样,靳东的名字一下登上各种热搜榜,尤其是他在《伪装者》中所塑造的明楼大哥,其无可厚非的表演,使之成为小荧幕上绝对的年度第一,微博粉丝也从几十万一下暴涨到三百万,按当时他和李雪(《伪装者》导演)那个“涨一万粉丝请一顿饭”的赌来看,靳东着实欠下了不少饭。新来的粉丝们开始像挖宝一样整理出他的陈年旧事,媒体们则争先恐后地追问他“走红的滋味”,还给他立下“大器晚成”的评价,面对这一切,靳东也曾不客气地说出“什么叫红,什么叫不红?我在自己的领域(话剧)早就红得发紫了好吧”,结果被用作标题,他赶快检讨自己“性情所致,口无遮拦”。
这一切的一切,他的风口浪尖,别人的蜂拥而至,本身都像一部极其精彩的电视剧,不过是第二季,看客们无论多心急如焚地等待新的故事,在那之前都得花上点时间,把第一季补上才行一如若不然,你可能永远看不到这其中最美好的部分。
1976年出生的靳东已经39岁了,前阵子有人贴出了他29岁时在电影《秋雨》中的剧照,活脱脱的花美男形象让不少人惊讶不已,要知道,在《伪装者》中,他可是个不靠颜值靠演技的典型,哪知明楼大哥那微微有些发福的中年体态,正是靳东自己的提议。
“增重了20斤,还是挺难受的,每天胃都特别不舒服,但就我个人的意愿来说,我觉得还不够,没达到我想要的,因为时间太短了。”靳东坐在我们对面,声音带着话剧演员惯有的洪亮和浑厚,“这其实足以说明今天影视界的现状,不会给演员留太长的时间准备,我理想的状态是拍一部戏之前起码有五个月的准备时间,当然《伪装者》已经算相当不错的了。”
这样的感叹在靳东的采访中并不少见,和很多人眼中中国影视圈的阳春白雪不同,他的想法可能略显悲观或者说现实,他看得到收视率也看得到票房,但那似乎永远不是他会关心的话题,比起大数据,他更想知道剧本是否完善;比起合作对象有过多少大热作品,他更关心这个人是否靠谱;比起时下流行的剧目,他更想去参与那些严肃、有深度的题材——不管卖座不卖座。一起拍摄的时候,同剧的演员下了戏相约去唱歌,他不去,因为得为第二天的表演做准备;试演的时候拍摄花絮的工作人员对着他拍个不停,他生气,因为影响他进入情绪。让他给粉丝寄语,他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闲来发条微博,他写“今天,你读书了吗?”——还是繁体字的。
这样的靳东在这样的演艺圈显得很特别,所以人们说他是老干部、老首长,可他自己并不觉得心态老,也不觉得这有什么,直得拿出来讲的。对他来说,他只是按自己小时候所看到的那样去生活去工作,他从自己的父母师长身上学会了怎么对待自己喜欢的事物,然后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继续着,他觉得自己没变,只是这世界变了。忠于自我的哲学
“我小时候偏科偏得特别严重,可能山东人就是这样,接受的是孔老夫子的教育,我们在无意识地情况下去背唐诗宋词,那种氛围是一个常态,当时可能不理解,但后来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对自己的影响。”说起靳东的小时候,按现在的话算是个文艺青年,他读《三字经》也读莎士比亚,而正像他所说的那样,很多年以后,他才明白这些事物已经长到了自己的血液和骨子里。
考大学的时候,靳东本来想上中文系却未果,于是陷入了对未来的思考,“70年代的人其实很多思维是固化的,我们都没出过国,没面对过商业社会,只想着考一个好大学,毕业后分个好单位,分到一个大一点的房子,领多一点的工资,娶一个心仪的女孩子,然后生个孩子,终此一生。可我觉得我一下看到了自己的60岁,我看到自己蹲在一个办公室,每天拿两份报纸,喝茶下棋,聊那些所谓的幸福,我不想这样,可能我从小就叛逆吧,我不甘心。”
那是靳东特别迷茫的一段时间,每天呈现在脑海里的只有三个字:没意思。无论做什么样的尝试,都觉得没意思,直到他碰到了表演,碰到了生命中第一个角色,《东方商人》中的少年高显阳。这个经历打开了他生命中一段新的可能性,此后他继续表演,直到23岁重回校园,考进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班,还被刘烨戏称是“史上年纪最大的新生”。2005年主演电影《秋雨》,被吴宇森评价为“开拓了表演方法一个新的空间,甚至让我觉得以往看过的表演都是一个套路”,期间参演了不少电影、电视剧和话剧。2012年,他获得了国内话剧的最高政府奖项金狮奖,和他一起上台的还有徐峥、秦海璐、胡军等人。正如靳东所说的,在话剧领域,他早就红了,只是在略显浮躁的小荧幕上,他一不穿越,二不耍宝,所以花了更多的时间,才走到人们面前。
靳东最喜欢的书是关于美国西点军校的《没有任何借口》,他自信满满地告诉我们,在他人生的近四十年中,他很少向别人说“对不起”,因为他不会把这三个字作为廉价的借口,与其道歉,不如在一开始就更严格地要求而避免需要道歉的状况。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以为他只是“戏比天大”,其实他在任何需要严肃对待的事情面前,从来没有松懈过。“在舞台上训练的时候,有一条戏剧法则叫做‘行动大于一切’,有时候真的可以把台词拿掉,用表演来表达。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成长过程里特别合适,我现在的做事方式90%都来自于我的父母,而其实父母不需要说什么,他们的行动本身就能说明问题,因为语言是最苍白无力的,无论说得再多,都不如用行为去告诉我该怎么做。” 本着这样的想法,靳东也很矛盾。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他一直不断约束自己,不要去说话,因为说了也没意义,可有些时候,他却又觉得不得不说,“以前人微言轻,大家不愿意听我说,现在有人愿意听了,我却也明白说了没有太大的意义和价值,但我内心深处对未来仍满怀期待。”
