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编辑大家赵家璧的交往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璧先生最后的时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供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11日晚上9点多钟,我刚从单位回到家,接到赵家璧先生三公子赵修礼的电话。他说,赵老今天傍晚突然昏迷,医院抢救了几小时,情况没有好转。我当即与我社党委副书记徐保卫同志一起,赶往医院探望。 家璧先生住华东医院新楼,年初因肺部积水送进医院。我第一次去看望时,医院就怀疑他患了肺癌,但还没有最后确诊。家璧先生当时精神尚好,躺在病床上,还是像过去一样,关心着出版事业,询问了图书市场情况。此后病情发展较快,几度出现险情,依赖医院的精心治疗,每每转危为安。今晚的病情来得更猛,除呼吸困难外,还伴以心脏衰竭、肾衰竭。修礼的二哥修义、大姐修蕙等均侍奉在侧。我们轻轻呼唤着赵老,他紧闭双眼,没有什么反应。床侧监视器荧屏上的曲线波动,显示着家璧先生的心脏跳动已十分微弱。医生们仍在努力抢救,同时也告知家属要做出两种可能的准备。
  与家璧先生同室的一位老同志,也因病危正在抢救。两张病床,用一幅屏风隔着,医生护士进进出出,一片紧张忙碌气氛。我们不宜在病房久留,随即与修义、修礼兄弟退到室外。修义说,已电告他们在东北执教的大哥修仁,要他迅速赶来上海。
  我们在走廊里待了一段时间,赵老病情没有多大变化,修礼兄弟极力劝我与保卫回去,说如有什么情況,当立即电话告知。回到家里,我把电话放在床头,以便能及时接听,同时又企盼电话不要来,家璧先生能像以往一样转危为安。这一夜,我就在这种有所等待而又企盼这种等待是种空等待的状况中度过,没有睡熟过。一直到天亮,修礼他们都未来电话。上班后,我与保卫庆幸赵老又闯过了一关。孰知未几,电话铃响了,修礼沉痛地告知:家璧先生于午夜12日零时57分逝世。因为不想深夜打扰我们,才拖到现在通知。
  终于未能挽留住赵老,这是我国出版界的重大损失。我当即向市新闻出版局报告。局领导很重视,立即与国家新闻出版署以及市委宣传部联系,组成以宋木文、贾树枚为组长的治丧小组。讣告发出后,唁电唁函犹如雪片向治丧小组与上海文艺出版社飞来。大家沉痛哀悼一代出版大家的逝世,缅怀家璧先生的崇高风范与杰出贡献。家璧先生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读书、译书、写书、编书,书成为他生命存在的形式。他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人,在创作与翻译方面均取得重要成就,具有多方面才华,然而比较说来,赵家璧之所以成为赵家璧,主要在于他特别钟情于编书,有着辉煌的贡献,成为编辑出版界的一根标杆。
  先生的一颗“编辑心”和一双“编辑眼”
  家璧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读于光华大学,那时他就生了一颗“编辑心”,长了一双“编辑眼”。他向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提出建议,创办专供大学生阅读的刊物《中国学生》,“良友”接受了这一建议,并请他担任主编。他半工半读,把刊物搞得红红火火。1932年大学毕业后,即被“良友”吸收为正式职工,编选了《一角丛书》《良友文库》《良友文学丛书》等多种丛书,其中里程碑式的是《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当时,他年仅20多岁。
  我比较深入认识家璧先生,就是从“大系”开始的。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决定把大系作为一项“世纪工程”续编下去,首先是续编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7-1937),作为“大系”的第二辑。是年冬,我随当时社长丁景唐赴京组稿,家璧先生恰好也在北京开会,我们一同住在海运仓总参招待所后面的一座称为“将军楼”的小楼里。这是一座3层楼房,所以被称为“将军楼”,是因为有将军在这里住过。实际上,它的条件要比前面的大楼差。不过,小有小的好处,这里旅客较少,比较清静。而清静,是赵老与我们所共同喜爱的。在这里,我们经常议论“大系”,他对续编“大系”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他告诉我们,“大系”本打算续编第二辑,但由于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事情就“黄掉了”。