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眶巨大植物性异物贯通伤一例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swzjh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眶贯通伤的发生率较低,且多为金属异物穿刺损伤。其中,植物性异物颅眶贯通伤更为少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巨大植物性异物颅眶贯通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采用静脉大球囊保护下经动脉途径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6例)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9例)应用静脉大球囊(Copernic RC)辅助Onyx胶栓塞技术治疗的15例累及静脉窦的症状性DAVF患者。14例为单发,其中11例位于横窦-乙状窦区,3例位于上矢状窦区;1例为多发,位于上
回顾性纳入44例采用软性神经内镜结合术野干燥技术(DFT)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以及单纯应用软性神经内镜治疗的31例CSDH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和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显示,与单纯应用软性神经内镜比较,应用软性神经内镜结合DFT治疗CSDH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
期刊
目的探讨穹窿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7例重度AD患者,均采用穹窿DBS治疗。术后行头颅MRI检查,判断电极植入位置。对所有患者行临床随访,通过询问患者的照料者,从患者的情绪、记忆力、视空间能力及睡眠方面评估疗效。结果7例患者的电极均准确植入预设的靶点位置。手术时间为6.
颅咽管瘤位于颅底中央的核心区域,周围毗邻重要结构,手术治疗极具挑战性。而且,手术本身会影响患者内分泌和水电解质平衡,进一步增加该病的治疗难度。颅咽管瘤的传统手术方法为幕上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颅咽管瘤可以选择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并获得良好的疗效。对于不同解剖位置和类型的颅咽管瘤,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依然存在争议和困惑。本文重点阐述何种颅咽管瘤适合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脑室灌洗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45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其中65例采用神经内镜经皮质-脑室入路血肿清除术联合脑室灌洗治疗(神经内镜组),80例采用钻孔外引流术治疗(钻孔引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颅内感染率、术后6 h的血肿清除率及再出血发生率。
目的分析影响神经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经鼻颅底手术治疗的1 4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17例)和非感染组(1 45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神经内镜经鼻颅底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GNT)是一种与癫痫相关的混合性神经元胶质瘤。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归为独立的病理学类型,属于WHO Ⅰ级。PGNT具有良性肿瘤的生长特点,临床上以癫痫为主要症状,无性别差异,若无病理学证据,术前诊断较困难。肿瘤手术全切除者预后良好。PGNT十分罕见,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从PGNT的病理学特点、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
期刊
目的探讨胶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88例胶质肉瘤患者,占同期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5.15%(188/3 647)。术后采取临床随访和影像学随访,了解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采用单因素Log-rank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88
目的探讨鞍结节骨质磨除对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大腺瘤全切除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切除的65例垂体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术中未磨除鞍结节骨质(未磨除组),37例术中磨除(磨除组)。术后对所有患者行临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头颅/垂体MRI平扫+增强扫描,功能型垂体腺瘤患者复查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全切
对1例自发性脑脊液漏所致的低颅压患者行CT脊髓造影,对所发现的脑脊液漏口行手术修补。修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术后3 d颅内压力恢复正常,随访1个月患者无低颅压症状。对于此类病例,通过CT脊髓造影可明确脑脊液漏口的位置,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自发性高位颈段脑脊液漏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