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与大学二三事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y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日,不少高校通过官方微信发文缅怀總理。
  南开大学
  在南开师生心中,周恩来总理是难忘的杰出校友。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政治家的名字冠名的学院;“周恩来班”是南开大学授予本科生班集体的最高荣誉;“周恩来奖学金”是代表南开学生最高荣耀的奖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三次回到母校南开大学视察,分别是1951年2月,1957年4月,1959年5月。尤其是1959年5月28日,周总理抽出一整天时间,几乎走遍了南开园的每个地方。他就南开大学工作的许多指示,对我国高等教育有着普遍指导意义。譬如,他关心南开大学的教育质量;他关心南开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他鼓励南开重视产学研结合;他关心南开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等等。
  海南大学
  1960年2月9日,周恩来总理视察了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即后来在海南家喻户晓、在中国热作科研事业上坐头把交椅的“两院”。他为“两院”题字“儋州立业宝岛生根”,还题写校名“华南热带作物学院”。
  如今走进儋州西联农场、走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还能看到两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周总理的题字:“儋州立业宝岛生根”。
  武汉大学
  1938年5月~9月,为更好地实现国共合作抗战,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来到武昌,居住在“珞珈山十八栋”27号。
  在武汉大学,周恩来为学子做演讲,号召中国青年不仅要在救亡的事业中复兴民族,而且要担负起将来建国的责任。不少青年学生在他的引导和感召下投笔从戎,奔赴革命前线。
  位于樱顶的大学生俱乐部,下层作为学生饭厅,上层原先是学校礼堂,许多重大聚会和学术报告在这里举行。抗日战争初期,周恩来在此进行抗日宣传讲演,号召青年学生到前线参加抗战。
  应师生邀请,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武汉大学发表了题为《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的演讲,号召广大青年到军队里去、到战区去、到乡村中去、到被敌人占领了的地方去。
  在武汉会战处于关键时期,为鼓舞斗志,1938年夏,周恩来在学校的工学院(现行政大楼)前的大操场上进行了演讲。据他的随从廖其康回忆:当时天气很热,周恩来穿白衬衫,头戴灰色鹅蛋形凉帽。讲台设在工学院门前的石砌平台上,桌上铺着白布。听众有即将毕业的学生、学校教师、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成员以及中学教师等。这些人都站在操场上。周恩来讲了抗日形势和统战政策两个方面的问题,尤其谈到毛泽东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在讲演中敌机来了,周恩来毫无惊慌之色。在躲避敌机轰炸的过程中,还坦然地为学生签了名。一个学生带了本《俄语一月通》,周恩来就在书的扉页上签下“周恩来”三字。这本小册子一直珍藏在学校档案馆,成为留给全校师生们的珍贵纪念品。
  在武汉大学,周恩来为军官训练团授课,组织政治部第三厅开展了一系列抗日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8年,为纪念抗战一周年,周恩来领导第三厅发起了“七七献金”活动。在他的鼓舞感召下,献金台前握着布袋、钱包、储蓄罐的人们络绎不绝。有献纸币、银元、铜板、银元宝的,还有献耳环、手镯、珠宝等金银首饰的。周恩来把他本月在政治部的薪金全部捐出。毛泽东得知消息以后,打来电报捐出他的国民参政员月薪。活动持续了五天,献金人数五十多万,献金总额超过百万元。
  在武汉大学,周恩来会见了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艾黎等国际友人,并与各界民主人士、文化界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国民党高级将领等商谈抗日大计,使这里有着“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之美誉。
  1938年6月的一天,周恩来、邓颖超专门约了斯诺到珞珈山寓所畅谈。他们从1936年在陕北初次见面谈到目前中国抗战的局势。周恩来一再感谢斯诺的《西行漫记》在中外的影响,希望他继续到延安和敌后采访,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民抗战的情况。这也促成了斯诺后来的再次延安之行。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邓颖超不停地给他们倒酒、夹菜。饭后,周恩来拿出一本刚刚出版的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赠送给斯诺,然后三人在寓所门外合影。之后,斯诺再次参观访问了延安。
