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风险与前景分析

来源 :商·财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s8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3年3月28日,吉利汽车正式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100%股权,成为中国车企首次成功全面收购豪华车企业和品牌的典范。从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并购前景这两个角度,前瞻性地对吉利并购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吉利;沃尔沃;并购
  一、企业文化整合中的风险
  吉利和沃尔沃,分别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发展阶段。沃尔沃有80多年历史,以安全著称,是瑞典人的骄傲,后福特收购沃尔沃,底特律文化介入,仍未改变沃尔沃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吉利汽车只有13年历史,一直以生产中低端车型为主。而且沃尔沃传统上不是一家快速增长公司,但吉利习惯于快速增长。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不久,李书福表示,用“吉利模式”打造沃尔沃。李书福认为沃尔沃经营状况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用吉利模式打造沃尔沃,实质是逐步形成沃尔沃汽车的生产规模,逐步降低生产成本,用规模效应提升沃尔沃品牌利润。吉利希望沃尔沃针对中国富裕阶层推出大型豪华轿车。沃尔沃管理层却希望延续低调、安全理念,坚持自己的发展规划,走低碳环保路线。
  二、品牌整合中的风险
  吉利可能导致沃尔沃品牌价值下降。沃尔沃坚持以安全作为主要品牌诉求,存在品牌老化、品牌内涵单薄问题,难以得到年轻群体认同,市场表现节节败退。吉利主要市场为低端市场,产品制造能力、品牌管理经验与原沃尔沃母公司福特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吉利规划5年内沃尔沃年产销达到100万辆。国产化、快速规模化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沃尔沃品牌价值。
  吉利、沃尔沃就沃尔沃品牌规划存在分歧。吉利希望沃尔沃改变低调形象,向宝马、奔驰、奥迪等高端品牌发起挑战,大幅增加销量。沃尔沃管理层认为沃尔沃放弃几十年培育的安全和斯堪的纳维亚式含蓄低调理念,转而尝试与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比拼的思路过于冒险。沃尔沃推出“中国版”S80高端轿车,有评论认为此是沃尔沃采取的折中线路。
  三、技术不确定性风险
  大众集团为降低旗下车型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在研发10速DSG双离合变速箱和高性能的模块化柴油引擎。宝马可变气门正时控制机构VANOS系统仍处于全世界汽车发动机技术的领先地位。日系豪华车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以及讴歌等纷纷在技术革新上推出具备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吉利沃尔沃在瑞典哥德堡设立吉利-沃尔沃联合研发中心。整合吉利和沃尔沃优势研发资源,开发全新中级车模块化构架,为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下一代中级车型奠定技术基础。此外,沃尔沃与爱立信公司合作研发汽车互联服务。基于爱立信多媒体服务传送平台的“汽车互联云系统”,为沃尔沃汽车提供信息娱乐、应用程序和通信服务。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插电式混合汽车和人车交互系统的升级等新技术。
  吉利通过沃尔沃在技术上实现整体提升短期内难以实现。技术的获得或提升并非朝夕之事,与收购来的公司联合研发是条捷径,但沃尔沃占主导地位的研发模式能否产出有利于双方的成果尚待检验。
  四、并购前景分析
  (一)不断的资金投入是对吉利沃尔沃持续的风险考验
  近几年来,吉利集团背负的债务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2010年兼并沃尔沃汽车后,吉利集团负债规模急剧膨胀。 2009年至2011年,吉利集团负债总额分别为161.41亿元、712.34亿元和787.68亿元,资产负债率也逐年上升,分别达到了70.43%、73.27%和74.86%。2012年3月末,吉利集团负债总额已经达到845.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71%。吉利近年来的负债情况同收购沃尔沃直接相关。一方面,吉利接过了沃尔沃过去所欠的债务;另一方面,吉利为了振兴沃尔沃,还要继续不停地大举借债,资金压力巨大。
  (二)企业文化与管理风格带来的冲突可能形成沟通方面较高的成本
  吉利和沃尔沃希望它们非常明确地区分开,沃尔沃官方表示沃尔沃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豪华品牌,而吉利是一个大众化的品牌。这对控股集团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保持旗下两个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虽然李书福一开始就从顶层设计开始推进沃尔沃与吉利牌的融合,然而,两个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的品牌相融,误解在所难免。
  (三)中国汽车消费趣味与沃尔沃固有文化基因之间冲突带来的内部错位
  沃尔沃自从被吉利收购以来,销量连年下滑,自身产品竞争力已经被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车品牌拉开差距,奔驰、宝马、奥迪在产品加长版等适应中国消费者趣味方面已经做得较好。
  沃尔沃自身注重安全和内在品质的企业文化基因,本身并不太对中国消费者喜欢“大气豪华”的胃口。虽然2013年,沃尔沃在华的销量有小幅度上升,但支撑销量的产品仅仅局限在S60、XC60这两个产品之上。新上市的V40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沃尔沃仍然没有摆脱自身产品线过窄,各系列产品发展不均衡,抗风险能力弱的劣势。
