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化学教育存在分化的问题,即学习能力强的人数少,后进生的比例很大。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重要的是帮助后进生养成正确学习化学的习惯,提高成绩。这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引导他们培养兴趣和自信,教师还要改善教学,改变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 化学教学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55-01
一些学生学习效率高,成绩提升快,学的较轻松,这是因为他们有着正确的学习习惯,是这些好的习惯,促进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得学习能力和质量大大提高。
在农村化学教学中,学习较差的学生人数较多,其根源就是学生缺少学习目标和计划,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始,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加强工作,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合作下,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提高化学学习效率。着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1 深入了解,分析原因
农村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有多种不良习惯,如不预习、课上不会听讲、考试前“抱佛脚”和作弊等等。事出有因,这些不良习惯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有义务进行深入了解,多方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在学校的表现、在家里的表现和思想言行方面的表现。这些因素都可能是影响他们习惯的形成。在深入了解后,教师要针对不同的状况做好记录和改进方案,教师要用心了解、关爱学生,不走形式,做到善始善终,取得成效。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什么样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利用有效的教学和活动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循序渐进地实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
2 认识责任和义务,用心关爱
责任的概念是做该做的事,承担应尽的义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要知道其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教师有爱心和责任心,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有助于他们找回信心,重新踏上学习的征程。这个过程是长久的、不平坦的,所以教师的关爱、帮助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贴心的问候、尊重学生和自由的沟通等等。对学生原有的不良习惯和言行,教师要做到包容并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反之,师生之间相互厌恶、排斥、缺乏交流,甚至是憎恨,那教师的教学和各项工作将无法进行。
3 培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
没有学习兴趣和心态,那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负担,这也是后进生的真实想法。所以要对后进生进行转化,要以学习兴趣为着手点。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
(1)课堂上,利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试验中,让学生渐渐地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2)重视教材和生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如“蛋壳融化、水变蓝了”等小实验。学生在亲自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化学带来的乐趣,会因此产生学习兴趣,爱上化学。(3)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生活为载体展开教学。如以家乡的山顶上有一个乌龟状的岩石为例,引出岩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形成这个形状的过程有什么化学反应?等问题。这些现象就在身边,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就会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产生了求知欲和兴趣,对化学学习就产生了积极性和主动性。(4)选用合适的教具进行教学。如在讲解微观的、不易理解的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或者模型等直观教具为学生演示,把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对课前预习的引导
课前预习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有所了解,在思考的同时也锻炼了学习的能力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际中,学生的课前预习做的并不到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要做到三点:第一,教师要有这种意识;第二,制定可行性的方案;第三,利用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产生课前预习的动机。教师可以使用讲义板报的方式将要讲的内容提前告诉学生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作业小组讨论,进行检查和验收,并给出评价,这一步至关重要,检查验收和评估也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待学生在预习时产生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重视,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5 完善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是主导,是控制者,学生只能被动地配合和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越来越落后,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放下“身份”走进学生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高效学习,如在解讲化学中的各种反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方程式归纳共同点,学会自主学习。老师再对结果加以指正和总结,还可以由学生发言说出错误之处或不同意见,让学生们合作学习,而不是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会发现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他们也会受到影响,转变自己的态度,发挥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养成良好习惯。
6 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工作,培养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加强,这有利于学生建设自己的学习网和系统,如果不及时复习,那么考试前就会慌乱,考试也不会取得好成绩,这是后进生的真实写照。由此观之,复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工作,教给学生复习的方式和技巧,记忆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化学中要背诵的知识较多,教师可利用顺口溜等技巧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讲授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在农村中学中,后进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才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这是长期形成的。所以也需要长期的进行教育和引导来让学生摒弃这些不好的习惯,所以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坚持这场“长期战争”,做到有始有终。也只有这样,后进生才能彻底的摒弃不良习惯,他们才会得到转化,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兰.浅谈初中化学中的探究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35.
[2] 李侃.如何做好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J].学周刊,2011(8):80-81.
[3] 张春雷.关于初中化学实验课程预设问题探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1(5):93-94.
[4] 田彪.关于初中化学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1(5):92-93.
