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里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书面测试时,诸如公共汽车上,你愿意为没座位的老人让座吗?公共场所有个水龙头在流水,你会去关吗?捡到了钱包你会主动交还给失主吗?……这些问题,只要是读得懂题意的人都能得满分。但现实情况却并不如此乐观——能讲不能做,言行不一致,这是目前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通病。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五花八门的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我们的学生。这种“教育”比起学校教育来更形象、更直观,也更具吸引力。其中自然也不乏负面的“教育”。当前不少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信仰危机、人情淡薄等问题,正是这种负面影响的体现。毋庸置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已日益显现,原先那种“轰轰烈烈搞突击活动多,大会小会作口头动员多,联系生活抓落实少”的德育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与五光十色的现实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难怪很多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道德人格的双重性,这能怪学生吗?
热热闹闹谈德育,扎扎实实抓智育,这是很多学校的现状。什么时候德育工作也能像抓智育那样扎扎实实了,德育之成效也必将充分地显示出来。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精讲多练”。要求教师讲得少些、精炼些,让学生“练”得多些、扎实些。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一年中常常在外面讲学,但他的语文教学质量之高是被同行所公认的。这成绩不也是在魏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学出来、练出来的吗?魏老师本领再大,也无法一边在外讲学一边为自己的学生讲课呀。高水平的老师重视学生的“练”,就连那些课堂教学稍差的老师也会用一下“题海战术”的“法宝”,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实战能力”。可见,在教学领域,老师水平的高低不是体现在课上讲多讲少,而是体现在能否通过老师的讲引导学生科学地练。能够让学生练得恰到好处,练得兴趣盎然,那这位老师一定是高水平的。
课堂教学是如此,育德也—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如何,同样不取决于老师给学生讲道理的多少,而取决于在德育的过程中老师是否引导学生进行了科学的“练”!
当然,与课堂教学相比,“德育”中的“练”更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德育的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高生活的过程。
生活的道理本身就隐含在生活之中,一个清洁工虽然不一定知道环境保护问题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但却不会轻易地把一个塑料袋丢在刚扫过的地面上,为什么?因为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他就在接受着保护环境的教育。一个老农民虽然从未上过学,更没有读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他却比能把这两句诗背得滚瓜烂熟的儿孙们更懂得珍惜粮食,为什么?因为在种田的过程中,他已经真切地体验到了这个道理,而他的儿孙们正因为缺少了那种切身的体验,所以无法真正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中国有句古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感受。事实上,也只有这种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的道理,才算得上是我们真正懂得的道理。也只有这样的道理,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行动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过,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天下最经济的事无过于这种亲知之取得。这种亲知只有通过做才能得到,所以他又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可见,“做”在教育工作中何等重要。
作为德育工作者,在育德的过程中,应自始至终把“做”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要少说空话,即“少讲”;要引导学生多体验和多实践,即“多做”。相信有一天,如果我们在育德的过程中,也能像课堂教学坚持“精讲多练”那样,坚持“少讲多做”的原则,不断为学生创设体验和实践的机会,把本来老师要灌输给学生的“大道理”变成了学生自己在“知”和“做”中悟出的道理,那么我们的德育就有可能真正落实到学生的亲身实践中、融汇进学生主体人格的成长中,从而真正使学校德育之成效彰显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青龙小学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五花八门的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我们的学生。这种“教育”比起学校教育来更形象、更直观,也更具吸引力。其中自然也不乏负面的“教育”。当前不少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信仰危机、人情淡薄等问题,正是这种负面影响的体现。毋庸置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已日益显现,原先那种“轰轰烈烈搞突击活动多,大会小会作口头动员多,联系生活抓落实少”的德育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与五光十色的现实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难怪很多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道德人格的双重性,这能怪学生吗?
热热闹闹谈德育,扎扎实实抓智育,这是很多学校的现状。什么时候德育工作也能像抓智育那样扎扎实实了,德育之成效也必将充分地显示出来。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精讲多练”。要求教师讲得少些、精炼些,让学生“练”得多些、扎实些。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一年中常常在外面讲学,但他的语文教学质量之高是被同行所公认的。这成绩不也是在魏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学出来、练出来的吗?魏老师本领再大,也无法一边在外讲学一边为自己的学生讲课呀。高水平的老师重视学生的“练”,就连那些课堂教学稍差的老师也会用一下“题海战术”的“法宝”,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实战能力”。可见,在教学领域,老师水平的高低不是体现在课上讲多讲少,而是体现在能否通过老师的讲引导学生科学地练。能够让学生练得恰到好处,练得兴趣盎然,那这位老师一定是高水平的。
课堂教学是如此,育德也—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如何,同样不取决于老师给学生讲道理的多少,而取决于在德育的过程中老师是否引导学生进行了科学的“练”!
当然,与课堂教学相比,“德育”中的“练”更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德育的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高生活的过程。
生活的道理本身就隐含在生活之中,一个清洁工虽然不一定知道环境保护问题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但却不会轻易地把一个塑料袋丢在刚扫过的地面上,为什么?因为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他就在接受着保护环境的教育。一个老农民虽然从未上过学,更没有读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他却比能把这两句诗背得滚瓜烂熟的儿孙们更懂得珍惜粮食,为什么?因为在种田的过程中,他已经真切地体验到了这个道理,而他的儿孙们正因为缺少了那种切身的体验,所以无法真正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中国有句古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感受。事实上,也只有这种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的道理,才算得上是我们真正懂得的道理。也只有这样的道理,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行动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过,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天下最经济的事无过于这种亲知之取得。这种亲知只有通过做才能得到,所以他又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可见,“做”在教育工作中何等重要。
作为德育工作者,在育德的过程中,应自始至终把“做”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要少说空话,即“少讲”;要引导学生多体验和多实践,即“多做”。相信有一天,如果我们在育德的过程中,也能像课堂教学坚持“精讲多练”那样,坚持“少讲多做”的原则,不断为学生创设体验和实践的机会,把本来老师要灌输给学生的“大道理”变成了学生自己在“知”和“做”中悟出的道理,那么我们的德育就有可能真正落实到学生的亲身实践中、融汇进学生主体人格的成长中,从而真正使学校德育之成效彰显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青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