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子戏传承与发展刍议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嗨子戏是安徽阜南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这个发源于淮河两岸的地方剧种,在历史长河中,伴随着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寄托向世人展现了它的兴衰之势。作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嗨子戏是特定地域文化的缩影,存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此,本文通过对嗨子戏的历史发展轨迹、艺术特色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现状,探究嗨子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嗨子戏 发展轨迹 传承
  安徽阜南位于安徽西北部的淮河两岸,是连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交通网络。独特的区位环境造就了该地区文化资源的发展。其中,有“天下独一戏”之称的嗨子戏便是阜南地方剧种的代表。
  一、嗨子戏历史发展轨迹
  作为一种地方戏,嗨子戏是地域文化的积淀,是当地独特的艺术载体,是人们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清末明初社会形势混乱,人们为了生活便沿街演唱嗨剧,面对战乱、饥寒交迫的日子,嗨剧艺人可谓是“苦中作乐”,音乐多以“悲调”为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嗨子戏逐渐兴盛起来,农村业余剧团不断建立。1958年10月,阜南县建立了职业性的嗨子戏剧团,并开始组织新文艺工作者与老艺人合作,从事剧目、音乐、舞台美术等各方面改革与建设。1963年成立阜南县嗨子戏剧团,招收学员,为继承发展嗨子戏培养新生力量。”这时期嗨子戏作品创作较多,嗨剧团多次在各个地区演出,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喜爱和赞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文革时期嗨子戏发展受到压制,被迫演出样板戏,使自身的艺术特征被忽视。改革开放后,开放的文化背景及客观因素影响,嗨剧团随之解散。曾经备受关注的嗨子戏,就这样衰落了!
  二、嗨子戏艺术特色
  嗨子戏“由于主调每句开头,多用‘嗨’字起腔,然后打板上韵而得名,流行阜南、颍上、霍邱,以及河南省的淮滨、息县、潢川、固始、商城等地。”早期“是一种在乡间场院演出的村坊小戏,是由民间的灯班、花挑、红灯、小调等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演出形式。”嗨子戏唱腔主要有主调和花凋两种,受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歌影响,音乐较为纤柔、委婉,以悲调为主,深受人们喜爱。唱腔中的“帮腔”、“小嗓”、“爹腔”,及富有方言特点的语调,可谓是嗨子戏一大特征。其道白则直接采用当地方言。嗨子戏主要行当有生、旦、丑,传统剧目有本戏和折子戏,剧目题材多以生活和爱情为主,其中《打桃花》、《三击掌》、《秦雪梅》等剧目最为流行。其曲牌有一定的固定模式,通常在遵循曲牌结构基础上,旋律线条可以有所改动。连套体曲牌结构能展现完整的戏曲唱段。新中国成立前,嗨子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锣、钹等打击乐器,50年代后,嗨子戏逐渐发展成熟,开始将管弦乐加入伴奏中,多用于戏曲间奏、前奏、剧情发展阶段。早期嗨子戏多是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出形式,直到50年代后,嗨子戏才真正从村街演出转为舞台演出,这时嗨子戏才开始日趋成熟。
  三、嗨子戏发展现状
  阜南嗨子戏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缩影,是中国民间戏曲艺术主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在封建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发生发展,在时代变迁中经历了兴衰,它是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落后的艺术形式和封闭的社会,致使嗨子戏与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相联系,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多元文化并行发展,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使嗨子戏原有的固定发展模式受到冲击。未能与时俱进、变革发展的嗨子戏,无疑开始逐渐走出人们的审美视野。发源于阜南的嗨子戏,因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忽视制约了嗨子戏的发展。2010年,阜南嗨子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部门才开始重新加强对该戏曲的保护。
  四、嗨子戏的传承与发展
  阜南嗨子戏至今有百年的历史,它是安徽阜南等地区流传的民间戏曲,早在乾隆时期就开始盛行。嗨子戏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应运而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艺术生活的反映,为此,传承与发展嗨子戏有一定的必要性。
  首先,扩充嗨子戏演员队伍,吸收优秀人才。健全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壮大嗨子戏发展的根本,为此,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招贤纳士,吸引有能力的表演人才。并鼓励优秀的舞台设计人才、创编人才投入到嗨子戏艺术文化建设中。
  其次,改革嗨子戏发展模式。嗨子戏起源于封建社会,其内容受到特定社会因素及保守思想观念影响。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嗨子戏不能固步自封。它属于传统民间文化,但不能因此始终围绕着传统来发展。作为地方民间戏曲的嗨子戏,应该在保持其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巩固的基础上,借鉴时代新元素来创新发展,只有不断革新,不断创新,使其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永葆青春。
  另外,加大资金投入,打造文化品牌。嗨子戏是阜南地区文化资源,为了保护、传承、发展该文化资源,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应引起关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同时,阜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有关部门应给予资金支持,完善嗨子戏内部设施建设。并将其与旅游业、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相挂钩,使嗨子戏有更多的演出发展平台,让嗨子戏重新走进人民生活中,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熟知嗨子戏艺术文化。
  结语
  嗨子戏是安徽阜南地区稀有的民间戏曲剧种,又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以说,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探究。作为安徽省的一种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嗨子戏,能充实、完善中国民间戏曲艺术。为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应积极抢救嗨子戏,探寻其发展道路,使其在保持自身艺术风格基础上,革故鼎新,摆脱困境,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3.
  2.刘宏.“天下独一戏”—安徽阜南嗨剧考察[J].戏曲研究,2004,02.
  3.张宇.嗨子戏衰落的因素论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3(117)
  中國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3(116)
  刘宏.“天下独一戏”—安徽阜南嗨剧考察[J].戏曲研究,2004,02(2)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现行的制药工程技术仍旧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很多技术性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大大降低了药品生产质量与效率,本文主要对制药工程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关有效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制药工程技术 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人们的生命受到更多的疾病威胁时,人们就自然地越发深入地关注与重视医学药业的发展。作为医学药业内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药工业承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文本细读是提升小学生阅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选择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文本细读方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路上的引导者,他们优秀的工作绩效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是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人生启蒙的阶段,小学阶段更应该做好育人的工作,这也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们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还要将德育育人的理念渗透到具体的工作当中,贯穿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本文就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
【摘 要】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从让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学习兴趣的维持以及探究性学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付诸实践,希望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兴趣培养 维持 探究性学习  重庆市从2010年就开始实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我们学校是农村高完中,起步稍微晚些。但通过近几年对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学习和摸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