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疆域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教材编排既注重地貌又合理地介绍了地方的气候和资源。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理解记忆效果好,在鲜活生动密度大的地理课堂上,教学效果好。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
一、 情境教学的课堂优势
情景教学是一种适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指的是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利用语言文字、资料图片、音乐视频等为学生还原知识的来源,继而使知识生动具体,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方便学生对当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虽然较多,但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课堂上,情境教学法更容易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记忆地理原理、相关概念、地理事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了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
二、 初中地理创设情境的途径
结合教材的不同教学内容,可以进行不同的情境创设。
(一) 语言情境
发掘语言魅力,创设情境。教师的普通话当然都是标准的。练就口齿清楚的本领是地理课堂创设语言情境的基础。在向学生说明一件事或要求同学背诵一段文字时,适当加入自己的情感和表情,就可以创设出较为有吸引性的语言情境。我们今天要掌握的“中国的行政区划”口诀雏形就在我们开国总理周恩来的脑海里诞生了,如果你在开国大典的现场,你能快速地记下我们伟大祖国的“中国的行政区划”吗?在语言创设的情境之中,学生们会怀着好奇、崇敬的心情试背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五江二宁青陕甘(江西、江苏、浙江、黑龙江、新疆、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云贵西四北上天(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内重台海福吉安(内蒙古、重庆、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还有港澳(香港、澳门)好河山。
(二) 环境情境
初中的地理知识教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设置具体的影像情境置学生以真实的环境之中,是情境教学中较为理想的教学措施。如“水资源”的教学。教材有关水资源的知识不但介绍我国丰富的水资源,同时也在倡导学生保护水资源,樹立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理念。在教材的处理过程中,单凭文字的说明是不足以震撼人心的。图片、影视资料是情境教学“水资源”的最佳首选。如“水资源”一课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组织本节课的课件在于“缺少水”的视觉效应。在以下四幅图片中有干旱的禾苗,挑水的儿童,即将干涸还被污染的河流,共同给出学生一个强烈的视觉效应:缺水!水很珍贵!继而脑海里生成各种有关节约用水的标语,在思想深处会产生对于水资源的危机感。最后一图的教育效果就明显地跃然纸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水资源的缺失决定了整个地球上的生命!
之后结合教材播放我国水系资源视频,几大河流的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著名水系的现状,灌输资源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在动、静结合的多媒体课件中,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点首先有了极具感性的认识。在教材知识的理解中多了主观积极的学习因素,对教材里涉及掌握记忆的知识学起来就轻松愉快,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对水资源知识的学习效果。最后记忆理性的数据如“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时,就不显得突兀与难解。如此既深化了思想又强化了知识点。
(三) 问题情境
巧妙设计问题,创设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思考情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紧密结合教材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把握问题的契机把学生的思维准确带入。如教学“天气与气候”,老师在课前导入时不妨吟诵几句关于天气的诗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相继抛出以下问题:(1)你会时常关注天气预报吗?(2)怎样描述天气?(3)天气有什么特点呢?(4)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5)你会看卫星云图吗?学生在美好诗词的意境中余味未尽,面对老师的问题仍停留在美好思维的空间里,很容易进入到老师给出的问题情境之中,开始对地理知识的具体探究。
(四) 生活情境
地理学科教学离不开身边的生活情境辅助学生理解教材难点,时事政治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发展信息,及时捕捉相关的图片资料创设有助于学生认知的生活情境,是完成地理教学大纲要求的捷径。
继而介绍我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建立。泰山站是南极科考重要基地,为南极内陆考察度下站。至此,我国先后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四个考察站。这样的教学在学生的好奇心驱使下,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生活情感,提高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三、 结论与建议
在大量的情境教学的构思和运用过程中,教学效果比较突出,以往对地理知识不感兴趣的同学,逐渐对地理知识改变了态度,地理课堂的情境教学设计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开发运用,在于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例如:美食、地方特产、民族风情等等,都是创设情境教学的极好素材,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情境教学会结合更好的教学工具,展示给学生更多直观生动的情境,寓教于乐,争取获得更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陈茂森,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中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
