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雪国》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标志着川端康成的艺术技巧达到了高峰,本文试从语言角度阐述了《雪国》表现出来的哀与美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雪国》 语言 哀与美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近代著名作家,1968年,凭借《雪国》、《千只鹤》和《古都》这三部著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声誉鹊起,享尽文坛盛赞。他也是亚洲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文学生命中的一座金字塔,被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抒情文学的顶峰”①。
川端康成在艺术创作上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美。他曾说过:“所谓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觉的美。”②《雪国》这部小说就很好地体现了川端在艺术美方面的追求和成就。在总体风格上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淡淡的哀愁,温柔的伤感。哀与美相辅相成,紧密相联。笔者试从语言方面具体剖析《雪国》之哀与美相交融的艺术倾向。
他的语言哀美的特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一、色彩的运用
很多作家都注意使用色彩来表现感情和思想,川端康成对色彩力的表现也很到位。在《雪国》里,我们感到川端康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是一位造诣深厚的画家,他常用细腻而又独特的色彩来描绘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世界,敏锐地感觉实与虚的契合,颇具印象派画家对色彩运用的灵气,又兼具水墨画大师渲染景象时的朦胧感和意境感。
《雪国》的基调是白色,在白色的基础上作者加以其他颜色的描绘,显示出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敏感度。川端康成尤其喜欢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人的情思。他喜欢用“红”与“白”的对比来表现美丽和纯洁,如“岛村朝她那边望了一眼,倏地缩起脖子,镜里闪烁的白光是雪色,雪色上反映出姑娘绯红的面颊。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洁净,说不出的美。”③这是晨镜之驹子的美丽。作者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在有限的镜面之中勾画出一个蕴含无限的世界,白色的雪与姑娘绯红的面颊相映成趣,并使人物的美与环境的美重叠起来,并且相互映衬、烘托,让人叹为观止。可谓巧夺天工,此词只应天上有。他还喜欢用“黑”与“白”来表现孤寂、辽远,如:“尽管山色如墨,不知怎的,却分明映出莹白的雪色。这不免让人感到远山寂寂,一片空灵。”④色彩的巧妙运用有助于表达作品的象征意味,或梦幻,或寂寞,不经意间就为我们构成了一个虚幻的意境,犹如在翻阅一本大师的画册。
二、中西合璧式创作手法的运用
在艺术追求上,川端康成既受日本古典文学的熏陶,又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他一直在努力探索东西结合的表现手法。《雪国》里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丰富多彩的,简单来说就是中西合璧。其中,既有川端赖以起家的新感觉派手法,又有30年代末在日本兴起的意识流、内心独白、象征等西方现代派手法。
所谓新感觉派是日本20年代兴起的文学流派,它是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对立面而产生的,试图以崭新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这一派的作家在西方现代派文艺影响下,认为一战以后,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人们要靠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来认识世界、表现世界。因此他们主张追求新的感觉和新的感受事物的方法,强调主观和直觉,追求新表现。该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
1924年,川端康成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文艺时代》,标志着新感觉派的诞生。川端康成非常擅长运用联想、意识流、瞬间感受等表现手法,从而来捕捉客观事物给人物主体留下的瞬间意象或感觉。川端康成自己也曾说过:“我的文学,只是所谓感觉的东西。”⑤在这一方面,《雪国》的开头和结尾最令人称道: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赫然一片莹白……”⑥
“当他挺身站住脚,抬眼一望,银河仿佛哗地一声,向岛村的心头倾泻。”⑦
但川端康成的新感觉手法还融合了自己的感受,是与日本传统美学相融合后的手法,所以川端康成后来也别称为新感觉派中的异端分子。
川端康成深受“意识流”的影响,他曾反复地阅读过意识流经典作家乔伊斯的原文作品,并加以模仿。他在《枕草子》中写道:“我想随着联想的浮动和流驶写下去,随着写作,再不断地引出联想,使它奔涌如泉。”⑧他在日本文学传统的基础上,灵活地应用意识流,使二者融为一体。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爱玛就是我。”无独有偶,川端康成也说:“与其说我是岛村,毋宁说我是驹子。”⑨《雪国》中,川端康成在很多地方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如文本并不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按部就班地描写,常常随着岛村的思想跳跃而跳跃。在人物塑造上也较多地使用了内心独白的手法,尤其以岛村的内心独白见长,这也是非常符合岛村的人物身份的。
