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唐僧师徒四人从西天取回经书后,一不小心跌落至波涛汹涌的“通天河”中。他们泅渡上岸,拼命地将书箱捞起,把浸湿的经文放在岸边的一棵楝树上晾晒。从此,楝树有了“佛心”,具备了许多有益于人类的功效与作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人们习惯将楝树遍植于民居旁,江浙一带常说“前樟后楝”,这样才大吉大利。“楝”同“连”音,寓意延伸,象征着发展;又与“恋”字谐音,寓意美好。春末夏初,楝树上密密麻麻的淡紫色小花,一簇簇,一团团,一丛丛,缀满枝头。花香清雅馥郁,沁人心脾,常常引来众多的蜜蜂、蝴蝶授粉。
楝树属楝科植物。常绿楝树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非洲楝、印度楝等。生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楝树,其种类主要为苦楝和川楝。
楝树的果实呈卵圆形,俗称“楝枣子”。没有成熟的楝枣子是青色的,碧绿油亮光滑,摸着感觉硬梆梆的。过去,常被孩子们用作弹弓的子弹,成为我们儿时重要的玩具之一。楝枣子成熟以后渐渐变黄,慢慢发软,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儿,既不好看,也不好玩了。但对鸟雀来说,它却是佳肴。
植物特性
苦楝为楝科楝属落叶乔木,树高10~20米,树皮暗褐色,表面有灰白色状皮孔。叶互生,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基部肥大,小叶片呈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锯齿粗钝,老叶无毛。花两性有芳香,淡紫色,圆锥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瓣5枚。核果椭圆形或近球形,熟时为黄色。种子黑色数粒。花期4~5月,果期10~11月。苦楝产于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区。
苦楝姿态优美,叶形秀丽,主干高大笔直,果实呈金黄色,形似小铃,挂满树梢,经冬不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它生长快速,俗语说:“三年楝,好造殿。”楝树还耐水湿、耐烟尘、抗潮风,适宜作园林绿化、行道树和造林树种。它的木材轻软,结构细、耐腐有光泽,易加工,适宜制作家具、农具等。其花、叶、种子和根皮均可入药,干根皮名苦楝皮,果实称苦楝子。
川楝子又名金铃子,为苦楝同科同属植物——川楝的成熟果实,以四川产的最为上乘,是有名的中药材。其味苦性寒,有小毒,能疏肝泻火,行气止痛。而苦楝子毒性较大,一般为外用。
神奇的杀虫功效
江南水乡草木茂盛,河流密布,蚊虫极易滋生和繁殖。老百姓喜欢广种楝树,还因为它是杀虫驱虫的植物。楝树体内含有楝素,能有效防治15个昆虫目的400多种昆虫,如螨虫、线虫、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且不会让它们产生抗药性,可以长期使用。从楝树果中萃取、提炼的楝素乳油可以制成高效、无残毒、无污染的新型植物类农药。因此,楝树在印度被视为“神树”,而在欧美国家被誉为“健康及其赐予者之树”。
我国古代就已知楝树的杀虫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道: “楝花,铺席下,杀蚤虱。”《本经逢原》中也有记述:“苦楝花,烧烟辟蚊虫,亦为杀虫之验。”
楝树的人文价值
南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一书中记载:“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 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暮春时节,百花谢幕,楝花盛开,常引发历代文人墨客无限的感怀和遐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诗篇。如北宋王安石的《钟山晚步》有云:“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这首诗读起来清新可人,初夏乡村的恬淡景象,跃然纸上。其中“细红如雪点平沙”,就是写楝花的颜色和轻盈飘落于地的姿态,非常优美。
又如,宋代杨万里诗云:“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这首诗道尽了楝花的玉貌冰姿,无限风流。描写楝花最为著名的当数北宋诗人谢逸的《千秋岁·楝花飘砌》:“楝花飘砌,簌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山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首词写景抒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夏日生活图景,勾勒出楝花清香淡雅的神韵。
每年4-5月间,楝树不断抽枝展叶,挂在枝头的楝花紫中泛白,韵色浅淡,一簇一簇地夾杂在嫩叶翠绿丛中,内敛低调,毫不张扬。
楝花开罢,热热闹闹的夏季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