一、 情境教学的课堂优势
情景教学是一种适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指的是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利用语言文字、资料图片、音乐视频等为学生还原知识的来源,继而使知识生动具体,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方便学生对当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虽然较多,但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课堂上,情境教学法更容易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记忆地理原理、相关概念、地理事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了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
二、 初中地理创设情境的途径
结合教材的不同教学内容,可以进行不同的情境创设。
(一) 语言情境
发掘语言魅力,创设情境。教师的普通话当然都是标准的。练就口齿清楚的本领是地理课堂创设语言情境的基础。在向学生说明一件事或要求同学背诵一段文字时,适当加入自己的情感和表情,就可以创设出较为有吸引性的语言情境。我们今天要掌握的“中国的行政区划”口诀雏形就在我们开国总理周恩来的脑海里诞生了,如果你在开国大典的现场,你能快速地记下我们伟大祖国的“中国的行政区划”吗?在语言创设的情境之中,学生们会怀着好奇、崇敬的心情试背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五江二宁青陕甘(江西、江苏、浙江、黑龙江、新疆、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云贵西四北上天(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内重台海福吉安(内蒙古、重庆、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还有港澳(香港、澳门)好河山。
(二) 环境情境
初中的地理知识教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设置具体的影像情境置学生以真实的环境之中,是情境教学中较为理想的教学措施。如“水资源”的教学。教材有关水资源的知识不但介绍我国丰富的水资源,同时也在倡导学生保护水资源,樹立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理念。在教材的处理过程中,单凭文字的说明是不足以震撼人心的。图片、影视资料是情境教学“水资源”的最佳首选。如“水资源”一课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组织本节课的课件在于“缺少水”的视觉效应。在以下四幅图片中有干旱的禾苗,挑水的儿童,即将干涸还被污染的河流,共同给出学生一个强烈的视觉效应:缺水!水很珍贵!继而脑海里生成各种有关节约用水的标语,在思想深处会产生对于水资源的危机感。最后一图的教育效果就明显地跃然纸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水资源的缺失决定了整个地球上的生命!
之后结合教材播放我国水系资源视频,几大河流的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著名水系的现状,灌输资源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在动、静结合的多媒体课件中,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点首先有了极具感性的认识。在教材知识的理解中多了主观积极的学习因素,对教材里涉及掌握记忆的知识学起来就轻松愉快,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对水资源知识的学习效果。最后记忆理性的数据如“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时,就不显得突兀与难解。如此既深化了思想又强化了知识点。
(三) 问题情境
巧妙设计问题,创设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思考情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紧密结合教材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把握问题的契机把学生的思维准确带入。如教学“天气与气候”,老师在课前导入时不妨吟诵几句关于天气的诗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相继抛出以下问题:(1)你会时常关注天气预报吗?(2)怎样描述天气?(3)天气有什么特点呢?(4)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5)你会看卫星云图吗?学生在美好诗词的意境中余味未尽,面对老师的问题仍停留在美好思维的空间里,很容易进入到老师给出的问题情境之中,开始对地理知识的具体探究。
(四) 生活情境
地理学科教学离不开身边的生活情境辅助学生理解教材难点,时事政治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发展信息,及时捕捉相关的图片资料创设有助于学生认知的生活情境,是完成地理教学大纲要求的捷径。
继而介绍我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建立。泰山站是南极科考重要基地,为南极内陆考察度下站。至此,我国先后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四个考察站。这样的教学在学生的好奇心驱使下,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生活情感,提高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三、 结论与建议
在大量的情境教学的构思和运用过程中,教学效果比较突出,以往对地理知识不感兴趣的同学,逐渐对地理知识改变了态度,地理课堂的情境教学设计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开发运用,在于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例如:美食、地方特产、民族风情等等,都是创设情境教学的极好素材,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情境教学会结合更好的教学工具,展示给学生更多直观生动的情境,寓教于乐,争取获得更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陈茂森,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