抗战后期,“良友”迁到重庆,到1945年胜利前夕,他又萌发续编“大系”的念头,计划将1927—1937的“第二个十年”作为第二辑,1937—1945年的“抗战八年”作为第三辑。由于“第二个十年”的资料集中在上海,在重庆无法搜集齐全,因而先动手的,却是“抗战八年”的第三辑。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都给了支持。可惜“良友”于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因股东纠纷宣告停业,续编“大系”的梦又一次破产。家璧先生说,好事多磨,续编“大系”的梦,能在你们手中实现,真是太高兴了。虽然这项工作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该做的,现在是晚了一些,但晚也有晚的好处,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清楚了,可以编得更好些。我们说, 要编好它,还得请你这位“顾问”多“顾”多“问”,他爽朗地说,“一定,一定。”
  老丁带着我们在北京拜访专家学者,周扬、夏衍已应允分别为理论集、电影集编选作序,散文集想请叶圣陶担纲。家璧先生在重庆时,曾约请叶圣老编选“大系”“抗战八年”的散文集,叶圣老当时答应过。一天,已经74岁高龄的家璧先生,尽管腿脚不便,倚着手杖,仍欣然陪同我们去看望叶圣老。叶圣老住在北京东四的一座四合院里,我们穿过一个花阴寂寂的小院,进入一间简朴雅致的客厅,受到叶至善的接待。至善为叶圣老的大公子,脸相酷似父亲,只是身材瘦长些,他也是一位出版家,时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随后叶圣老从内房走进客厅,和我们一一握手。叶圣老当年已89岁,须眉皆白,慈祥和善,好像一位老寿星。他与家璧先生亲切地互诉往事。他俩从30年代初以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开始交往,岁月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赵老由此讲起,上海文艺出版社打算续编曾经得到叶老支持的“大系”,希望叶圣老继续支持。叶圣老对续编“大系”连声称好,他说:“《中国新文学大系》按时期继续编下去,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一方面能让读者看到各时期的人民生活,这是文学创作的‘源’;另一方面记录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和演变,这是文学创作的‘流’,可以供今后的作者做借鉴。”但是,对要他为散文集编选作序,叶圣老则用浓重的苏州口音说:“实在勿来事,实在勿来事。”他说,他的身体已非30 年代在上海可比,也非40年代在重庆可比。他现在不能承受过重的负担,“不接受你们的任务,我还能安安静静睡觉,如果答应了你们,我就睡不好觉了”。家璧先生与老丁商量了一下,觉得为了叶圣老的健康,不该勉强他,遂改请他推荐一位人选,叶圣老不假思索地说:“吴组缃很合适。”第二天,我们去北大校园拜访吴组缃先生,吴先生慨然应诺。在家璧先生有力的“顾问”下,邀请名家的任务顺利完成。   那天从叶圣老处回到海运仓,家璧先生特别向我谈起叶圣老虽是位著名作家,但提起自己的职业,多说是编辑、是教师。叶圣老常说,编辑工作也是教育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1981年,家璧先生把自己的新著《编辑生涯忆鲁迅》邮赠叶圣老,叶圣老在复信中特意提到“鲁翁毕生致力于编辑极勤,主旨唯在益人”。他讲这些,既流露了他对编辑工作的深深热爱,同时也是启示我这样在编辑岗位上的后辈,要以大师为榜样,爱岗敬业。
  风靡一时的《五角丛书》
  实际上,家璧先生也是“毕生致力于编辑极勤,主旨唯在益人”的一个光辉榜样。而且,较之鲁迅、叶圣陶这些文学大师,他是在更长的时间里,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这个“为他人作嫁衣”的高尚事业的。“良友”停业以后,他与老舍一起,历经艰难,创办了晨光出版公司,出版了包括《四世同堂》《围城》等名著在內的“晨光文学丛书”,为现代文学积累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在读者和作者中赢得了很大的声誉。1985年6月,我出任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为了规划出书,专程到赵老家请教。他家位于四川北路底的山阴路,与鲁迅故居相距不远,都在大陆新村内,房屋结构也是一样的。在他二楼的书房里,我俩畅谈了一个下午。