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故事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泉,是我生活了四十多年的红色老县城。
  闲暇之日,我喜欢宅家整理老照片。在那些渐行渐远的岁月里,追忆往事,寻找曾经熟悉的容颜……
  小时候的春节是最有幸福感的。我记忆最深的是全家在春节期间要做的一件最隆重的事——去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
  那时候科技还不算发达,没有手机,照相机也是极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所以,去照相馆拍照,都是一件很神圣、很值得自豪、值得炫耀的事情。
  当时偌大的一个县城,只有一家照相馆。我们喜欢叫它“老照相馆”,它的具体名称反而总也记不住。那时候大家拍证件照、结婚证照等等,都要去老照相馆照。
  老照相馆位于县城西路街的巷子里,是老街众多店面里的一个。青砖黑瓦,长木板一块一块拼接的大门,大门斑驳,半遮半掩,锁痕清晰。
  老照相馆地方不大,外屋开票收钱,接照片;里屋照相。里屋比外屋大很多,有各种特制的背景画。背景画色彩绚丽,风景画居多,亭台楼阁,高山流水,百鸟争鸣,或者是纯红的一张布景……还有一把装着灯的银色铝质大伞安放在地上。
  最令人注目的是安放在一个木制三脚架上的那台老式照相机。黑色的镜头四周框着一个铝质小框,小框后面套着一个很长的倒喇叭型的有褶皱的黑色收缩节,后面还有一个铝质大框,整个照相机总是被一块很大的黑色绒布遮掩着。
  拍照时,摄影师会把整个头钻进黑绒布里,时不时探出头指挥照相人调整姿势,嘴里念念有词。碰到爱哭的、或不会笑的孩子,摄影师就会探出头来摇几下手上的小铃铛,大喊到:“笑一笑,笑一笑,一、二、三……”随即,用力捏一下手上那只连接导线的椭圆黑色小皮球,“咔嚓”一下,相就算照完了。
  那时候,我一直觉得摄影师很神奇很神秘。我想,那块黑色绒布里一定藏着许多的秘密,特别想走近去探究,可每次都没有机会和勇气。
  那个年代,每年的春節前后,照相馆每天都挤得水泄不通。有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有呱呱坠地没几天的婴儿,一家一家在室内站着的、坐着的;在屋外等着的,会时不时派一个代表走进摄影屋去问问什么时候才可以拍照。整个屋子有大人的说话声,小孩子的嘻闹声,还有说悄悄话的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大家都穿着新衣服,欢欢喜喜,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时候,过年是很神圣的节日,即使家里再穷,家长也会咬紧牙关,给全家人添置点新衣裳。
  我家也不例外,每年过年拍一张全家照,是我们最开心的事。因为一张张“全家照”既定格了流金岁月,也诠释着全家人的成长和幸福的记忆……
  记得,上初一那年,我家的春节是在遂川中学度过的。
  简陋的教工宿舍被父亲简单装饰了一下,就成了临时的新家。虽然这只是漂泊已久的家人临时团聚的栖息之所,但一家人都能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幸福。
  全家照是在遂川中学的校园内和校园外的大操场拍的。
  大年初一上午,一个来我家拜年的学生家长用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给我们拍了几张全家照。
  其中一张照片的背景是校园门口里边左侧的大花坛,另一张的背景则是校园外的大操场。
  那时候,操场上的草木早已枯黄,花坛里没有了五颜六色的花草,四周高大树木的叶子也掉光了。而花坛后的一幢两层老楼却非常醒目,一块块青砖,一片片黑瓦,衬托着这所教学楼的庄重。
  在为数不多的学生时代的老照片里,我依然找到了一些清新的回忆。
  我曾经在这所教学楼里诵读过《桃花源记》,心中向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记得上晚自习课上的同桌给一个女生传过许多充满青春激情的纸条,那个收到纸条的女生绯红的脸蛋如天上的彩霞;记得还有许多男生在教学楼走廊的木地板上的追逐游戏,教室的后排空地上被罚站的那几个男生,趁老师转身挤眉弄眼的样子,一张张青春稚气的脸至今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记得开运动会时,像箭一般冲向终点的矫健的身影,同学们每人领到四个碗口大的豆腐饼后,一个个吃得无比开心的模样……
  如今,老照片里的那些同学们,又在何方呢?
