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哭灵人
黄柏村毕竟是古村。古村总有很多特异的事。哭灵人就是其中之一。
黄柏利的老人过世了,儿孙要在灵前哭。哭得越敞亮,越悲壮,越能证明这一家子是孝子贤孙。这也是过世的老人最后的面子,是人生最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绝对马虎不得。
哭灵可是一件技术活,不是随随便便的哭就可以了,需要有一个领哭的,也就是哭灵人。乡村的老人去世后,会停放三天,给各地赶来的亲戚足够观瞻最后一眼的机会,哭灵人需要用哭带动情绪,让亲戚们感到死者的离去确实是悲愁无限的事,忍不住掉几滴眼泪。不一样的亲戚进门有不一样的规矩。比如外嫁的女儿赶丧来了,因为是死者的亲生女儿,哭灵人必须到门外迎接,两人一起哭到停放遗体的大厅,儿媳们也得配合大声哭着。如果是远房的亲戚,可以自己进来,在灵前拜上几拜,或者鞠个躬。哭灵人可不必带哭,儿媳们也不必流泪。最隆重的哭是在抬棺送去世的老人“上山”的时候了,哭灵人必须调动最悲的情绪,带动老人的后人们一路哭送。抬棺路上休息几趟,哪次该哭,哪次该休息都得把握得清清楚楚。
黄柏村的哭灵人,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的真实名字,她的一般称呼是“哭婆”。每当黄柏村有老人去世后,哭婆就被邀请。她穿麻衣戴白帽,拄一根毛竹做的哭丧棒,以示悲不可支。每个哭灵人都有自己的哭灵语言,哭婆的哭音里透出浓重的哀痛,和人世的虚渺感,哭的内容仔细听会发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老人走了独遗下亲人的巨大悲痛。另一方面是,走了的老人,一生辛劳,养儿养女的不易。每一次哭灵她都俯首,哈腰,声泪俱下,让每个在场的人听了都心酸不已。
哭婆原本就是黄柏村人,她是独女,出生时,半张脸上留下了褐色的胎记。也因这胎记,她一辈子都没能嫁出去。父母“老”后,她独住在一座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里。曾有一个游方道士告诉黄柏村人,哭婆长的是一张阴阳脸,注定要做阳间与阴间之间的引路人。也许就从这时开始,她成了黄柏村的专业哭灵人。哭婆没有什么收入,生活主要靠村民的平时救济和哭灵的报酬。
哭灵人是带领老人走阳间最后一段路的人,不能不尊重,丧事的酒席是坐首座的。村东李家的二小子在一次丧事上用录音机把哭婆的哭声录下来后在众村民面前挨了父亲的狠打,并保证把录音毁掉,因为往重说这可是亵渎。不过在平日里,很多人都远远避着哭婆,仿佛她身上带着某种不祥的符号。所以她一贯是独来独往的。
随着岁月的脚步,哭婆的哭声越来越少听到。哭婆年纪大了,一场长达三天的哭灵是吃不消的,人们都这么说着。
终于有一天,哭婆“老了”。因为没有后人,乡人们集体为她做了丧事。但不知为什么在哭婆的灵前大家都哭不出来。送哭婆“上山”时,李二小子拿的录音机里突然传出了哭婆的哭声,没有人责怪他,因为那哭音激起了所有人人世漂浮愁苦的共鸣。那天很多人都哭得一塌糊涂,把哭婆留在黄柏村的眼泪都还给了她。
剃头匠
黄柏村里常来走南闯北的手艺人,里面有理发的、打铁的、修补瓷碗的。他们与黄柏村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少了他们,乡村就少了很多便利。
被黄柏村人称为剃头匠的理发手艺人显得很重要。孩子出生后,得有人剃胎毛;妇女们头发长了,总得剪一剪;男人和孩子的头发一年里总要理几次;老人也有刮刮胡子之类的活。所以,剃头匠在乡村是必不可少的。
常来黄柏村的剃头匠人称黄师傅,年近六十岁,干黄枯瘦的模样。他在很多乡村里游走,一般隔个把月来黄柏村。住的时日不定,视理发人数、手艺要求的精细程度定。
