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所:让软件交易变简单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3123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软件项目的甲乙双方之外引入第三方搭建的交易平台,以促进软件资源的有效配置, 规避信息化项目风险,做大做强软件企业,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简称软交所)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
  
  当记者第一次听说“软交所”时,很自然地就联想到“证交所”。一字之差的名字、有些相似的功能,是产生这种联想的主要原因。与“证交所”是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相似,“软交所”是一个定位为提供软件和服务等交易的公共服务平台。当然,无论是知名度、运营规模还是实际发挥的作用,目前“软交所”距离“证交所”都相距甚远,但“软交所”的成立在IT业界同样是具有开拓性的举措。
  “软交所”全称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是今年5月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成立的一家机构,这也是国内首个软件和服务的交易平台。为什么要成立这一家机构,它会如何开展运作,又如何发挥作用?日前,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总裁胡才勇。
  交易平台的价值
  随着苹果公司的App Store成功,第三方交易平台受到了关注。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类交易平台都集中在个人消费级,很少涉及企业级的软件产品,更别提类似ERP、CRM等这样涉及面广的大型应用软件了。新成立的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并不排斥个人用小软件,但在胡才勇的规划中,企业级软件、大型信息化项目才是其关注重点。
  然而,与个人消费软件交易相对简单不同,企业级的软件项目大多需求复杂、工期长,要做到规范化交易并不容易。那为什么还要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去做这样一件看来很困难的事情,胡才勇表示,信息化目前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信息化项目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行。而软交所作为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的加入,有利于信息化项目的落地。
  “信息化现在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在一般企业中即使是专业的IT人员也很难完全具备信息化项目所需要的全部知识,而软件供应商则要专业得多,因此两方的信息明显处于不对称的状态。这就会导致对用户很不利的后果。”胡才勇介绍说,一种很常见的情形是,用户对信息化项目的需求不清楚,结果受厂商的误导,上了一些不需要的功能模块,而真正需要的却没有上。
  基于软交所的公共服务平台来达成交易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这里存在大量同类的项目,可以在这里借鉴同类项目的需求设计、项目投资大小,从而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浪费;另一方面,软交所有专业的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准确提取需求、规划项目。
  当然,这个交易平台并不只是让买方受益,据胡才勇介绍,软件开发方同样也可以受益于这个平台。首先,交易平台为软件开发方提供了信息发布的渠道,因为这里聚集着对该软件存在需求的买方;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通过软交所这个第三方的介入,有利于交易的顺利达成,让开发方顺利收回项目尾款。其中的关键是,作为一个有公信力的平台,软交所有自己的支付和担保体系,其运营方式与支付宝类似,买方将费用付给软交所,由软交所根据项目进展付给卖方,软交所在其中发挥着监督的作用。
  “项目尾款难以收回是信息化项目中一个痼疾,有些公司甚至对此已经见惯不怪了。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来监督和评估项目的结果,导致甲乙双方争论不休,最后不了了之。”胡才勇说。
  云服务和项目外包
  是突破口
  “软交所的成立有两个比较大的目标:一个为众多信息化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提供一个透明的阳光交易平台;其二是通过软件交易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活跃软件市场,帮助做大做强软件产业。”胡才勇介绍说。
  在这两个大目标下,软交所确立了三项主要业务,即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投融资交易和知识产权交易。这三项业务中后面两项见效比较快,相对而言,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是一个长期的、需要逐步发展的业务。不过,胡才勇对这项业务给予厚望,因为一旦成熟也将是一个很容易长期受益的业务。其中,项目外包、云服务和套装软件被确立为近期的主攻方向,显然,这都是当前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的。
  “以SaaS服务为例,目前市场很活跃,但都是用户和SaaS服务提供商直接签约,没有第三方的介入,其服务质量难以得到客观的评估,很容易发生纠纷,不利于市场的发展。” 胡才勇说,“软交所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公信力来为SaaS服务提供担保,规避双方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软交所所有业务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其公信力,因为不管是买卖双方愿意到这个平台交易,还是认可软交所的评估结果,特别是愿意通过软交所的支付平台来支付款项,都是以软交所的公信力为前提的。对此胡才勇有着很清醒的认识。
  “软交所接受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领导,同时还将组建一个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市场监督委员会来监督其日常运营。这些将为建立我们的公信力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他介绍说,“而从长远来看,公信力的建立还依赖于软交所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遵守交易规则以及体现其专业能力。”他说。
