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环境领域卫星应用产业化问题的探讨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监测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在监测尺度上,我们不仅要关注局域尺度的环境变化和生态变化,还要关注全球尺度的气候变化;在监测内容上,监测的要素也越来越多。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庞大的地面监测系统,拥有五六万人的地面监测队伍,具有国际先进的地面环境监测网络。我国的地面监测特别是自动化监测发展速度飞快,已实现了以分钟为间隔的监测。然而,随着环境监测任务的加重,环境监测要素的增加,仅靠地面监测已经远远不够,需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把地面的点上监测、定时的静态监测、局地的离散监测,发展到空间的面上监测、随时的动态监测,全域的连续监测乃至全球的监测。根据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环境监测,可以说是我国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
  一、我国环境卫星体系建设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环境卫星体系已初步形成。
  环境卫星星座系列中,我国已发射了环境一号卫星,包括2颗光学卫星和1颗雷达卫星;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环境二号卫星还将发射4颗光学卫星和4颗雷达卫星。环境二号发射后,这个系列卫星会拥有非常强大的组网能力。
  大气环境卫星系列中,最具代表的是高分五号卫星,它是7颗民用高分系列卫星中唯一一颗专门针对环境研发的,是我国目前拥有的可同时进行大气环境和地表观测的综合卫星,也是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标志着我国定量的环境遥感监测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作为高分五号的后续卫星,我国还将发射一系列大气环境卫星,包括高光谱观测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高精度的温室气体卫星。这些卫星目前都处于在研阶段,有的已经出厂,按照国家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会陆续发射。这些卫星发射后,我国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将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全面的卫星支撑。
  同时,作为卫星系统的建设,我国也建立了一系列地面应用系统。包括环境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高分卫星系列地面应用系统,以及专门针对环境监督执法建立的一系列平台。另外,还构建了环境无人机的遥感平台,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中央环境督查中,往往会利用无人机对排污口进行监察。
  总体来讲,我国已初步构建了国家环境卫星体系,在其支撑下,也初步形成了国家环境遥感监测业务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水环境遥感监测,二是大气环境遥感监测,三是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四是专门针对执法督查的遥感监测。经过多年发展,这四个业务体系已形成多种业务化产品,我国环境遥感监测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二、我国环境卫星的应用进展
  2008年发射的HJ-1卫星由2颗光学卫星和1颗雷达卫星组成,具有中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宽观测带宽,是集可见光、红外与微波遥感综合观测手段为一体的先进卫星系统,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进入天地一体化新时代。
  2018年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是专门针对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的高光谱类型卫星。卫星首次搭载了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共6台载荷,可对大气气溶胶、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细颗粒物、二氧化碳、甲烷等大气环境参数,水体叶绿素、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等水环境参数,以及陆地植被、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等生态环境要素进行监测,为环境定量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手段。在此之前,这些数据主要来自国外卫星,高分五号卫星的发射,使我国独立自主监测污染气体成为可能。目前,该卫星在轨测试已经完成,将逐步进入业务化应用。
  目前,16米光学卫星也已被列入发射计划。与环境一号卫星的性能相比,该卫星有了全面提升。分辨率方面,环境一号为30米,该卫星已经达到16米;时间方面,由于是一箭双星发射,能够大幅提升重访周期;幅宽方面,环境一号是740公里,环境二号已经达到1000公里。
