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絮凝聚沉降特与颗粒表面理化因素作用:Ⅱ颗粒表面性质对聚沉的作用

来源 :泥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1986年和1990年现场测试资料研究了长江口区悬浮颗粒的表面性质和组分的变化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从1973-1990年,共选取106个洪峰时段。分析了洪水期,三门峡出库不同含沙量级中,输沙用水量与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调整的关系。所得成果对三门峡水库今后的运用,以及下游河道减淤均有参考价
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研究中,往往有一重要参数即恢复饱和系数难以确定。本文首先根据作者由泥沙运动统计理论建立的扩散方程在底剖的边界条件,导出了恢复饱和系数的定义及方程。
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河流含水量一般较大,对推移质泥沙的估算,上前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水文站和水库大量系列实测资料进行分析,运用沙量平衡原理分析,提出 山西
黄河口泥沙输移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影响黄河口输沙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水流动力、潮流及絮凝的作用,并根据实测资料建立了反映黄河口输沙
本文从近几年来对冰水力学的研究中认为:浮冰运动与推移质泥沙运动规律相似性出发,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提出了冰水力学模型中的水流运动,漂移质运动的相似关系式,进而提出在水流运动
本文对渤海海湾西北淤泥质海岸河口现代沉答物的形成、粒度特征,粘土矿物组成,物理和力学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黄河清水沟流路1976年改道行河至今已20年,西河口以下河道长度接近改道前老河道长度,河口淤积延伸,流路变迁,仍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黄河口的演变特性,输沙特性及河道纵比降变
目的探索儿童1型糖尿病(T1DM)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5例T1DM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游离甲状腺素(FT4)、合并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
本文根据黄河下游近十二年不同洪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各级洪峰在下游的冲淤特点,指出了不同来源区洪水含沙量的沿程变化规律。
为准确测定泥沙的沉降粒径并确定筛析粒径与D沉的关系,试验中采用天然沙的筛析分组沙作为试样,逐颗测定沉积,得出D沉以及D筛与D沉的关系。经分析论证并与国际上的试验塑料比较后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