更有日本文学的传统艺术手法,如写景的时候就多少借鉴了日本俳句的韵律。使景物描写更加诗意绵长而又有节奏感。
总之,川端康成在力求保持日本传统美的基础上,成功借鉴了西方新感觉派的创作手法,在东西文化的交合点上,走出了自己的路。
三、空白的艺术
空白本是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指的是画家在画中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借助联想、想象去补充,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西方心理学有所谓的完形心理即格式塔心理,都涉及到巧用空白艺术来增强表现力的问题。同样,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也是这个道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是对文学空白艺术的最好诠释。
艺术空白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雪国》中就留下了很多艺术空白给读者以想象和回味。作品注重表现人物细腻的感情和瞬间的感受,却没有什么大的生活场面和事件。比如对于叶子,通过岛村我们知道了她的美丽、她的声音,但对其具体身世却知之不多。但借助联想,我们对叶子的影像又很熟悉,在空白之外是盈盈的充实。整部作品犹如一幅淡雅、幽远的水墨画,最好的是那没有画出来的部分,令人感觉飘渺虚幻、空灵隽永而又回味无穷。这就是空白的艺术。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根本的艺术材料,文学则是语言的艺术。在大师的笔下,文字不再单调和枯燥,它们往往像精灵一样活跃在文学的世界里,神奇般地拥有美术的色泽和光线、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舞蹈的动作和优美。川端康成深谙语言的魅力,对于自己作品里的文学语言要求极为严格。据说他每写完一章都要反复琢磨,甚至大幅度删除,直至满意为止。在《雪国》里,川端康成的语言天赋和技巧得到了充分展示,忧郁感伤、孤独虚无,充溢着隐隐的、淡淡的、纤细哀愁的美,就仿若行云流水,迤逦游行。
注释:
①③④⑥⑦⑨川端康成《雪国》,摘自文洁若主编《世界中篇小说经典》,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9,第一版:511,520,536,512,619,7.
②丁武君.川端康成创作中色彩的表现模式及其象征性.外国文学研究,1994,(04).
⑤张国安.执拗的爱美之心.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59.
⑧川端康成.枕草子.教育出版中心,1980:78.
关键词: 《雪国》 语言 哀与美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近代著名作家,1968年,凭借《雪国》、《千只鹤》和《古都》这三部著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声誉鹊起,享尽文坛盛赞。他也是亚洲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文学生命中的一座金字塔,被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抒情文学的顶峰”①。
川端康成在艺术创作上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美。他曾说过:“所谓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觉的美。”②《雪国》这部小说就很好地体现了川端在艺术美方面的追求和成就。在总体风格上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淡淡的哀愁,温柔的伤感。哀与美相辅相成,紧密相联。笔者试从语言方面具体剖析《雪国》之哀与美相交融的艺术倾向。
他的语言哀美的特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一、色彩的运用
很多作家都注意使用色彩来表现感情和思想,川端康成对色彩力的表现也很到位。在《雪国》里,我们感到川端康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是一位造诣深厚的画家,他常用细腻而又独特的色彩来描绘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世界,敏锐地感觉实与虚的契合,颇具印象派画家对色彩运用的灵气,又兼具水墨画大师渲染景象时的朦胧感和意境感。
《雪国》的基调是白色,在白色的基础上作者加以其他颜色的描绘,显示出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敏感度。川端康成尤其喜欢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人的情思。他喜欢用“红”与“白”的对比来表现美丽和纯洁,如“岛村朝她那边望了一眼,倏地缩起脖子,镜里闪烁的白光是雪色,雪色上反映出姑娘绯红的面颊。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洁净,说不出的美。”③这是晨镜之驹子的美丽。作者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在有限的镜面之中勾画出一个蕴含无限的世界,白色的雪与姑娘绯红的面颊相映成趣,并使人物的美与环境的美重叠起来,并且相互映衬、烘托,让人叹为观止。可谓巧夺天工,此词只应天上有。他还喜欢用“黑”与“白”来表现孤寂、辽远,如:“尽管山色如墨,不知怎的,却分明映出莹白的雪色。这不免让人感到远山寂寂,一片空灵。”④色彩的巧妙运用有助于表达作品的象征意味,或梦幻,或寂寞,不经意间就为我们构成了一个虚幻的意境,犹如在翻阅一本大师的画册。