说到这儿,靳东自嘲似地笑笑,“之前我上台领奖,工作^员老是制止我,让我别说这个,说点儿轻松的。可我觉得怎么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东西,现在让我高兴的是,我们喜欢的东西大家接受了,不是指这两部戏(《伪装者》、《琅琊榜》),而是指这种认真做事的价值观,这是让我最高兴的事。”
一个伤感主义的笑容
采访靳东,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他读书自省,你听之有味,说到感慨之处,不懂分寸’却是潇洒敞亮,比起“他不懂迎合媒体”更像是“他觉得没必要迎合媒体”,若是你心怀善意,他会滔滔不绝地说东说西,毫无戒备。他说起国外的各种剧社,说起玉树地震后去那里的见闻,说起少年时与崔健、刘元、王迪一起在录音棚里录歌,有崔健的歌,也有陶喆的歌,他甚至会说起父亲赠他的口琴,“父亲以前当兵在海边,他说每次吹口琴都会有,点儿哀愁,可能是乡愁,我小的时候对这个感觉印象特别深,还有就是他当兵的时候总是吃海带,现在也闻不了海带的味道。”
靳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跟他相处得十分融洽,虽然他在工作上要求一向很高,却很少发脾气,用他的话说是采用鼓励法,平时多鼓劲,经常送礼物。比起老干部,他们觉得靳东更是一个特别传统的三观很正的人,正直、认真,但玩闹的事情也少不了。前不久他听说一个工作人员摔倒了,立刻给对方发微信关心地问:你没事吧?对方心里大暖,说没事,紧接着他就问:那地板没事吧?
靳东听着别人的评价,也笑,他说自己是个会努力制造快乐的人,可骨子里却是偏悲观的,或者说是容易伤感的。大约在十年前,他自认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终于脱离了小时候的固有观念,开始享受一些物质生活,也曾有过一掷千金只为欢心的时刻,却没办法真正的快乐起来,于是他想到了戏剧理论中基本的表演三要素,“就是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当时我就觉得戏剧理论和哲学理论是共通的,我们活到人生的这一步,不去谈空洞庞大的东西,只说自己能给自己所生活的周遭群体带来点什么,我觉得这是我一直关心的话题。”从20岁开始,靳东就一直以人文主义关怀者自居,事实上,这也正是他伤感的根源,“莎士比亚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我倒是不觉得自己是,曹禺先生说过,‘你要想读懂我的剧本,首先你要读懂我的苦闷’,我想我可能是有很多苦闷的。我从小就渴望美好的东西,我想到我生命尽头的时候,也始终会心存美好。我只是觉得,我努力去做的和我眼睛看到的,差别有点大,或者说是理想和现实之间差了很大的距离。可是不管相差多远,我还是坚信一切可以是美好的。”他顿了顿说,“我曾经跟我朋友开玩笑说,我这一生最受不了的就是在情感上伤害我,我特别相信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或者其他任何感情,遇到感情的问题,我甚至不愿意花时间和脑力去客观审视,我就相信这个,我知道情是很容易碎掉的,可越是容易碎掉,越是很难奢求的东西,得到了才会更珍惜——就像我相信一切可以是美好的。”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你很难想象,一个39岁的男人以什么样的表情和语气说出这么一段“不合时宜”的话,事实上这段话就像靳东所坚信的东西一样,那么毫无戒备的美好,却又充满着千军万马的说服力。他身上那些自以为的常规,那些少见却让人一见倾心的秉性,或许正改变着什么,改变着你本来以为的常规,这个世界的常规。
然而归根结底,人的复杂永远不可能用一句“伤感”去概括,靳东也是一样。就像他会兴奋地讲起在录音棚的故事,会挂着少年的微笑说起父亲,他也会一脸神往地回忆自己骑摩托车的“跑山”经历:多年前在美国,他从洛杉矶开车到拉斯维加斯,途中自己的汽车被三四十辆哈雷超过,当时他就被震惊了,由此开始了自己的摩托车之旅。在还不那么忙的几年前,他会约上车队的朋友,从北京出发经过怀柔、密云,还去过内蒙,一路砂石坎坷,崎岖不平,可那感觉,却是其他事情都没办法替代的。
“就像逍遥骑士吗?”我们问他。
“对,就像逍遥骑士。”他露出了一个真正高兴的笑容,一个暂且放下了悲观与伤感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