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耕地资源数量变化驱动力的计量经济分析

来源 :资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y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长、株、潭城市群近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从耕地资源的时序变化入手,宏观分析了该区域耕地动态变化的趋势,并先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相结合,定量研究了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来进一步验证驱动因子与耕地数量变化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得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是影响耕地减少的主要动因;但是,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发现耕地数量的变化与因退耕还林政策导致的林地面积变化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无法进行Granger检验;而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引起该区域耕地数量显著变化的说法也不十分确切。研究结果将为控制耕地减少速度、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高寒湿地分布区,高寒湿地也是我国特有的湿地类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的增长及农牧活动的增加,湿地面积、植被和土壤水分条件都发生了明显的变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口至龙门区间以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保存面积以及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和淤地坝减水减沙作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之于实际计算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锡常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区,土地利用历史悠久。1980年以来,苏锡常地区社会经济发生了
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人们的重视,遗址公园作为文化载体,是联系城市与遗址的过度纽带,对于遗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起到了保护作用。但遗址公园周边地
<正>第四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不久前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羲皇文化广场进行。来自河南、山东、安徽等10个省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荟萃中
本文从扬琴的音乐表现着眼 ,侧重论及扬琴音色、力度、速度、节奏、呼吸和各种地方风格等在扬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掌握上述诸多音乐表现手法
在今天的大学科研活动中,技术转移已日显重要。本文以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校技术授权室的运作情况,并对比分析了我国大学现行技术转移存在的几个问题,以期对
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近些年开展了许多的电力工程,电力工程施工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将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岩质边坡喷混植生是一种适用于岩质边坡坡面植草(灌)的植被护坡技术,结合多年在铁路路基工程中应用岩质边坡喷混植生防护技术及其试验研究成果,主要介绍其设计标准、使用材料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从生态效率角度,利用改进的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江西省2000年-2008年资源环境强度与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