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摄影师王文明出生成长于大西北,早期拍摄了大量河西走廊的沙漠、石峡、戈壁和草原等风景作品,赞美故乡的壮美、雄浑,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在亲历了1993年那场特大沙尘暴的洗礼后,王文明转而从人文角度关注家乡,将那份深沉的爱恋灌溉入每寸黄土地。在2008年采访时,王文明无意间发现了一所沙漠中的学校——一所只有九名学生的小学。然而,重访时,却已是人去屋空,令人唏嘘不已。不断蔓延的沙漠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将那仅存的绿色吞没,这一前一后的强烈对比,震撼人心。
只因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93年9月15日亲历的那场特大沙尘暴,给了我极大触动。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我便产生了深入了解河西走廊这片土地的欲望。开始只是想通过图片和文章让更多人了解这里所发生的事,但后来,我发现真实情况并非表面这么简单。报道中介绍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汇,即将合拢。当时新华社报道“两大沙漠一旦合拢,民勤绿洲就没有了,河西走廊就断了,丝绸之路就断了,欧亚大陆桥也断了,新疆连内地的通道也断了”。每年国务院关于治理河西走廊、治理民勤都会发布若干文件,温总理更曾亲自批示“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治理虽然很艰难,但还是要怀有希望。
黄沙大漠偶遇“九个人的学校”
《九个人学校》可以说是妙手偶得之。当时我在荒漠里忽然听到“当当”的上课铃声,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是所很破旧的学校。
几个眼神呆滞的孩子进入了我镜头,我向孩子们问好,却没人回答我。从学校里仅剩的3位老师口中,我才知道,这所学校由方圆四、五十公里来自6个村庄的孩子组成,他们每天要骑自行车或乘坐三马子(当地的一种三轮车)来上学。而这周边已经没有完整的村庄了,
我从下午1点30分待到晚上6点,拍摄了学校及其周边的环境,还有一些和老师、孩子们交流的素材。也拍摄了许多细节,比如学校墙上褪了色的标语,他们升旗时所用的那条破旧的红旗,一口没有水的大缸,孩子桌上放着的午餐——一块饼。从这些细节都能看出他们生存和学习环境的恶劣。
人面不知何处去
而今空留陋室存
由于初次采访的时间有限,回来让我着实挂念,于是今年又萌生了深入采访的想法。记得他们的红旗也褪色了,这次去时特意带了面新红旗。我甚至还找到几个有能力的人,希望能帮助这些家境困难的孩子至少上到中学。抱着这个目的,我兴冲冲地去了,甚至还想象着将崭新的红旗交给校长,孩子们高兴地望着我的场景。但当我到了学校,却发现一切都变了。
从倒塌的后墙进去后,发现旗杆都没了,一些窗户上还有玻璃,但门也不知去向了。沙漠里的老鼠到处乱窜,教室里面杂草横生。孩子们的画还完完整整,但是人已经不在了。
物是人非,看着孩子们挂在墙上的画,我心里异常难受。这些孩子最喜欢的是绿色,他们认为有绿色的就是好的,再看看周围,确实满目黄沙,哪能见得到绿意啊,我特别揪心。记得采访中,一位老人常对我说“王师傅,不好活了,越来越不好活了……”
沙漠化情况日益严重,沙漠的迁移更是个大问题,原来祁连山的水可以滋养300个刘家峡水库,现在严重缺水的祁连山,出水量却比20年前少了10亿立方米。而背靠祁连山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一旦合拢,将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拍摄感悟
我的摄影之路从最初对河西走廊、对家乡故土的赞美,转到现在关注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感悟,尤其面对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造成的深重影响时,更促使我在DV拍摄这条路上坚持下来。
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虽然现在看来,记录影像是平凡的工作,但若干年后,通过这些画面,我们能看到原来生活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如果仅仅是拍摄图片,就会发现缺少了声音和动感。如果一段历史的影像是动感,有人物表情、神态变化,以及现场声音,对观看者的感受会比单纯用图片的表现力更强烈。如果是一段记录现实的影像,这种对比的力度会更强烈。因此,我首要做的就是留下一些影像,同时也希望能做出一部纪录片。
拍摄民勤的素材大概有60个小时。内容是关于干涸的湖泊、一户人家的村庄、九个孩子的学校,还有一个老人的孩子离开家前留下字条“我要到一个没有沙子的地方”这些内容。我的想法是首先要做一个关于沙漠化,关于环境的介绍,再进入这个学校的小环境,最后谈到学生本身的、家庭的环境。
器材的使用
拍摄制作纪实题材的器材并不复杂,完全可以用很简单的设备和软件尽快地做出成品。我使用的是索尼HDV Z1C,加一副金钟脚架;后期使用一台配置EDIOS.5.0编辑系统、NX非编卡、日本康能普氏专业配置板卡的电脑、三星显示屏。用不多的钱和时间就能把成品出来。
综述
广大DV爱好者可以用DV拍摄身边的各种事物,虽然能够用于拍摄制作五花八门的娱乐作品,但我认为要多拍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引起更多的思想共鸣。