到了黄柏村,他会找一户有空房且人缘好的农户家住下来。要空房是因为要摆他的摊位。实际上,他的摆设也就是个有点漏水的脸盆,几块旧毛巾,一块围脖子的灰布。还有一个装着理发用具的小木箱,里面有几把大小不一的剪刀,刮胡刀。他要求房东人缘好是怕影响生意,村里人的关系有时也很复杂。走南闯北的。他不可能不知道。
所住的农户,负担他的食宿,他不用付钱,但农户一家的理发是免费的。
黄师傅作为剃头匠在乡村受人尊重。这毕竟是一门手艺活,有别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不必受风吹雨淋的苦。何况他的手艺很好,剪一个普通的寸头,讲究什么扶、掏、拂、剪、刮、划……井然有序。他能让顾客舒服得直叫好,也让一旁的观众看得出神。
黄师傅要走的时候,会有人杀了家里下蛋的母鸡,备了黄酒请他回家。再请上村里的几个长老凑上一桌。在饭桌上主客会彼此问候,聊聊本村或附近乡村的事。远近十里八乡村民的头发都归黄师傅理,他常在各个村落走动,找个人,问个事,甚或寄个东西,黄师傅都是信赖的人选。
堂哥没考上高中,身子骨孱弱又干不了农活,整日闲在家里。伯父请到黄师傅,求他收堂哥做徒弟。黄师傅只说了一句,孩子能吃苦就成。但堂哥学了不到三个月就跑回来,说是日子过得太清苦受不了,黄师傅的手艺又太讲究、活太细不好学。伯父骂了堂哥一顿,拗不过他也就罢了。
时代跑得很快。黄柏村的大街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开了一家理发店。理发师傅是个年轻的外地小伙。村里人理发都爱往那里跑了。那里理发方便,而且总能剪出新潮的发型。青年剪个对半分,女人拉个刘海,小孩可以理个板寸……黄师傅再来时,他的主顾就剩老人了。后来他就不再来了。
日子长了,村民们却怀念起黄师傅。说还是他的功底深,头剃得好,活儿做得细,而且收费便宜。他们在理发店里理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而且也无法体味理发过程的那股舒服劲。
村民们想起堂哥曾跟黄师傅学过一段时间的手艺,想让堂哥理发。但这时堂哥已经不在村里了,他在城里开了一家理发店,店名叫“老手艺理发店”,每日顾客盈门,生意兴旺,忙得没时间回来。
至于黄师傅,黄柏村人现在才发现,还不知道他固定的家在何处,是否还健在?虽然不来了,但仍有人不时提起他。
只是,黄师傅之后再没有乡村剃头匠了,这点不禁让人感怀!
不该早逝的人
我很小的时候一度非常崇拜四叔公,因为他的口中总是有很多故事。四叔公的身边也因此围绕了很多孩童来听他讲故事。四叔公让人崇拜的地方在于他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我们乡村里,乡村的一草一木在他那里都是故事,那爬满苔痕的古廊桥,那坍塌的颓墙,那被人们垫在积水中的旧石板……故事里有一个个文人的身影,故事里有孝顺的儿女,故事里有贫寒儿郎进士及第的喜悦……讲到高兴时,四叔公甚至会背起一段段我们听不懂但却觉得韵律铿锵的诗句。
等我稍大点年纪时,尽管还没听够四叔公的故事,却已经知道该回避四叔公了。因为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四叔公是很多成年人取笑的对象。尽管四叔公有了让人尊敬的年龄,却没有让人尊敬起来的理由。人们笑他一辈子只记得这些不着边际的故事了。庄稼人的本业——田地他没有种好,他的田里长满了野草;祖宗传宗接代的遗训也没完成,他独身了一辈子。虽然我很喜欢四叔公的故事,但是少年敏感的心让我远离他,按照父辈的说法,孩童时不懂事也就罢了,长到“懂事”的年龄就不能再让一个“破人”给带坏了。