  此外,还有多颗有待发射的环境卫星,也会为环境监测带来多方面突破。例如,环境二号卫星的两颗5米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能够达到5米的空间分辨率;高光谱观测卫星可同高分五号卫星协同应用,提升多方面指标;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首次载荷大口径星载激光,能够大大提高卫星的主动探测能力。
  另外,还将根据温室气体专门发射一个卫星,主要针对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进行专门监测。其中荷载的用于大气探测的激光雷达,在主动探测、微波探测上,与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可以形成协同能力,在主动探测上拥有更多的手段。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生态环境部增加了大量新功能,亟须提高遥感卫星能力,增强对新业务的支撑。
  近20年来,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我国一直致力于卫星相关技术研发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目前,大气环境卫星已被应用于颗粒物、灰霾、秸秆焚烧、污染气体、沙尘暴、温室气体、污染源、污染企业、减排成效、设施工况等的遥感监测或识别;水环境卫星在水华、富营养化、面源、饮用水源、黑臭水体等的遥感監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环境卫星在生态参数遥感监测、生态系统自动分类、生态系统遥感评估、保护区遥感监测、生态区遥感监测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生态环境保护支撑方面,卫星遥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发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为落实中央领导批示和中央环保督察提供问题线索,为全国环境监察执法提供问题线索和证据,为重大环境事件处置和重大专项行动提供支撑等。总的来说,卫星遥感已覆盖环境保护的主体业务,进入主战场,成为我国环境管理决策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
  三、环境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思考
  1.战略需求
  目前,我国对环境领域的卫星应用高度重视。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都非常明确、具体地强调了环境卫星的应用。包括国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都把卫星应用作为战略部署。   2.产业化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环境卫星应用已进入良好的发展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然而在我国庞大的环保系统中,仅有生态环境部卫星应用中心一家做监测。复杂的问题、广大的面积、繁重的任务,仅靠少数国有事业单位,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依靠卫星应用行业相关企业和组织,拓展卫星应用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衛星应用产业化,也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和壁垒,破解环境领域卫星应用发展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数据资源难题,地方在数据获取方面存在困难,国家的“三查”(巡查、普查、详查)需要高覆盖数据做支撑,但地方很难拿到这类数据;二是技术平台难题,平台的搭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长时间技术攻关,对地方来讲十分困难;三是人才队伍难题,地方人才稀缺,做定量遥感困难重重。走产业化之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选择。
  此外,产业化是卫星应用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的前提,也是通过“政府买服务”获得优质卫星应用服务的必由之路。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工作后,通过大数据云技术进行资源共享共用,地方政府只需购买产品即可。
  3.产业化发展方向
  1.针对低反射体环境目标监测需要,提升环境卫星高分辨率观测能力,紫外 红外 微波探测能力、高重访与覆盖能力。具体为三个方向:一是“三多”,发展多传感器、多角度、多模式;二是“三高”,发展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三是“三全”,全天候、全天时、全谱段。
  2.加强环境遥感机理研究,强化天-空-地协同反演、多技术交叉融合,提升环境遥感反演模型的精度和普适性。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集成化,3S技术、环境、地学、气象等综合应用;二是定量化,高分辨率遥感等提升定量化能力和水平;三是智能化,发展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大数据应用技术。
  3.与环境管理决策深度融合,面向国家和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全覆盖的卫星应用服务。重点方向为:一是标准化,统一卫星应用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标准;二是产品化,形成“水-气-生-土-固-海”全系列应用产品;三是业务化,覆盖生态环境管理业务的产品生产与服务。
  4.未来展望
