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快乐学英语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兴趣是一种情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能推动他积极地寻找能满足他兴趣的事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学习和记忆英语的最积极、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了。
  【关键词】 提高兴趣 情境创设 快乐学习
   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 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单词记不住;语音、语调掌握不准;语法、时态不理解等,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也随之降低。学生在此时就会认为英语如此难学,甚至于有些学生在这个转折点就会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一、课堂形式灵活多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1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寻找规律性,避免死记硬背。
   比如在在教授collect这个单词时,可以给学生们说:一个人两个手臂搭在一起,搂着自已收集的藏品就是字母c,然后把自己的藏品摆成一圈来欣赏就是字母o,自有的藏品还不够,然后就两只手拿着钩子到处钩啊钩啊就是两个ll,然后用眼睛斜着看了看周围就是字母e,不放心就又用胳膊搂着自己的藏品就是字母c,最后这人高兴的用秤来称自己的藏品就是字母t。也许这是个没有什么逻辑的小故事,学生们会哈哈大笑,有的会模仿某个动作,笑着记住了这个单词,同时也找到了乐趣。
   1.2放录像让学生模仿录像中的人物来即兴发挥进行表演,挂图配合录音。
   有时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画画,学生们边听边画,兴趣会非常高,让英语在快乐和笑声中融入他们的大脑,让这些知识在他们的大脑中生根发芽。
   二、英语教学表情化,创设情境快乐学习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真正的英语语言环境。所以这就对英语老师提出了问题:如何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入一种英语环境,从而达到在这种环境中来潜移默化语言?初中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因此,不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创设语境,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
   2.1每次英语课前2分钟用英语提问值日生制度,使学生牢固掌握每一课的Everyday Sentences。
   或者和学生交流一下天气情况、谈一下时事,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个英语笑话。
   2.2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讲英语,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境之中。
   利用实际生活情景,表演情景,模拟交际情景,直观教具创设情景等形式,帮助学生听懂英语,进而理解枯燥的单词、乏味的句型。
   2.3课堂问答
   师生用英语作简单对话,鼓励学生能用英语的地方就用英语来表达,实在不会的可以请教老师。
   2.4遇到内容有情节的课文,组织学生扮演角色
   记得有一次为演练一段对话,学生回家都把小时候的衣服找出来拿到学校来,只为演好一小段对话,让笔者很是感动。有的学生自己花钱买道具来演练对话。可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对英语对话表演的喜爱。
   2.5和学生一起做游戏
   利用英语的一些短文,每人说一句玩“击鼓传花”等的游戏。传到谁,谁就先读完文章,再表演节目,这样,学生们记得牢,玩的好。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会了知识。
   三、活动多样化,提高记忆
   多种多样的活动是为了巩固、扩充知识;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为了活跃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练唱英语歌曲进行比赛、猜谜语、配乐诗朗诵、模拟会话、看图编故事、阅读英语课外故事书、分角色演故事等等。这些活动有时在课内进行。有些活动还可放在课外进行。让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内化成对英语学习的渴望和运用英语这种语言来交流的一种需要,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
  [1] 刘晓伟. 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卢家楣. 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鲁子问. 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重整程序,又名司法更生程序,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审判机关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生产经营的整顿和债权债务的清理的一种旨在使企业摆脱困境、挽救其生存的积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既是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又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鸦片问题是民国时期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湘西的鸦片种植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当时正值西方国家大量向中国倾销鸦片的时候。湘西鸦片泛滥成灾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