[5] 王东霞.初中化学有效教学七法[J].考试周刊,2011(46):185-186.
[6] 李燕.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51):185-186.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 化学教学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55-01
一些学生学习效率高,成绩提升快,学的较轻松,这是因为他们有着正确的学习习惯,是这些好的习惯,促进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得学习能力和质量大大提高。
在农村化学教学中,学习较差的学生人数较多,其根源就是学生缺少学习目标和计划,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始,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加强工作,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合作下,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提高化学学习效率。着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1 深入了解,分析原因
农村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有多种不良习惯,如不预习、课上不会听讲、考试前“抱佛脚”和作弊等等。事出有因,这些不良习惯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有义务进行深入了解,多方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在学校的表现、在家里的表现和思想言行方面的表现。这些因素都可能是影响他们习惯的形成。在深入了解后,教师要针对不同的状况做好记录和改进方案,教师要用心了解、关爱学生,不走形式,做到善始善终,取得成效。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什么样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利用有效的教学和活动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循序渐进地实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
2 认识责任和义务,用心关爱
责任的概念是做该做的事,承担应尽的义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要知道其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教师有爱心和责任心,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有助于他们找回信心,重新踏上学习的征程。这个过程是长久的、不平坦的,所以教师的关爱、帮助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贴心的问候、尊重学生和自由的沟通等等。对学生原有的不良习惯和言行,教师要做到包容并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反之,师生之间相互厌恶、排斥、缺乏交流,甚至是憎恨,那教师的教学和各项工作将无法进行。
3 培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
没有学习兴趣和心态,那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负担,这也是后进生的真实想法。所以要对后进生进行转化,要以学习兴趣为着手点。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
(1)课堂上,利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试验中,让学生渐渐地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2)重视教材和生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如“蛋壳融化、水变蓝了”等小实验。学生在亲自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化学带来的乐趣,会因此产生学习兴趣,爱上化学。(3)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生活为载体展开教学。如以家乡的山顶上有一个乌龟状的岩石为例,引出岩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形成这个形状的过程有什么化学反应?等问题。这些现象就在身边,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就会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产生了求知欲和兴趣,对化学学习就产生了积极性和主动性。(4)选用合适的教具进行教学。如在讲解微观的、不易理解的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或者模型等直观教具为学生演示,把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对课前预习的引导
课前预习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有所了解,在思考的同时也锻炼了学习的能力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际中,学生的课前预习做的并不到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要做到三点:第一,教师要有这种意识;第二,制定可行性的方案;第三,利用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产生课前预习的动机。教师可以使用讲义板报的方式将要讲的内容提前告诉学生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作业小组讨论,进行检查和验收,并给出评价,这一步至关重要,检查验收和评估也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待学生在预习时产生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重视,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5 完善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是主导,是控制者,学生只能被动地配合和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越来越落后,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放下“身份”走进学生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高效学习,如在解讲化学中的各种反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方程式归纳共同点,学会自主学习。老师再对结果加以指正和总结,还可以由学生发言说出错误之处或不同意见,让学生们合作学习,而不是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会发现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他们也会受到影响,转变自己的态度,发挥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养成良好习惯。
6 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工作,培养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加强,这有利于学生建设自己的学习网和系统,如果不及时复习,那么考试前就会慌乱,考试也不会取得好成绩,这是后进生的真实写照。由此观之,复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工作,教给学生复习的方式和技巧,记忆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化学中要背诵的知识较多,教师可利用顺口溜等技巧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讲授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在农村中学中,后进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才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这是长期形成的。所以也需要长期的进行教育和引导来让学生摒弃这些不好的习惯,所以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坚持这场“长期战争”,做到有始有终。也只有这样,后进生才能彻底的摒弃不良习惯,他们才会得到转化,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兰.浅谈初中化学中的探究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35.
[2] 李侃.如何做好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J].学周刊,2011(8):80-81.
[3] 张春雷.关于初中化学实验课程预设问题探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1(5):93-94.
[4] 田彪.关于初中化学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1(5):92-93.
[5] 王东霞.初中化学有效教学七法[J].考试周刊,2011(46):185-186.
[6] 李燕.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5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