  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将带来生态环境领域卫星应用方式和服务模式的变革,推动“被动遥感监测”向“主动遥感发现”的转变,全面提升我国环境卫星应用的能力和水平。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专业化分工,增强增值服务,形成环境领域的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市场化的卫星应用局面。
  责任编辑:马莉莎
其他文献
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IT行业销售也有“金九银十”的说法,即从九、十月份开始到年底是一些重点行业,如政府和教育行业采购的黄金期,也是IT企业的收获季节。今年也不例外,很多IT厂商对黄金采购季节寄予厚望,并蓄势展开年底之前最重要的销售冲刺。为了解政府和教育行业用户近期的采购需求,本报特别精心策划了针对政府和教育行业采购的深度报道。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采访中,我们的记者深入采访了10所全国知名高校和
4月1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和从业人员发出《提供文明服务,创建和谐网络》倡议书。倡议书中提出“提倡正确导向,反对不良网风”、“提倡遵纪守法,反对违规违纪”、“提倡客观真实,反对虚假新闻”等8项要求。   倡议书提出要倡导正确导向,反对不良网风。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为党和国
印度的IT业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和中国IT企业间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将会进一步促进它们的发展。   提起印度,不得不想起它的软件业; 而提起全球IT,印度也是重要一环。印度已经在全球市场积累了宝贵的品牌资产。在IT化服务(ITES)方面,印度已经成为业务流程外包(BPO)的首选目的国,BPO是印度软件业和服务业增长的关键推动力。据来自印度通信信息技术部的数据显示,2004年,ITES
本报讯 4月6日,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牵头,AMD 公司、网通宽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万联科技有限公司、美国EA公司等共同组织的“2006 AMD杯中国电子娱乐竞技GOC联赛”正式启动。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主任助理、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网吧产业提升计划办公室主任李伟表示,此次赛事作为文化部联合AMD等知名企业共同打造的国家级电子娱乐竞技盛会,旨在推进电子娱乐竞技行业向良性方向发展,推广绿
本报综合消息 家用技术领域的新概念正在悄然而迅速地进入企业软件的设计和销售中。Web 2.0相关技术,如博客和AJAX,正在企业中展现出发展潜力。主要销售企业级产品的IBM公司最近详细介绍了QEDwiki计划,该计划旨在让人们利用wiki、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和简单Web脚本编写方法汇编Web应用软件。   曾经是创新温床的企业级软件市场也开始关注家用Web
8月24日上午,美国勘萨斯州保罗·库柏曼正在办公室里忙。突然接到太太朱莉的电话:“家里着火了,快回来吧。”   保罗赶紧驾车回家。一进家门太太多匆匆地说:“笔记本电脑着火啦。”(事件1)   去年流行手机电池爆炸。今天笔记本电池着火时髦。8月29日一台Apple笔记本电脑在日本起火,烧伤了机主的手指(事件2)。9月16日,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在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起火(事件3)。接二连三的笔记本电脑起
本报综合报道 4月11日,一項可以为报业提供600多个blogger评论的联合服务开始启动,使得博客和主流媒体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   博客技术公司Pluck.Corp提供的BlogBurst服务,为纸媒体的新闻或特别版提供标题和文章。   起初,Pluck只是和Gannett Co. Inc.、Washington Post Co.、San Francisco Chronicle、Austin
摘 要:本文對澳大利亚乔治布朗·达尔文植物园苏铁类植物资源的收集、保护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植物园是坐落在野生苏铁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因此该植物园在收集和管理苏铁类植物资源方面具有优势,已经收集和种植了70多种苏铁科和泽米铁科苏铁类植物,以及超过600多个苏铁植物植株。该植物园苏铁园建立于15年以前,种植的主要是澳大利亚本土分布的野生苏铁类植物,同时也种植有少量来自中国和其他国
近日有消息说,八百客信息技术公司获得了一笔海外投资。在国内做SaaS(软件即服务)的企业中,这大概是离风险投资最近的一家了。   一个月前,我采访了Xtools公司的一家客户。这是一个做Call center业务的企业,虽然人数不多,却在北京和上海有三处办公场所。正是分散办公的现状,才使他们选择了在线CRM软件。如今,这家公司也打起了SaaS的主意,准备进军Call center的在线租用服务市场
建立更加亲密的IT经销商关系》是麦肯锡IT管理创新系列的一部分,在这份报告里我俨然看到了美丽的彩虹,听到了天使的歌声。   报告作者采访了多个领域、共23家公司的IT经理,访谈的主题包括技术购买方式和未来1~3年内的工作重点。结果发现成本依然是公司与IT经销商关系的首要因素。同时,这些公司还表示希望它们的关系能从业务关系转向协商式的伙伴关系。   报告指出,转变的途径是IT经理们对经销商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