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受教育情况整体偏低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etec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组织了主题为“走进工厂农村,体验主题生活”的调研活动,奔赴广东、浙江的6家企业,了解企业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调研显示,截至2012年9月,广东东莞签订了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总数为348.2万人。浙江宁海2011年外来就业人口为17.62万人,其中外省市人口16.22万人,所占比重92%。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背景评价包括社会影响和声誉;输入评价包括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投入;过程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学生听课、教师备课等;输出评价包括毕业生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践证明,CIPP评价模型运用到人才培养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办学能力和质量,同时有利于扩大学校办学的影响力。  关键词 CIP
摘 要 国家法治建设、市场经济建设等都需要大量法学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模式单一、“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和考试考评手段单一等问题,需要通过科学设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师资共建机制、全面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和多样化考试考评制度等策略予以解决。  关键词 民办院校;应用型;
摘 要 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历史图景,借助历史文献,结合标志性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事件,考察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70年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变迁经历了雏形初现、孕育萌芽,十年动乱、遭遇重创与停滞,百废俱兴、重建工作的部署与展开,跨越世纪之交的调整与转型,注重内涵建设、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抓手的深刻变革5个发展阶段。知往鉴今,有助于完善我国
摘 要 对“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相关目标的情况、国家层面职业教育政策的基本走向进行分析,发现规划目标基本实现,政策引导持续加强。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也面临一些主要挑战,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下降、职普结构不能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经费投入仍然不足。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指标;政策变化  中图分类号 G719
摘 要 民族职业教育在彰显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技术与文化、承续民族精神方面担当着重要职责,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对推进民族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围绕在民族特色新专业开发、民族文化课程开设、民族教育基地建设、民族项目研究、校园民族文化环境打造、民族文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点建设,形成了典型的民族性办学特色,并对今后推动民族职业教育加
1.2 开展机构的调整和评估  每一个TVET机构都不是存在于真空中,而是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环境背景下。因此,熟练地掌握与TVET机构有关的规定和政策至关重要。从全球到国家,再到州和地方层级的政策都会影响计划的执行和资金供应。认识到就业需求和学生抱负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掌握国家各部门立法的知识点(比如环境法禁止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战略议程(绿色发展战略,或截至2030年培养技能劳动力的既定目
摘 要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是一个全纳性的资格体系,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资格类型及标准是其三大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该领域的八种资格类型依据资格自身的标准差异和职业教育的体系构成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职业教育准备、基础、提高及专业阶段。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中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各阶段资格标准体现出来的对学习结果的规范化表述、资格等级的阶梯式划分、部门资格之间的等值和融通、基础技能的贯通始终、能力要求的职业指向性以
摘 要 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高职校园文化发展体现出职业特色、区域特色、发展特色和引导特色。高职院校应当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职院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高度重视,注重学生职业精神和专业思维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使学校成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传承者、创新者,同时寻求校园文化与家庭文化的互动契合,形成合力效应。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路径;文
摘 要 职业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浪潮涌动,职业学校的发展理应顺应国际化的诉求,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及路径。要以提供职业学校发展的国内环境为土壤,以增强自身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国际竞争力为根本,以借鉴国内外职业学校国际化办学的经验为参照来打造职业学校国际化发展的升级版。2016年11月2日至3日,第二届现代职业教育西湖论坛(VETXH 2016)暨中德职业学校校长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职
摘 要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华东六省一市为样本,采集面板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对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与华东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即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从长远看也会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通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