我曾在乡村的很多场合,看到人们在嘲笑四叔公。“四爷,你那些故事还没忘呐,这能顶粮吃吗?”“四叔,用故事把你那水田里的水草拔了吧。”……当我在课文上读到《孔乙己》时,我也读到了四叔公的孤独。他是乡村人百无聊赖时的嘲笑对象。很多年后,我依然记得四叔公远去的身影后是人们欢快的嬉笑声。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故乡突然多了一个文化古镇的名片。梳理出的古籍弹去尘灰后发现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四方交汇的古驿站,一个个文化名人的身影曾在这里驻留过;拔去荒藤、洗去尘土的石壁上发现了刀斧刻痕的古诗句;残缺破碎的史册上留下了不少断断续续的记载。为了开发,所有相关的资源都被政府调动起来去解读这段历史。人们想起了四叔公,听过他故事、诗句的人零散地回忆起来,居然发现他的故事和古籍上几乎一致。那些生动的故事也能在现实中找到一一对应的佐证。很多人感到震惊,也感到可惜,因为四叔公已经去世了。
如今,故乡重修的古廊桥、栈道等地的石碑上刻满了一个个故事,古籍太多破损,刻上的那些故事是从四叔公那里听来的,但是人们的回忆并不完整。石壁上的古字依托四叔公的诗句和故事人们猜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打出了悬赏公告至今却依然无人知晓。
陪我参观这些文化标志的工作人员一路上不停地说,太遗憾了,太遗憾了,他不该早逝的。他说的是四叔公。可是,他们都仿佛忘了,四叔公是在90岁高龄时无疾而终的!
黄柏村毕竟是古村。古村总有很多特异的事。哭灵人就是其中之一。
黄柏利的老人过世了,儿孙要在灵前哭。哭得越敞亮,越悲壮,越能证明这一家子是孝子贤孙。这也是过世的老人最后的面子,是人生最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绝对马虎不得。
哭灵可是一件技术活,不是随随便便的哭就可以了,需要有一个领哭的,也就是哭灵人。乡村的老人去世后,会停放三天,给各地赶来的亲戚足够观瞻最后一眼的机会,哭灵人需要用哭带动情绪,让亲戚们感到死者的离去确实是悲愁无限的事,忍不住掉几滴眼泪。不一样的亲戚进门有不一样的规矩。比如外嫁的女儿赶丧来了,因为是死者的亲生女儿,哭灵人必须到门外迎接,两人一起哭到停放遗体的大厅,儿媳们也得配合大声哭着。如果是远房的亲戚,可以自己进来,在灵前拜上几拜,或者鞠个躬。哭灵人可不必带哭,儿媳们也不必流泪。最隆重的哭是在抬棺送去世的老人“上山”的时候了,哭灵人必须调动最悲的情绪,带动老人的后人们一路哭送。抬棺路上休息几趟,哪次该哭,哪次该休息都得把握得清清楚楚。
黄柏村的哭灵人,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的真实名字,她的一般称呼是“哭婆”。每当黄柏村有老人去世后,哭婆就被邀请。她穿麻衣戴白帽,拄一根毛竹做的哭丧棒,以示悲不可支。每个哭灵人都有自己的哭灵语言,哭婆的哭音里透出浓重的哀痛,和人世的虚渺感,哭的内容仔细听会发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老人走了独遗下亲人的巨大悲痛。另一方面是,走了的老人,一生辛劳,养儿养女的不易。每一次哭灵她都俯首,哈腰,声泪俱下,让每个在场的人听了都心酸不已。
哭婆原本就是黄柏村人,她是独女,出生时,半张脸上留下了褐色的胎记。也因这胎记,她一辈子都没能嫁出去。父母“老”后,她独住在一座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里。曾有一个游方道士告诉黄柏村人,哭婆长的是一张阴阳脸,注定要做阳间与阴间之间的引路人。也许就从这时开始,她成了黄柏村的专业哭灵人。哭婆没有什么收入,生活主要靠村民的平时救济和哭灵的报酬。