  (四)国产后沃尔沃汽车品牌价值存疑
  吉利振兴沃尔沃的战略规划中,吉利的主导思想是利用“中国制造”来降低沃尔沃的运营成本,再借助沃尔沃的品牌价值,提升在中国的销量。压缩成本进行国产化,将会对沃尔沃的装配、品质乃至质量会产生的潜在影响以及对沃尔沃汽车品牌价值的长期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舆论担心沃尔沃作为豪华汽车的高端品牌会因为吉利而受到影响。
  (五)豪华汽车品牌的竞争格局对沃尔沃汽车的影响
  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红利已经达到尾声。销量增长放缓,库存积压,这是奔驰宝马奥迪等这些国际一线豪华汽车品牌在中国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而沃尔沃自身的品牌价值,已经脱离了德国三驾马车组成的第一集团。事实上,沃尔沃在技术和产品造型方面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与传统三强比肩。沃尔沃更应该在B级车与豪华车之间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鉴于沃尔沃此前在中国的积淀太少,但它如果能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特点调整战略,其市场前景尚有可观, 因为中国巨大而复杂的消费土壤中总有特定的对应的消费细分区间。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沃尔沃2012年度报告http://www.volvogroup.com/group/china/zhcn/newsmedia/financial_information/annualreport/Pages/annual%20reports.aspx (2013/4/26).
  [2]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12年年度报告[Z]
  http://pg.jrj.com.cn/acc/CN_DISC/BOND_TIME/2013/05/02/122838_nb_62453850.PDF( 2013/5/2 ).
  [3]时海涛,于峰.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J].产业研究,2011:250-251.
  [4]苏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冷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10:3.
  [5]梅君.上市公司并购与重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97-233.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加入WTO以后,大量外国企业将进入中国市场,面对新一轮的人才竞争,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是每个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资分配制度存在问题与操作误区的分析;结合现代薪酬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符合企业实际的薪酬制度与分配方案,对中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薪酬;薪酬管理;现状;问题;现代企业薪酬制度  一个企业或组织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
协助质量管理部门深化用户满意工程的实施rn为了不断将用户满意工程推向深入,不断增强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勘探局组织开展了第四届“精品工程”和“满意服务”活动,企业工作
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煤矿企业较多.传统的煤矿开采企业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的提升不明显,对生产安全的把控效果也较弱.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煤矿的安全生产系统中,能够
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有效避免经济管理当中存在的多样问题,并积极推动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和执行效率上的发展,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实施以及长足发展提供重
目的 :了解临沧地区支原体感染患者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确定临床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 :以KB法对266例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培养测试,开展药敏试验。结果:所有
新疆石油管理局企业工作站是中国质量协会石油分会与分会会员单位之间在新疆石油管理局的联络者,起着中国质量协会石油分会与会员单位的联系作用.现有中国质协石油分会会员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千方百计的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金融投资管理属于企业金融管理的范畴,金融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愈加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人口以及工厂数量的增加、水污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污水处理的高费用问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问题.并提
质量检查表,又叫岗位检查表,是为确保岗位人员能够有效、全面、彻底地执行质量标准,而制定的一种岗位作业指导书.它把岗位质量要求转化为具体、明晰,易于理解、执行的条款,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