二、中西合璧式创作手法的运用
在艺术追求上,川端康成既受日本古典文学的熏陶,又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他一直在努力探索东西结合的表现手法。《雪国》里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丰富多彩的,简单来说就是中西合璧。其中,既有川端赖以起家的新感觉派手法,又有30年代末在日本兴起的意识流、内心独白、象征等西方现代派手法。
所谓新感觉派是日本20年代兴起的文学流派,它是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对立面而产生的,试图以崭新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这一派的作家在西方现代派文艺影响下,认为一战以后,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人们要靠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来认识世界、表现世界。因此他们主张追求新的感觉和新的感受事物的方法,强调主观和直觉,追求新表现。该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
1924年,川端康成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文艺时代》,标志着新感觉派的诞生。川端康成非常擅长运用联想、意识流、瞬间感受等表现手法,从而来捕捉客观事物给人物主体留下的瞬间意象或感觉。川端康成自己也曾说过:“我的文学,只是所谓感觉的东西。”⑤在这一方面,《雪国》的开头和结尾最令人称道: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赫然一片莹白……”⑥
“当他挺身站住脚,抬眼一望,银河仿佛哗地一声,向岛村的心头倾泻。”⑦
但川端康成的新感觉手法还融合了自己的感受,是与日本传统美学相融合后的手法,所以川端康成后来也别称为新感觉派中的异端分子。
川端康成深受“意识流”的影响,他曾反复地阅读过意识流经典作家乔伊斯的原文作品,并加以模仿。他在《枕草子》中写道:“我想随着联想的浮动和流驶写下去,随着写作,再不断地引出联想,使它奔涌如泉。”⑧他在日本文学传统的基础上,灵活地应用意识流,使二者融为一体。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爱玛就是我。”无独有偶,川端康成也说:“与其说我是岛村,毋宁说我是驹子。”⑨《雪国》中,川端康成在很多地方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如文本并不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按部就班地描写,常常随着岛村的思想跳跃而跳跃。在人物塑造上也较多地使用了内心独白的手法,尤其以岛村的内心独白见长,这也是非常符合岛村的人物身份的。
更有日本文学的传统艺术手法,如写景的时候就多少借鉴了日本俳句的韵律。使景物描写更加诗意绵长而又有节奏感。
总之,川端康成在力求保持日本传统美的基础上,成功借鉴了西方新感觉派的创作手法,在东西文化的交合点上,走出了自己的路。
三、空白的艺术
空白本是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指的是画家在画中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借助联想、想象去补充,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西方心理学有所谓的完形心理即格式塔心理,都涉及到巧用空白艺术来增强表现力的问题。同样,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也是这个道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是对文学空白艺术的最好诠释。
艺术空白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雪国》中就留下了很多艺术空白给读者以想象和回味。作品注重表现人物细腻的感情和瞬间的感受,却没有什么大的生活场面和事件。比如对于叶子,通过岛村我们知道了她的美丽、她的声音,但对其具体身世却知之不多。但借助联想,我们对叶子的影像又很熟悉,在空白之外是盈盈的充实。整部作品犹如一幅淡雅、幽远的水墨画,最好的是那没有画出来的部分,令人感觉飘渺虚幻、空灵隽永而又回味无穷。这就是空白的艺术。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根本的艺术材料,文学则是语言的艺术。在大师的笔下,文字不再单调和枯燥,它们往往像精灵一样活跃在文学的世界里,神奇般地拥有美术的色泽和光线、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舞蹈的动作和优美。川端康成深谙语言的魅力,对于自己作品里的文学语言要求极为严格。据说他每写完一章都要反复琢磨,甚至大幅度删除,直至满意为止。在《雪国》里,川端康成的语言天赋和技巧得到了充分展示,忧郁感伤、孤独虚无,充溢着隐隐的、淡淡的、纤细哀愁的美,就仿若行云流水,迤逦游行。
注释:
①③④⑥⑦⑨川端康成《雪国》,摘自文洁若主编《世界中篇小说经典》,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9,第一版:511,520,536,512,619,7.
②丁武君.川端康成创作中色彩的表现模式及其象征性.外国文学研究,1994,(04).
⑤张国安.执拗的爱美之心.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59.
⑧川端康成.枕草子.教育出版中心,198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