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阶段古诗词的阅读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重视古典诗词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显得非常重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贯彻课标要求,更高效地实施古典诗词教学,就成了我们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抓好朗读,“读”占鳌头悟诗情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语言的精粹。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情感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而古典诗歌由于富有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富有感情的朗读,更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感情基调。诗歌朗诵,首先应从诗的内容出发,确定朗诵的基调。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歌颂还是揭露,是劝勉还是讽剌,是赞赏还是惋惜,是激动还是平静,是欢快还是忧伤……这些都是指导朗诵时必须先弄清楚的。教师范读,一定要把握诗歌基调。例如同是送别之作,同写与好友别离之情,可是高适在《别董大》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跟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不一样。前者,尽管所写景物“黄云”“北风”“吹雁”“大雪”流露凄惨之感,但却充满了有人别离的豁达乐观之情;后者虽然所写景物“朝雨浥轻尘”、“客舍柳色新”流露出清新画面,但诗歌却流露出黯然惜别之意。前者可以读得高昂轻快,后者应该读得低沉迂缓。
2.加强朗读指导:要从机械朗读到理解朗读,运用范读、指名读、自由读、表演读、分组轮读等方式表现作品的美,激发学生审美情趣,要指导学生掌握好朗读的轻重缓急,使之抑扬顿挫,错落有致,达到以声感人,以情感人。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二、抓牢讲解,咬文嚼字品诗味
高效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传统教学并非一无是处。我觉得诗词教学就应发挥传统教学的长处——讲解。老师不仅要讲,而且要大讲特讲。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讲解作者的生活经历,讲解诗句中的典故……把诗意讲深讲透,通过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诗词的意思。教师在讲解中,把历来对某些诗句不同的理解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一种认同的观点。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避免了学生理解上的肤浅和偏颇。
品读诗句,就是要通过寻美句,抓动情点,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去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那些活化意境,高度概括的关键性字词句正是解析诗词内蕴的密码,值得反复吟咏和品味。当我们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前搏动的是文天祥那颗拳拳爱国心;当我们高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定会为孟子的民族精神而感佩;当我们低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也会为杜甫伟大的济世情怀所动容。
三、抓住形象,鞭辟入里知意境
艾青曾说:“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着世界,一方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所在,是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根据传统古诗词中的意象,来把握特征,理解作者情感。如,“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的情感。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子规即杜鹃,此处用杜鹃来寄托自己内心凄凉、哀伤的情感。
再如诗人杜甫《春望》一诗,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意,想象意境,就必须要抓住诗词中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形象的基础上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高效课堂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458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民乐县第四中学。
一、抓好朗读,“读”占鳌头悟诗情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语言的精粹。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情感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而古典诗歌由于富有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富有感情的朗读,更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感情基调。诗歌朗诵,首先应从诗的内容出发,确定朗诵的基调。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歌颂还是揭露,是劝勉还是讽剌,是赞赏还是惋惜,是激动还是平静,是欢快还是忧伤……这些都是指导朗诵时必须先弄清楚的。教师范读,一定要把握诗歌基调。例如同是送别之作,同写与好友别离之情,可是高适在《别董大》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跟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不一样。前者,尽管所写景物“黄云”“北风”“吹雁”“大雪”流露凄惨之感,但却充满了有人别离的豁达乐观之情;后者虽然所写景物“朝雨浥轻尘”、“客舍柳色新”流露出清新画面,但诗歌却流露出黯然惜别之意。前者可以读得高昂轻快,后者应该读得低沉迂缓。
2.加强朗读指导:要从机械朗读到理解朗读,运用范读、指名读、自由读、表演读、分组轮读等方式表现作品的美,激发学生审美情趣,要指导学生掌握好朗读的轻重缓急,使之抑扬顿挫,错落有致,达到以声感人,以情感人。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二、抓牢讲解,咬文嚼字品诗味
高效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传统教学并非一无是处。我觉得诗词教学就应发挥传统教学的长处——讲解。老师不仅要讲,而且要大讲特讲。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讲解作者的生活经历,讲解诗句中的典故……把诗意讲深讲透,通过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诗词的意思。教师在讲解中,把历来对某些诗句不同的理解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一种认同的观点。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避免了学生理解上的肤浅和偏颇。
品读诗句,就是要通过寻美句,抓动情点,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去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那些活化意境,高度概括的关键性字词句正是解析诗词内蕴的密码,值得反复吟咏和品味。当我们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前搏动的是文天祥那颗拳拳爱国心;当我们高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定会为孟子的民族精神而感佩;当我们低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也会为杜甫伟大的济世情怀所动容。
三、抓住形象,鞭辟入里知意境
艾青曾说:“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着世界,一方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所在,是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根据传统古诗词中的意象,来把握特征,理解作者情感。如,“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的情感。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子规即杜鹃,此处用杜鹃来寄托自己内心凄凉、哀伤的情感。
再如诗人杜甫《春望》一诗,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意,想象意境,就必须要抓住诗词中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形象的基础上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高效课堂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458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民乐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