  翻开相册的另一部分,依旧是在那些有点泛黄的全家照里,我家四姐妹恣意开怀地笑着,清澈的眼眸里写满了单纯与可爱。
  那时候我读初一,姐姐读初三,大妹妹上小学,小妹妹还在读幼儿园,父亲俊郎很帅,母亲年轻漂亮。
  照片里的我穿着蓝条大格子的小西装,姐姐穿着驼色小西装,大妹妹穿着妈妈亲手织的黄色厚毛衣,小妹妹穿着红色小棉袄。两个妹妹剪着短发,我和姐姐剪着齐眉的厚刘海,左右扎两个短短的“小马尾”。
  在这张“全家福”里,我能明显感受到那一年的春节给我们带来的欣喜与希冀。
  没有相机的年代,我家大多在“老照相馆”拍全家照。
  多年后,我家也有照相机了。过年时,我们就用自家的相机在遂中校园里拍全家照,地点还是在多年前校园里的大花坛位置,只是老教学楼拆了,背景变成了崭新的钢筋水泥结构的高层教学楼和多媒体教室。而更明显的是,曾经光秃秃的落叶树变成了常绿树,虽是冬季,依旧绿意浓浓。
  当然,真正让父母欣慰的是,我们姐妹长大了,生活条件也好了。岁月没有让父母留下多少痕迹,反倒更滋润了。他们那丰腴的脸上写满了幸福与满足。唯一不变的是拍全家照的习惯没改,而且年味儿更足。
  变化最大的一张老照片是一张大榕树背景的团圆照。
  与往年不同的是,照片里添了两个男人。因为我和姐姐都出嫁了。照片里姐姐的非常漂亮,小辫子上扎了一朵粉色大花绸子,美丽娇艳,和她身旁的姐夫很是般配。
  “94新春大欢聚”的那张春节团圆照,由之前的八个人变成了九个人,因为外甥女小梦梦出生了。照片里,儒雅的父亲依然是那么的年轻,他抱着身穿白色大围兜的小梦梦立在照片中间,精神矍铄,尽显帅气。两个妹妹依然一脸的单纯,母亲的微笑甜美,乌黑的短发,绿黑相间的中长毛衣衬托着她美丽端庄的神韵。
  几年后,照片里又多了三个人: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那是我的儿子;还有两个大男人。因为两个妹妹也出嫁了。小梦梦越发可爱,我的儿子怯生生的,扁扁的小头,可爱的小脸。
  再后来,过年的全家照里又不断发生着明显变化——孩子逐渐增加,慢慢长大,大人也开始变老。
  似乎一夜之间,父母由青壮年步入了老年,白发也在时光的流逝间不断增加,皱纹爬满了额头。不知不觉,我们四姐妹也慢慢步入中年,孩子们也都变成了大帅哥,大美女了。
  生活在不断向前,全家照不断更新,整个大家庭不断添人,不断增加新的故事,不断增加幸福的内涵……
其他文献
遇见豹子  ——致阿来  我们点亮篝火,照亮原野,一只豹子  栖息在松柏上,欲纵身一跃!  豹子就是一首诗,绿莹莹的目光,欣长黝黑的肌肉,  生风的四爪。  豹子洞悉一切:那承载人类几百年历史的无声泪水,  摧毁破坏无数家园的狂风,还有猎物靠近时鲜血流淌的声音。  死亡之歌的背后奔跑的梅花鹿。这首歌是黑色豹子  带着绿莹莹的目光,栖息在松柏一樣的诗行上。  直到日出东方。  白玉兰  初夏,白玉兰
期刊
所有的道路,都通向村庄。  千真万确,不管是从县乡公路还是从国道行走,都会抵达目标,一点不会有错。  沿国道回村,是最近几年的事。如果骑自行车,得动身早一些,出城,朝东,身体散发出微微的热汗时,正好爬上了靠近小城的东山,也就进入国道,这时节,日头恰恰东升,五彩缤纷的丝线,让整个山头绚烂如锦,人在其中,想必也是一身华丽。选个地方休整,算是观看晨光的好机会。  约半小时后,右拐,与国道分了手,便进入了
期刊
我不认为赛鹤岭属于任何人,尽管这座深山里很多孩子已经占山为王多年。它只属于我。不单单是因为雾的缘故,我用我的诗句霸占了它。  夏天的的早晨,赛鹤岭升起浓醇的薄雾,无论雨天还是清空,求学的孩子都在薄雾的恐惧中起床,抹了一把脸吃过土豆稀饭,孤零零地拖着花布书包去上学。缥缈的雾挡住了村路,甚至所有的周围只能看见自己模糊不清的手与脚,其他东西几乎不存在。这种情形另所有上学的小伙伴无助,但为了上学我们还是克
期刊