他说,编辑工作绝不是“剪刀加浆糊”,而是一项很有学问的工作。编书可以是被动的,跟着作者走,作者拿出什么书稿,就编什么书稿;但这样很不够,编辑应当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要有自己的设想,组织相应的作者写稿。设想从什么地方来?就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读者的需求,了解各方面信息,进行反复比较推敲,然后形成自己的意见。编辑应该有思想,有见解,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我知道,这是赵老所以能在编辑行当中出类拔萃的经验之谈。他所策划组织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等丛书,都是这些精神的外化。
  这天的谈话,促使我们后来就选题问题作了一次广泛的社会调查。在调查中,发觉市场上需要一种价廉物美的普及性的文化知识类丛书。借鉴赵老当年在“良友”编辑《一角丛书》的经验,我们确定组织一套内容更加广泛的《五角丛书》。由于它继承并发扬了《一角丛书》质优、价廉、雅俗共赏的特色,读者争相购阅,一时形成了一股“五角丛书热”。头5 年共出版了12 辑120种,发行量高达4000万册,每本平均33万册,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全国优秀青少年读物奖”等多种奖劢。
  此后每年春节,直到他1997年春逝世,我都要去拜访赵老,聆听他的教诲。1988年春节,他送我一本新著,题为“书比人长寿”。我感到,这个书名太有意义了。它一方面表明书的价值在于拥有思想文化价值,能够长命地“活”下去,流传下去;另一方面,又示意以书为业的出版工作者,要着力编辑高质量的长命书,尽量减少那种昙花一现的,乃至“出生之日即是死亡之时”的短命平庸书。“书比人长寿”,可以说凝聚着家璧先生一生编书的体验。随后在一次出版精品战略研讨会上,不少同志对精品图书的含义,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作了叙述,我说,这些叙述都有一定道理,不过,我则愿意引用赵家璧先生“书比人长寿”的说法,精品图书应该是富有长久生命力的图书。人们称善。
  赵老逝世后,在他的遗体告别式上,我与丁景唐、郝铭鉴、左泥等同志献了一副挽联,作为一瓣心香,敬献在他的灵前,上联是:良友丛书文学大系中国画库生在书海扬帆心血传世已成珍璧;下联为:编辑通才出版英俊著译圣手全力为文苑添彩风范照人堪称大家。家璧先生作为出版工作者,早已成为大“家”;他所编的《大系》等图书,则已成为珍“璧”。他编的“书比人长寿”,他的业绩与风范将长留人间。
  赵老逝世12年后,2009年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协会组织评选了“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赵家璧与舒新城、钱君匋、罗竹风等前辈,虽都已经过世,仍榜上有名,人们没有忘记他们。健在的上海出版人中,有巢峰、陈昕,我也忝列其中,我为能与家璧先生“同榜”而庆幸,庆幸在人生之路上结识了他,衷心感谢他对我热情的关爱与引导。
  2020年1月15日
  (作者为上海市出版学会原主席)
其他文献
2002年季秋,经友人引荐,我赴沪拜访了《文汇报》前辈谢蔚明先生,送上了拙著《百美图》。谢老获知我与书画界稔熟,与我谈起了他1950年代在上海文汇报驻京办的往事。谈着谈着,又从抽屉里找出了他最近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我见过的齐白石》一文。我当即拜读了全文。谢老在文中提到了一位常在齐白石身边走动的裱画师傅刘金涛,当时他只有三十来岁,是位大步流星走路的中年裱工。我告诉谢老,我与刘师傅极熟,想把此文带
期刊
24年在文史馆重度青春  我在中华书局退休之后,于1995年12月应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这对我来说,是我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的一个新岗位,也给了我继续学习、继续工作的好机会。因为我多年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履职后馆领导就分配了几项工作给我。一是协助吴小如先生编内刊《诗书画》的文字部分;二是参与审读《世纪》的清样;三是承担了馆员文选《崇文集》初编和续编的责任编辑工作。  这是我本职工作的继续,也是向
期刊
