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越来越重视。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深入理解其根本含义。实际教学中,可能因为教师的引导方式不当或是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单调枯燥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这就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文章结合教学现状探讨相关对策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对高中生阅读培养作了明确的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培养学生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因此,为了适应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趋势,改进阅读教学的质量,笔者对当前高中阅读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以教材为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对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中人物形象,调动他们生活积累,想象祥林嫂、阿Q、陈奂生等人的形象,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类似原型,培养学生的形象感,进行求同求异的比较,以把握形象的特征。祥林嫂与刘兰芝、刘兰芝与杜十娘,以及崔莺莺与杜丽娘,还有李香君,她们作为女子,她们的形态、眼神该是怎样?她们说话的样子该是怎样呢?引导学生朝这些地方想象,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阿Q与陈奂生他们的服装有什么不同,他們的外貌有哪些区别?读诗歌,也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感。读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们要学生想到:秋天风霜高洁,秋叶凋零,尤其是深秋,北风一吹,枯叶满天飞,令人感伤。但杜甫又写出盛景与动景的奔腾之水,浩浩荡荡向东不息,给人一种永不穷尽的亮色。
  二、以人文熏陶为线,注重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教材选编的许多课文,都能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阅读教学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力的凭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建设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如诗歌教学,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散文教学,是语言浸润的情感体悟;小说教学,是对历史鲜活生命的再现。“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还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心灵的默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感悟来领会语言背后的意境,透过形象领悟蕴含其中的人文情感。
  三、以平等对话为平台,努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因文会意的理解过程,也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过程。学生和教师都是文章的读者,都要与文章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越时空的交流与沟通。“对话”就是一种“共享”,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的体验,共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应该说,观看的每一节课例都是师生间的一次精彩对话。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并提出问题,增强了对话的价值;教者深厚的学养和精心的准备,确保了对话的顺畅;教师机敏的点拨和多角度的拓展,促使了对话的深入;师生和谐的关系和默契的心理,提高了对话的效率。例如《咬文嚼字》一文,可从文外搜集大量的语言例证,又联系鲁迅小说中的经典语言,还有自己的“夫子自道”。教者对文本深透的理解,充分的课前准备,使语文课堂多一份悠闲,多一份情趣,也多一份从容。然后以“慢慢走,欣赏啊!”的心态,和学生一同咀嚼语言的奥妙。所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师要注意:首先,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其次,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而非单方面或一厢情愿的。这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互相促进的。教师要学会善于倾听,要对学生的各种语言表达充满期待与耐心,并能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手段,灵活、迅速而理智地处理偶发事件。最后,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价值重新构建的活动过程,在对话中要学会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体现。
  四、以情感体验为手段,点亮学生情感的灵性
  新课标还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新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陈诉,更是一种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通过挖掘,把情感透射出来,打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语文阅读教学就有了生命。教师应该用作品优秀的语言和自己富有魅力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体验,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实践,走进生活,走近语文。例如“语言运用”课中《语不惊人死不休》(选修教材),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整理课文中的许多典范语言和学生平时习作中的精彩语言,以及王小波、余华等当代作家作品中的语言,把阅读和语言运用有机结合,能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耐人寻味。
  总之,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参考文献
  [1]陈涛.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时代教育,2014(08).
  [2]王娟.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宁夏教育,2016(1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职院校烹饪专业中,可以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当前中职烹饪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校企合作力度不够、无法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等问题,本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办学新机制、实现烹饪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现代学徒制的考核制度为主的解决措施,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中职院校
[摘 要:幼儿园不仅是学龄前儿童的保育场所,还是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培养兴趣爱好、开发大脑的重要场所。因此,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和效率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意义重大。本文从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入手,分析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原则,探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策略,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区域材料;投放策略]  一家合格的幼儿园通常会设计有多个供儿
原子核的半径和密度分布是原子核非常重要的基本特性。原子核半径以及密度分布对于理解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以及验证描述原子核的理论模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原子核均方根
<正>商务礼仪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交谈时,如能讲
核心团队是企业核心人才构成的具备高度创造力和竞争力、较低可替代性的特殊团队,核心团队的构建与管理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奔奥科技公司是一家年轻的技术密
[摘 要:幼儿阶段是视力发育重要阶段,同时更是容易形成近视眼的阶段。随着近年来幼儿得近视眼疾病的数量越来越多,幼儿近视眼的预防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而将幼儿教育和近视眼预防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近视眼预防效果的改善,是对幼儿成长、发展极为有利的举措。本文从小知识、眼保健操、故事、儿歌、绘画、游戏等方面,对幼儿教育与近视眼预防的结合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近视眼
摘 要: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一年级;观察;体会  1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