阿芬,你说你喜欢我生活的地方,空气干净,天空湛蓝。于是我常常把羚城最美的风景,发给你看,包括雪。  一场又一场雪,从冬下到春,从春下到夏。有时花儿已经开了,草地已经绿了,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而來,遮住羚城春天的脸。遮不住的,是一树一树花儿的绽放,一寸一寸青草的生长。然而没有雪花的陪伴,羚城又何其寂寞。当然,除了白的雪花,还有世纪广场上的羚羊,佛堂里的哈达,也是白色的。圣洁的白色,一次次覆盖了羚城,一次
期刊
门前的阳光  呈金黄的颜色  从西面斜射下来  稍灰的影子也斜着向东  这时我们更容易理解时光的流水  扬子江从门前倾斜着  向东逶迤穿过繁华  英雄们在时光里穿行  流水成为最后的见证  大浪淘沙  卷起千堆雪的光阴  听金戈铁马  看秋水与长天 ,落霞与孤鹜  暮色渐渐深重  飞转流年  这样流水白了又黑,黑了又白  草 药  可圈可点的品名  白术山药当归  我们认识的中药都被写进书本  长
期刊
布谷鸟  回到小镇,通常只要它们一叫  我很快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这些从不迟到的布谷鸟们  它们在林中修建夏日,练习空旷  又一次将年轻的五月举得饱满  让晨光平整,风云也各怀心事  比起闹钟,这时间饥荒的宣告  我更愿意让它们顺从日光来访我  侵占我如水的疏影……  儿时,我对它们的朝歌置之不理  直至我成为故乡的过客,才学会  把夏日被布谷鸟唤醒这件小事  解读为别致的修辞  再没有一种声
期刊
玉女峰  就这样静静地站立着,把自己站立成凝固的雕像。为了那段旷世奇缘,你凝望着、祈盼着,从鸿蒙初辟直到地老天荒。  日升月落,雾霭茫茫,谁还在聆听你深情的倾诉?九曲清溪,碧水悠悠,流不尽凄美缠绵的古老情殇。千载幽独,万年寂寞,心中的爱恋近在咫尺又远隔天涯。岁月侵蚀了寸寸肌肤,却难以剥离片片粉红的记忆。任风霜袭扰,雨雪凌虐,独自岿然沉静,心坚如铁。  山作妆奁水作镜,你为谁梳洗为谁容?娴静的倩影叠
期刊
斑斓色的彩虹渡过天空,  飘然的云朵偷入鼾睡的我。  仲夏之夜,梦的发生与结束,  幻如炊烟般缥缈虚无。  牧羊人挥起长鞭喊号子,  羊群仓皇。像跳舞那样。  躲避。躲避不及的咩咩惨叫,  卷成棉花糖的小羊愤怒飞去。  牧羊人牵着长绳悠然漫步。  我从一个梦逃往另一个梦。  踩着绵羊们无邪的羊皮,  再爬上那朵流云。  我的梦,从虚无诞生,  从叹息和无奈中渐远去。  我的目光,由洁白转向苍蓝。 
期刊
夏天的风来的急、来的猛,携来骤雨,把它狠狠地摔在窗玻璃上,让晶莹的雨滴与明澈的玻璃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大雨滂沱,敲打着窗棂,水珠飞溅绽出千姿百态的花。  水珠缀在窗玻璃上,给玻璃笼上了一层雾气。哪儿是窗里,哪儿是窗外,不辨了方向。  一片绿色映入眼帘,是草地还是水底海藻,看看那形态各异的几何体。  针线活  祖母那一辈,离不开针线。缝制衣服鞋袜,钢针连着黑线、白线,深一针浅一针缝合着温暖。  母
期刊
我的一位远房堂兄,由于贩毒,被枪决于四川盐源。听说这个消息时,我正在宁蒗县城正北面一间小吃店里吃一碗炒饭。一位本族的小兄弟恰巧也在此吃东西,他边弓着腰给我续茶水,边随囗给我说了这个消息。看他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并不惊愕。我问他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他说就是昨天的事。尸首已装殓,准备于两天后送山火化。  回到家里翻开家谱,很快就找到了他的照片。他身材瘦小、脸色腊黄,双眼无神,满脸沧桑的模样。有一种与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