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普及,研究性学习正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和热点,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是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思想前提;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可以为研究性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切实有效地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得以推广和深化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学习方式 师生关系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普及,研究性学习正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和热点。研究性学习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本次国家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这里的“学习方式”不是强调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技能的思考,而是关于学习的价值思考: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每个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研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自此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程的地位已牢固确立起来。本文结合自身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经历,谈谈对初中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认识。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师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生尽力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个体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在教学评价中,利用考试单一的评价体制把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划上了等号。在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注重知识传授的“质量”,为了努力保障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教师只能通过灌输,把学生带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中去。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而本次国家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体现了通过学生的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应用的乐趣,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的这些理念促使广大一线教师对以前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和总结,借新课程改革的良机,更新教学思想和转变教学观念是当前教师面临一个重要任务。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且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人的知识既有传授的,又有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而得到。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视和抛弃了不可传授的知识。而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使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实际亲历了认知的道路,才能获得知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从直接面向简单规则和知识结论转向面向“复杂本身”,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悟知识、生成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欣喜等个人情感,用大量的附着知觉等隐性知识系统作支撑。在不确定的、复杂的情境中亲自探究,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喜悦,而不是传统数学学习中直奔主题的简单结论的记忆。表面看知识是简单的、清晰的、可言传的,但传统教育、教学所言传的所谓“焦点知识”,其实是 干枯的、僵化的知识,失去了活力和生机的。今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旁观者的地位。
二、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传统的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开展灌输式教育。教师是教材的“奴隶”,是教材、教参的“忠实的执行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的“接受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风格,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而是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的内容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信息化的社会里,课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的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垄断者。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参与者等角色转换。当然,长久的“权威者与传授者”的思想还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还需教师彻底放下架子。 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群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在这一框架下,学生可以质疑教师的权威,通过共同学习和相互合作,学生的潜能将逐渐被激发,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师生关系的交往不再体现教师居高临下的命令者,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应体现平等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者。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倾听学生的想法,重视和观察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消除学生的紧张、害怕的心理,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建立起一种新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好奇、喜探究的天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教师倾听的意图,不在于证实学生的见解和观点的正确性,而应将学生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积极地与学生的想法共舞,让学生从自己的探究过程中悟得知识。当然,学生也有惰性,心理、生理还不成熟,在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中遇到困难时,逃避困难、选择玩乐的弱点就会充分暴露出来,这也是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是否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心头之患吧。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不但应在资料信息来源、思路点拨、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还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协调者,创设轻松的活动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同时教师要成为学生共同求知过程中的伙伴和“竞争对手”,“大家一起做,共同探索”,当学生真正体会到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时,学生就会敢于面对问题,迎难而上。在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参与,努力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当然,教师不可能做到全能全知,事事都懂,碰到实际问题,应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找答案,教师从中也可以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做到既培养了学生,又充实了自身,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我个人认为,在实施和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怎样学会思考和怎样学会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它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否真正有效转变,关系着国家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有效地实施,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扬起改革之风帆,屏弃僵化、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践行,奋力创新,配合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改之路,保障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是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思想前提;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可以为研究性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切实有效地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得以推广和深化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学习方式 师生关系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普及,研究性学习正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和热点。研究性学习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本次国家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这里的“学习方式”不是强调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技能的思考,而是关于学习的价值思考: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每个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研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自此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程的地位已牢固确立起来。本文结合自身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经历,谈谈对初中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认识。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师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生尽力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个体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在教学评价中,利用考试单一的评价体制把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划上了等号。在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注重知识传授的“质量”,为了努力保障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教师只能通过灌输,把学生带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中去。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而本次国家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体现了通过学生的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应用的乐趣,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的这些理念促使广大一线教师对以前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和总结,借新课程改革的良机,更新教学思想和转变教学观念是当前教师面临一个重要任务。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且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人的知识既有传授的,又有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而得到。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视和抛弃了不可传授的知识。而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使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实际亲历了认知的道路,才能获得知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从直接面向简单规则和知识结论转向面向“复杂本身”,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悟知识、生成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欣喜等个人情感,用大量的附着知觉等隐性知识系统作支撑。在不确定的、复杂的情境中亲自探究,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喜悦,而不是传统数学学习中直奔主题的简单结论的记忆。表面看知识是简单的、清晰的、可言传的,但传统教育、教学所言传的所谓“焦点知识”,其实是 干枯的、僵化的知识,失去了活力和生机的。今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旁观者的地位。
二、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传统的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开展灌输式教育。教师是教材的“奴隶”,是教材、教参的“忠实的执行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的“接受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风格,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而是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的内容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信息化的社会里,课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的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垄断者。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参与者等角色转换。当然,长久的“权威者与传授者”的思想还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还需教师彻底放下架子。 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群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在这一框架下,学生可以质疑教师的权威,通过共同学习和相互合作,学生的潜能将逐渐被激发,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师生关系的交往不再体现教师居高临下的命令者,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应体现平等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者。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倾听学生的想法,重视和观察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消除学生的紧张、害怕的心理,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建立起一种新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好奇、喜探究的天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教师倾听的意图,不在于证实学生的见解和观点的正确性,而应将学生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积极地与学生的想法共舞,让学生从自己的探究过程中悟得知识。当然,学生也有惰性,心理、生理还不成熟,在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中遇到困难时,逃避困难、选择玩乐的弱点就会充分暴露出来,这也是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是否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心头之患吧。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不但应在资料信息来源、思路点拨、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还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协调者,创设轻松的活动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同时教师要成为学生共同求知过程中的伙伴和“竞争对手”,“大家一起做,共同探索”,当学生真正体会到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时,学生就会敢于面对问题,迎难而上。在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参与,努力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当然,教师不可能做到全能全知,事事都懂,碰到实际问题,应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找答案,教师从中也可以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做到既培养了学生,又充实了自身,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我个人认为,在实施和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怎样学会思考和怎样学会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它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否真正有效转变,关系着国家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有效地实施,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扬起改革之风帆,屏弃僵化、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践行,奋力创新,配合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改之路,保障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