北京检察机构从合署办公到初具规模  我于1953年下半年从中贸部进出口总公司调回政法口担任北京市检察署常务副检察长。  旧中国没有检察院这一机构,只在法院内部设有检察官。新中国成立之初检察机构很不健全,基本是挂个牌子,实际工作大都由公安局代办。  北京市检察署从筹建开始,就与公安局合署办公,地点在前门内路东老警察局院内,占了老式两层楼十来间房子。当时只有二十来人,设有检察科、起诉科、办公室。每科只
期刊
国务院在2018年国家机关体制改革中首次设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随后陆续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序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工作。7月,国务院又公布了《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各地确保悬挂工作落实到位,彰显党和国家赋予军人家庭的榮誉。与此同时,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信息采集工作全面铺开,为落实悬挂“光荣牌”任务作准备打基础。  作为一名曾在空军部队服役6年
期刊
笔者今年84岁了,虽然耳不聪眼不明、走路带拐,但脑子还可以,每天读书看几个小时,还能动笔,不时有“豆腐干”见诸报端杂志。最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件我亲身经历的往事,现在回忆起来,既惊险,又有趣。  那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访华,按双方协定:访华最后一站去福建会见叶飞上将,然后就在福州回国。  叶飞上将是我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一位华侨将军,他不仅在国内战功赫赫,而且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期刊
据1952年进平明出版社做编辑的吴钧陶回忆,到该社1955年底公私合营为止,以巴金为总编辑的平明出版社聘请了十多个人任编辑。其实,平明出版社还有过一个社外编辑,其人叫沈仲九,受聘于1953、1954年。1955年沈仲九没有续任,这大概是因为当年2月他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缘故吧。  沈仲九,浙江绍兴人,1887年生,长巴金17岁,与巴金的关系可谓亦师亦友。他少时师从徐锡麟,入光复会,在新文化
期刊
偶然在欧阳文彬老师的档案袋中,发现一份材料,是我父亲丁景唐于1987年8月31日写的《同行专家鉴定意见》,为她评定编审职称。我觉得写得比较客观、真实、全面。  身世神秘  第一次看到欧阳文彬这个名字感到很奇怪,人家都是三个字,她怎么是四个字啊,问了我父亲,才知道她是复姓,欧阳是姓,文彬是名。  欧阳文彬和我父亲同岁,生于1920年 ,属猴。曾用名黄碧、不俞、金晶等。1937年毕业于南京第一中学,后
期刊
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占领上海不到一个月的日本人,马上把上海市更名为“大道市”,“市政府”设在浦东东昌路的王家大院,并扶持曾留学日本的台湾人苏锡文为“市长”。  由于苏锡文在上海毫无根基,又不善管理,只会迎来送往,上海市民都称其为“大盗市政府”。1938年4月28日,日伪政权把大道政府更名为“督办上海市政公署”,市长苏锡文改任为上海市政督办。  日本昭和十三年(1938年
期刊
一段兒时的记忆  我出生在解放后的新中国,从小在阿婆(外祖母)岑德静家长大。童年时,我知道母亲的爷爷康有为是历史名人,家里有些陈旧而又珍贵的东西与其有关,仅此而已。记得上世纪50年代,母亲在虹口区的一条老式里弄里有个小阁楼间,曾带我去过几次。用上海方言发音,那地方叫“同和里”,我根据谐音称其为“狐狸洞”,觉得我的编造很贴切,因为我讨厌去那个脏兮兮的小房间。在我朦胧的记忆里,房间很小,屋里满满地堆放
期刊
我志愿“一手捏笔,一手握枪”  1966年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因“文革”原因到1967年才进行分配。分配方案中有一个名额是去人民解放军部队,这是我长期梦寐以求的志愿。  8岁时,首次见到解放我家乡的战士,成排站在院子里,纪律严明,我就很羡慕。解放军英勇战斗的故事和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始终伴随我成长,至今依然喜欢。叔叔卢世立是解放军也是志愿军,牺牲在朝鲜。“文革”期间,穿绿军装成为时尚。我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