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及幼儿生活的影响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etpse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大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对于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不断应用,幼儿教育活动以及幼儿的生活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信息技術的应用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创新教学方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应该正视信息技术的影响,充分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积极价值,更好的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及幼儿生活的影响[1]。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幼儿生活;影响
  引言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实际上,信息技术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影响既包含正面影响也包含消极影响,而幼儿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黄金时期,必须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价值,减少负面影响,进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以及身心发展,有效的促进幼儿教育水平的稳定提升[2]。
  1、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更加的广泛,同时信息技术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是十分显著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幼儿教育也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给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影响,在幼儿生活中也得到了渗透,对于幼儿这类特殊的群体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幼儿课堂更加的活跃,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的教学效果。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特征,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有积极价值,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关注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2、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幼儿生活的正面影响
  2.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
  信息技术在有幼儿教育以及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让幼儿快速的适应陌生的学习环境。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往往进入到陌生的环境容易出现恐惧、抵触等心理,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为幼儿展示生活的动画以及其他趣味性的内容,可以让幼儿的情绪更加的稳定,能够让幼儿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更好的适应学习环境。
  2.2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都是活泼好动的,在学习当中并不能生硬的要求他们像年龄大的学生一样端坐听课,灵活性高、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更能让他们接受。教学当中教师不能够单纯按照教案照本宣科的讲解,必须要实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丰富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在教学当中加入白板动画教学,利用具有互动能力的卡通人物与幼儿进行交流,用交互式学习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2.3帮助幼儿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多媒体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内容非常丰富,加之网络的发展,让幼儿获取知识的途径变的越来越广,现在的家庭,对于手机、iPad、电脑这些设备基本都是具备的,一些动画片中也融入了不少的生活常识,以及正常情感观念的传播,所以通过多媒体观看优质的动画片,可以了解到他们以前不知道的新知识,一定程度上利于幼儿视野的拓宽、见识的增长。
  2.4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幼师在向幼儿讲解一些知识的时候都是通过灌输的方式,幼儿只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收知识,不能对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学习,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直接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对教师产生依赖的心理,这样就会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师要对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的学习地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5使家长能够更加了解幼儿的情况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创造出了便利的外界条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信息技术可以增进幼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使家长能够更加了解幼儿的情况。比如说:幼儿为家长们建立微信群,在这个平台上幼儿和家长进行实时的交流。
  3、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幼儿生活的负面影响
  3.1导致教师和幼儿对信息技术依赖过多
  信息技术的兴起,对于幼儿的各方面都起到了正面的导向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负面的弊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一旦过度,课堂上幼儿和信息技术的互动变多了,和教师的互动则变少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有的视频容量比较大,可能需要占用大半节课的时间,这样也是对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产生了阻碍。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情感体验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会对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产生阻碍作用,不利于幼儿情感体验,也不利于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
  3.2导致幼儿沉迷于电子设备,远离了生活
  当信息技术方式进入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之后,现在的幼儿对于电子设备已经到了沉迷的程度,严重过度的使用电子设备,一天中大多数的时候都捧着电子设备,和身边的人交流也变少了,这样的发展是非常不科学的,长期下去不仅会影响幼儿的视力,还会影响幼儿和身边人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情感体验。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和幼儿生活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信息技术先进性、多媒体性和智能化特点能够与传统幼儿教育方式相结合,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以更加灵活、生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创新满足当代幼儿教育的需求,同时教师与家长也要正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3]。
  参考文献
  [1]戚晓艳.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及幼儿生活的影响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06):246.
  [2]汉思讌.基于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及幼儿生活的影响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7,12(14):100-101.
  [3]耿勇.信息技术对幼儿教学活动及生活的影响评价[J].好家长,2019,000(005):P.246-24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除了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对学生的培养作用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推进,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愈加重要,小学班主任应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去。  关键词:小学生;情感教育;班主任  一、将情感教育渗透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接受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或情绪,因为他们没有摆脱自己的不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持续改革与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在不断的上升,班级管理与学生的主体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学生为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当下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性格特点与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教学事业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学生个体性成长  1 引言  目前,越来越
期刊
摘 要:“立德树人”已经成为现阶段小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小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到德育教育的内涵,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成长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为小学生设置适合的德育教育方案,引导小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德育教育环节,让德育教育能够常态化和持久化,为小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德育计划、爱国主义教育、品德教育以及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乡中心小学开展德育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乡中心小学;计划;安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了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锻炼当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就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激励机制的合理使用,更多的肯定和赏识学生,使其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这样有助于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可以灵活运用采取奖卡激励机制、目标激励机制、竞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的发展历程当中,作为班主任应该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班主任而言,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适应当前新时期的特点,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在成长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策略  1 引言  班主任是班级的引导者,在学生的成
期刊
摘 要: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幼儿阶段是孩子学习知识和品德养成的基础阶段,教师的素质品德会直接影响孩子品德的形成,因此对幼儿教师素质品德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对教师的素质品德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培养幼儿教师素质品德的有效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师;素质;品德  一、幼儿教师素质品德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1.满足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的时代特点就是塑造和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接触教育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至关重要。幼儿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孩子形成合作意识,是培养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和教师要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孩子的合作意识,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为孩子未来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
期刊
摘 要:小学时期是学生可塑性最高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对学生应该充满耐心和鼓励,因为小学生的心理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急躁。让学生对自主学习模式产生兴趣,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因此教师一定要运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
期刊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主要学科,影响着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数学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小学是学生思维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采取情境教学模式,引導学生深入学习数学。本文分析了小学高段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开展意义,并制定了相关的开展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情境教学;有效开展  引言: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是
期刊
摘 要:轻松、有效地让儿童了解和吸收知识是学前教育的教学目的之一,而在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方式当中,讲故事可以较为高效、高质量地满足此教学要求。因此,讲故事的能力可以间接反映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也逐渐成为培训优秀幼儿教师的重点之一,而由此延伸出来的相关考核标准以及培训策略也越发重要。本文将以讲好故事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为引,对中职学前教育讲好故事的考核标准与相关培训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