据悉,近期王文明还要拿起DV,再度启程奔赴民勤,再去看看这所沙漠中的小学所在地附近,去寻找当年东云村小学的3位老师和9名孩子现今在何处,去采访“沙进人退”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和结局。
[责任编辑:石文燕]
只因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93年9月15日亲历的那场特大沙尘暴,给了我极大触动。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我便产生了深入了解河西走廊这片土地的欲望。开始只是想通过图片和文章让更多人了解这里所发生的事,但后来,我发现真实情况并非表面这么简单。报道中介绍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汇,即将合拢。当时新华社报道“两大沙漠一旦合拢,民勤绿洲就没有了,河西走廊就断了,丝绸之路就断了,欧亚大陆桥也断了,新疆连内地的通道也断了”。每年国务院关于治理河西走廊、治理民勤都会发布若干文件,温总理更曾亲自批示“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治理虽然很艰难,但还是要怀有希望。
黄沙大漠偶遇“九个人的学校”
《九个人学校》可以说是妙手偶得之。当时我在荒漠里忽然听到“当当”的上课铃声,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是所很破旧的学校。
几个眼神呆滞的孩子进入了我镜头,我向孩子们问好,却没人回答我。从学校里仅剩的3位老师口中,我才知道,这所学校由方圆四、五十公里来自6个村庄的孩子组成,他们每天要骑自行车或乘坐三马子(当地的一种三轮车)来上学。而这周边已经没有完整的村庄了,
我从下午1点30分待到晚上6点,拍摄了学校及其周边的环境,还有一些和老师、孩子们交流的素材。也拍摄了许多细节,比如学校墙上褪了色的标语,他们升旗时所用的那条破旧的红旗,一口没有水的大缸,孩子桌上放着的午餐——一块饼。从这些细节都能看出他们生存和学习环境的恶劣。
人面不知何处去
而今空留陋室存
由于初次采访的时间有限,回来让我着实挂念,于是今年又萌生了深入采访的想法。记得他们的红旗也褪色了,这次去时特意带了面新红旗。我甚至还找到几个有能力的人,希望能帮助这些家境困难的孩子至少上到中学。抱着这个目的,我兴冲冲地去了,甚至还想象着将崭新的红旗交给校长,孩子们高兴地望着我的场景。但当我到了学校,却发现一切都变了。
从倒塌的后墙进去后,发现旗杆都没了,一些窗户上还有玻璃,但门也不知去向了。沙漠里的老鼠到处乱窜,教室里面杂草横生。孩子们的画还完完整整,但是人已经不在了。
物是人非,看着孩子们挂在墙上的画,我心里异常难受。这些孩子最喜欢的是绿色,他们认为有绿色的就是好的,再看看周围,确实满目黄沙,哪能见得到绿意啊,我特别揪心。记得采访中,一位老人常对我说“王师傅,不好活了,越来越不好活了……”
沙漠化情况日益严重,沙漠的迁移更是个大问题,原来祁连山的水可以滋养300个刘家峡水库,现在严重缺水的祁连山,出水量却比20年前少了10亿立方米。而背靠祁连山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一旦合拢,将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拍摄感悟
我的摄影之路从最初对河西走廊、对家乡故土的赞美,转到现在关注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感悟,尤其面对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造成的深重影响时,更促使我在DV拍摄这条路上坚持下来。
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虽然现在看来,记录影像是平凡的工作,但若干年后,通过这些画面,我们能看到原来生活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如果仅仅是拍摄图片,就会发现缺少了声音和动感。如果一段历史的影像是动感,有人物表情、神态变化,以及现场声音,对观看者的感受会比单纯用图片的表现力更强烈。如果是一段记录现实的影像,这种对比的力度会更强烈。因此,我首要做的就是留下一些影像,同时也希望能做出一部纪录片。
拍摄民勤的素材大概有60个小时。内容是关于干涸的湖泊、一户人家的村庄、九个孩子的学校,还有一个老人的孩子离开家前留下字条“我要到一个没有沙子的地方”这些内容。我的想法是首先要做一个关于沙漠化,关于环境的介绍,再进入这个学校的小环境,最后谈到学生本身的、家庭的环境。
器材的使用
拍摄制作纪实题材的器材并不复杂,完全可以用很简单的设备和软件尽快地做出成品。我使用的是索尼HDV Z1C,加一副金钟脚架;后期使用一台配置EDIOS.5.0编辑系统、NX非编卡、日本康能普氏专业配置板卡的电脑、三星显示屏。用不多的钱和时间就能把成品出来。
综述
广大DV爱好者可以用DV拍摄身边的各种事物,虽然能够用于拍摄制作五花八门的娱乐作品,但我认为要多拍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引起更多的思想共鸣。
据悉,近期王文明还要拿起DV,再度启程奔赴民勤,再去看看这所沙漠中的小学所在地附近,去寻找当年东云村小学的3位老师和9名孩子现今在何处,去采访“沙进人退”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和结局。
[责任编辑: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