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寨到宁武,风雨中疾行

来源 :党的生活(黑龙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行进八十里。
   1945年9月24日傍晚,中央派出的干部团已疲惫不堪,终于“进城”。
   五寨,西望黄河,北临偏头关,东交神朔,南面群山横亘,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很长一段时间,这里也是我军与日军、晋绥军的犬牙交错之地。1945年4月25日,晋绥军区二分区副司令员兼36团团长高永祥带领部队收复县城。
   “今日最严重的问题是‘疲乏’,太累了!赶紧做饭、赶紧休息……”天阴得厉害,干部团成员崔扬所在队伍入宿五寨东关百姓家。
   一名炊事员啃着烧饼,依偎在墙根儿,竟然呼呼地睡了过去。
   入夜,风雨袭来。
  接到命令,与飞机、轮船“比速度”
   9月25日拂晓,大雨仍下个不停。一场秋雨一场寒,干部团北上行进更加艰难。
   “各队在五寨休息一日,书记、队长马上到团部开会……”同志們照例天不亮即起,忽然接到这一命令,不禁喜出望外,痛痛快快地睡了一个“回笼觉”。
   这天,大家想尽一切办法购买牲畜——运输是眼下最难解决的问题。一日奔忙,干部团三分队却最终一无所获,好在他们借宿的房东老太太格外尽心。据说,她的儿子是干部团刚刚经过的岢岚县的县委书记张世俊(2021年4月23日,记者与五寨县党史办原主任朱和森考证得知)。
   下午、晚上,干部团连续召开大会,传达形势任务:“国共和谈毫无结果,毛主席仍在重庆。”“日伪军拒绝向我们缴枪,要等国民党来接收。阎锡山、傅作义的队伍已到达晋中、晋北。”“蒋介石的部队正由美国协助,从海上和空中向东北赶运。”“党中央命令我们加速前进!”
   是夜,干部团“大轻装”,同志们表示:不怕千辛万苦,奋力前进,一定要赶在国民党前面进入东北!
  风雨兼程,“红色通道”来之不易
   9月26日,连日阴雨、满街泥泞。干部团早饭后立即启程,队伍跨过清涟河,沿着一条宽阔的路前行。
   天空不时洒下细细的秋雨,灌进衣袖、脖梗里,由凉到冷。同志们踏着泥泞的乡道,在大车道的泥浆中行走,每迈一步都特别费劲。队伍拖了十来里地长,走起路来东扭西歪,被雨淋得浑身直淌泥水。
   中午,到达神池县义井村休息。就在干部团到达两个多月前,这里还是日军据点——五寨解放后,日军退缩到了这里。7月22日,晋绥军区二分区副司令员兼36团团长高永祥得到情报,准备伏击敌人。7月24日,高永祥命令二营到横山一带埋伏,派一营做预备队,指挥所设在二营后面不远处的山头上。不料,敌人从横山两侧迂回上来。指挥所只得直面敌人,与其展开肉搏,终因寡不敌众,高永祥英勇牺牲。全团战士闻讯,怒火中烧,杀声震天,敌人闻风丧胆,夺路而逃。36团乘胜夺下义井据点。8月29日,神池县城解放。
   可以说,正是以高永祥为代表的战士们奋勇作战,才得以用鲜血为干部团开辟了一条“红色通道”。
  山中夜行,风雨翻越摩天岭
   雨一直下,但行进不能停。
   短暂休整后,干部团从义井村出发翻越摩天岭。这是一座海拔2000多米的高峰,且天气多变,山上烈日炎炎,山下大雨倾盆。队伍在泥泞中走到半山腰,大伙已经汗流浃背,衣服湿透,又冷又饿又累。
   走上山顶,天已经黑透了。湿滑狭窄的山路、深不见底的沟壑、浸湿沉重的行囊……每一个人都必须格外留意,一不小心就可能滚下山崖。而且,队伍只能单行,后面人只能拽着前面人的衣衫、听着他们的脚步声前行。每每遇到艰险处,前面的都要向后面的报一声“小心”。
   就这样,在一声声的传递中,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在泥水中艰难前行。直到深夜,队伍才走到山下,找到一个村庄,叩开老乡的家门。
   秋日的山林里太冷了,加上秋雨洗刷、衣衫湿透,每个人都瑟瑟发抖。于是,大家四下找来树枝点起来烤火、烤衣服。有人甚至顾不上烤衣服,便一头倒在地上睡了起来。太累了!赵晓军困得眼皮打架,裤子烧着了都不知道……
   这天晚上,章林夫妇和史梓铭夫妇借住在一间小屋里。第二天,他们惊奇地发现“屋外还停着一具尸体”!“昨天累得那样,有啥也不害怕了。况且,还是我们的老乡……”大伙说着,相视而笑。
   他们知道:更艰险的考验即将来临——穿越封锁线!?
   (部分内容参考《五寨县志》《神池县志》《宁武县志》等)
  编辑:齐 晶
其他文献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孕育了光照千秋、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精神动力。   2021年4月19日,“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一分队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追随革命先辈的足迹,探寻当年赴东北创建根据地的干部团成员身上的精神烙印,仍能触摸到那跨越时空、跨越地
2021年4月24日,沿着恒山山脉蜿蜒曲折的山道,“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二分队一路向北前行,于日暮前赶到了闻名遐迩的平型关大捷主战场——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乔沟。   76年前,中央派出的干部团行经此地时,当年平型关大捷的鏖战痕迹依稀可辨,激励着干部团继续向东北行进。   由于当时繁峙、灵丘一带刚解放不久,为避免危险、节省时间,干部团选择从繁峙县砂河镇经大营镇过平型
“废除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要一场暴风骤雨。”1948年,现代作家周立波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正式出版,小说以磅礴的革命气势及丰满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东北地区风起云涌的土改工作。   而在距离小说中“元茂屯”原型地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440余公里的北安市,一场同样猛烈的“暴风骤雨”几乎也在同时上演。1945年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派出的干部团抵达北安,土地改革很快便成为重点工作。   2021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