  在武汉大学,周恩来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伟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杰出的才能智识,殚精竭虑,夙夜在公,为团结争取多方力量共赴国难,为以后党在国统区的工作打下基础,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此,周恩来与武汉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向周恩来赠送了1000株樱花,其中有50株就被转赠给武汉大学,充分体现了周恩来对珞珈山的厚爱和眷恋。
  (综合整理校官方微信)
其他文献
一弯瘦月  文成人已养成一个习惯  有月亮的夜晚都喜欢抬头看天  这不是秘密  看、看、看  10万侨居在外的亲人  年年岁岁,把月亮都看瘦了  一彎瘦月,真的像镰  年年岁岁割着,割了又发的乡愁  一滴水  其实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滴水  在百丈漈  一滴水和它众多兄弟滚滚向前  从207米高的地方  一个猛子扎了下去  它们是“天下第一瀑”的演员  一滴水在百丈漈完美谢幕后  仍然向下、向下,水往
但闻铜铃响  铜铃山的温柔处,肯定长着一只铜铃  它或者藏在乔灌藤草里  或者藏在壶穴碧潭中  山的深处,横着千沟万壑  我走不进,只有拜托长驱直入的风  去替我叩响铜铃的美妙  而我,就在瀑丛中,做个山人  扎一帘野铜铃,取碧水涂染上  姹紫嫣红和郁郁葱葱  不丢下一串铜铃声,你怎知  铜铃山的空旷  小瑶池,波光粼粼,全是盈盈的铜铃聲  餐露,听禅,读云,写水的故事  朝来,叩一叩铜铃  夕至
诗歌  在你选择的伤痛之地  曾诉说我们的寂静  你将我的生命变成  一场过于纯粹的盛礼  神启  夜晚在你旁侧  词句为暗语,为秘匙  而死之欲为王  愿你的身体恒是  一片挚爱的神启之地  写在你的周年  收下我 沉默乞渴的容颜  收下我 求而未得的爱恋  收下我 成为了你的一面  毁灭  ……在亲吻而非理性之中。  ——克维多  将我从言语的厮搏中藏匿  将我体内的怒火止熄  爱人  一朵花
以学校为平台开展的太极拳活动,让许多年轻人能以较低的成本接触到相对专业的指导。  在中山大学体育教师屈萍看来,太极拳是一门对年轻人也很有帮助的运动。“太极拳既有行云流水的一面,又有发劲刚猛的一面,既有观赏性,又有实践性。太极拳基本功中有很多柔韧力量和爆发力、协调性的练习,可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  在推动“太极拳进校园”的过程中,屈萍老师做了许多尝试。她与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周晖副教授在交流中发现,
归途  寒风,驱赶着一缕赢弱的时光  奔跑。没有一刻停息  城市和乡村蛰伏在季节的深处  与钢筋水泥相依为命的日子  没有一丝寒冷  回家的念想温暖着最后一道工序  夜色中,满载方言的火车  驶过无数个站台  透过层层雪花,喘息声清晰可闻  归途中的人们  身披雪花,怀揣春天  为了一个梦,相聚抑或分离  落叶  季節,被秋风拦腰斩断  骨肉分离的枝叶,依依惜别  这样的分离,后会无期  明年的树
一  天空飘着细雨,踩着贡茶古道,  深深浅浅的脚印  仿佛听到哒哒的马蹄  由南向北蜿蜒,由远及近,  春雨绵绵,湿漉肌肤  一条跌宕起伏的古道  一声马夫的喟叹  马帮唱响的歌谣  慰藉着孤寂与思念  疲惫的马背上,一边驮着生机,  一边载着梦想  二  一间茅屋  一只玻璃杯,几瓣紫笋茶  一壶滚烫的泉水,  温润、透清,缓缓升腾的气息  乌润的叶芽在杯中浮浮沉沉  聚聚散散,浅啜慢饮,  
作为法学院的学生,我们的final以答题论述为主,论文为辅,每学期六门课,可能只有一门是写论文。原本学校准备在体育场中照常举办考试,每个考生距离1.5米。然而到了实践时发现不大可行,预约的学科太多了,加上政府不断加强管控力度,6月份考试周来临的时候,已经不允许人群在室内场所聚集。  鉴于这种情况,有些神仙专业把所有考试都换成了论文,且还减少了论文要求的字数,而我的专业就是那个例外。其中一门考试,从
雨后  树叶剪去,花瓣删除  省略沿着枝干爬行的毛毛虫  增添瀑布的嗓子  加上水珠的灵魂  增添崭新的云彩  太阳这台轰轰隆隆的纺织机  织出钓鱼竿一样的长虹  把湖这尾碧色的鱼  轻轻地扔进天空的玻璃缸里  驾一叶轻帆,戴一方斗笠  谁是呼风唤雨的捕鱼人  今夜有雪  今夜有雪  说出飘扬的故事  更多的光  照亮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这些雪花并不陌生  十九年前  同我握手致意亲切交談  倾诉
短歌一  穿过众多枝条,阳光逐渐可以承受美好的事  我将成为一个容器,啜饮北部湾的清水  “不要和鲜花一起睡”  在浇灌中,我会获得动物的警醒和它们温和的眼睛  我已经精通谚语中的树种和沙地  倚着墙的嘴唇,寻找到它的回声  女孩儿梳着头发,我有银色的发带  我有某颗小行星的转动  我看见了平坦的早晨——多么的年轻  短歌二  看过那么多高山大海,已经十分疲惫  倘若新事物能让人爱得更完整  所有
很幸运,当年我准备保研时,学校出台了凭借社会实践等可以加分的政策,这让我在成绩普通的情况下拿到了保研资格。可我没想到,这好不容易拿到的保研资格,竟在申请跨校保研上不具备任何优势:很多高校保研生只要专业成绩位列前10%的学生,我连理想学校的初审都过不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要从我大一的时候说起。  初入校园,我便听过不少优秀学长的故事,他们丰富的社团生活和出色的学业成绩让我激动不已,我坚信只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