  据悉,5月份才成立的软交所业务已经走上正轨,在软件和信息服务方面,承接了北京市委办局和区县的软件正版化相关的工作;在知识产权交易方面将从12月份举办知识产权的拍卖会;在投融资方面,与北京银行联手开展了“软件贷”业务。不过,这些距离胡才勇的设想还很远,在胡才勇的远期规划中,软交所搭建的这个交易平台应该是一个类似淘宝网这样人气旺盛、软件交易活跃的场所,达成这个目标无疑很难,但胡才勇决定这么做。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总裁胡才勇
其他文献
近日,IBM公司在清华大学宣布,将与清华大学新建立的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和创新研究中心(简称CNMM)合作,携手开展全球网格大同盟“清水计算”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利用先进的物理水资源过滤处理技术,解决中国大规模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暴露的诸多水资源污染管理问题。而IBM 全球网格大同盟(WCG)项目将免费支持该项目中污染水处理过程的数字模拟,帮助提高海(污)水淡化效率,开发出更加节能高效的水过滤设备。  I
10月18日,“第二届eCognition(易康)中国用户大会”暨 "首届工程化影像快速解译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标志着国内影像工程化解译应用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遥感影像是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为基本数据源,实现计算机并行化对海量遥感数据进行快速的自动/半自动解译一直是行业中的重大技术难关。  目前全景天地公司倡导的面向对象的工程化影像智能解译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切实应用,
在家乡人心中,他们是体面的城市白领,是年轻的IT精英。  在城里人眼里,他们是成群的过客,是寒酸的房客。  繁华的都市中,他们居无定所。  辗转奔波的生活里,他们茫然失措。  早晨出门打工,晚上继续做梦。  生活无从保障,爱情没有干粮。  闯荡的抱负在漫长的交通中消磨殆尽。  4平米的格子房无处安放激情和青春。  IT曾经是“蚁族”的温床,如今都在去留中彷徨。    2010年3月4日,下午6点,
徐建洪,浙江太子龙服饰信息总监,今年刚过而立之年,却已从业10年。他认为,从事信息化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服装信息化必定从制造信息化走向电子商务。  太子龙服饰立足浙江,面向中高端商务市场,主打二三线城市,在短短10年内,借助大环境,发展迅速。但太子龙服饰的信息化经历曲折。徐建洪进入该公司后,将之前停滞不前的系统重新捡起来再做,压力颇大。  “我爱这项事业,凭着这一点,足以支撑我走下去。”徐建洪笑着
本报讯(记者 宋辰)随着“工业4.0”全面来袭,传统制造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而“互联网 ”则驱动着各行各业用创新思维重塑管理。无论是资产密集型产业,还是航空航天、国防、水处理、流程制造及工业制造行业,都已经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日,IFS在北京举办2016中国用户大会,发布了IFS全球化战略布局及IFS Application 9、企业运营智能(EOI)等企业解决方案,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我们正在成为传统文明的最后一代,同时成为新型文明的第一代创业者和体验者。”  物联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印证了他的说法。  国家金卡办主任、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执行会长张琪在“2013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开幕式暨RFID与物联网国际峰会上给出的一组数字,很具有说服力: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3650亿元;传感器24亿只,市场规模
近日,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以下简称IBM咨询服务)在北京举办了以“智前端、慧同源、赢未来”为主题的2013年策略发布会。  “今天,我们正处在大数据的时代。由社交媒体、移动、物联网和数字化引发的大数据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要求企业重新考虑自身的运作模式,满足端到端的客户体验。在一个以数据驱动满足客户新需求的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需要由前线业务数字化和全球整合企业的相互配合来完成。
零售行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很短的周期经历了快速的变迁。面对变化与挑战,2012年我们需要做到两个回归,一个是业务本身的回归,关注到生意的本质;另一个回归是信息技术的回归,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回归到企业业务中。  客户消费的观念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店效、坪效、库销比这些作为零售运营核心的指标重新进入运营关注的核心。这不仅加剧了各个零售品牌之间对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剧了某一品牌为迎合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内部资
视频互动社区呱呱网近日宣布,呱呱视频社区财经频道运营至今,每日同时在线用户峰值已超过20万。并且,呱呱针对用户的新需求,研发了更为专业的版本,将于近期发布。
(记者 刘丽丽)国内外各大IT厂商早已穿上了“SOA外衣”,软件业老大微软也终于按捺不住加入了这一行列,他们之中到底谁能撑起“SOA大船”?  IDC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全范围部署SOA。正是看准了这一巨大的利益市场,国内外各大IT厂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SOA“圈地运动”。先是IBM在今年举行了大规模的全球SOA战略发布巡回演出;再是SAP针对SOA架构召开了全球研发技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