哭灵人是带领老人走阳间最后一段路的人,不能不尊重,丧事的酒席是坐首座的。村东李家的二小子在一次丧事上用录音机把哭婆的哭声录下来后在众村民面前挨了父亲的狠打,并保证把录音毁掉,因为往重说这可是亵渎。不过在平日里,很多人都远远避着哭婆,仿佛她身上带着某种不祥的符号。所以她一贯是独来独往的。
随着岁月的脚步,哭婆的哭声越来越少听到。哭婆年纪大了,一场长达三天的哭灵是吃不消的,人们都这么说着。
终于有一天,哭婆“老了”。因为没有后人,乡人们集体为她做了丧事。但不知为什么在哭婆的灵前大家都哭不出来。送哭婆“上山”时,李二小子拿的录音机里突然传出了哭婆的哭声,没有人责怪他,因为那哭音激起了所有人人世漂浮愁苦的共鸣。那天很多人都哭得一塌糊涂,把哭婆留在黄柏村的眼泪都还给了她。
剃头匠
黄柏村里常来走南闯北的手艺人,里面有理发的、打铁的、修补瓷碗的。他们与黄柏村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少了他们,乡村就少了很多便利。
被黄柏村人称为剃头匠的理发手艺人显得很重要。孩子出生后,得有人剃胎毛;妇女们头发长了,总得剪一剪;男人和孩子的头发一年里总要理几次;老人也有刮刮胡子之类的活。所以,剃头匠在乡村是必不可少的。
常来黄柏村的剃头匠人称黄师傅,年近六十岁,干黄枯瘦的模样。他在很多乡村里游走,一般隔个把月来黄柏村。住的时日不定,视理发人数、手艺要求的精细程度定。
到了黄柏村,他会找一户有空房且人缘好的农户家住下来。要空房是因为要摆他的摊位。实际上,他的摆设也就是个有点漏水的脸盆,几块旧毛巾,一块围脖子的灰布。还有一个装着理发用具的小木箱,里面有几把大小不一的剪刀,刮胡刀。他要求房东人缘好是怕影响生意,村里人的关系有时也很复杂。走南闯北的。他不可能不知道。
所住的农户,负担他的食宿,他不用付钱,但农户一家的理发是免费的。
黄师傅作为剃头匠在乡村受人尊重。这毕竟是一门手艺活,有别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不必受风吹雨淋的苦。何况他的手艺很好,剪一个普通的寸头,讲究什么扶、掏、拂、剪、刮、划……井然有序。他能让顾客舒服得直叫好,也让一旁的观众看得出神。
黄师傅要走的时候,会有人杀了家里下蛋的母鸡,备了黄酒请他回家。再请上村里的几个长老凑上一桌。在饭桌上主客会彼此问候,聊聊本村或附近乡村的事。远近十里八乡村民的头发都归黄师傅理,他常在各个村落走动,找个人,问个事,甚或寄个东西,黄师傅都是信赖的人选。
堂哥没考上高中,身子骨孱弱又干不了农活,整日闲在家里。伯父请到黄师傅,求他收堂哥做徒弟。黄师傅只说了一句,孩子能吃苦就成。但堂哥学了不到三个月就跑回来,说是日子过得太清苦受不了,黄师傅的手艺又太讲究、活太细不好学。伯父骂了堂哥一顿,拗不过他也就罢了。
时代跑得很快。黄柏村的大街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开了一家理发店。理发师傅是个年轻的外地小伙。村里人理发都爱往那里跑了。那里理发方便,而且总能剪出新潮的发型。青年剪个对半分,女人拉个刘海,小孩可以理个板寸……黄师傅再来时,他的主顾就剩老人了。后来他就不再来了。
日子长了,村民们却怀念起黄师傅。说还是他的功底深,头剃得好,活儿做得细,而且收费便宜。他们在理发店里理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而且也无法体味理发过程的那股舒服劲。
村民们想起堂哥曾跟黄师傅学过一段时间的手艺,想让堂哥理发。但这时堂哥已经不在村里了,他在城里开了一家理发店,店名叫“老手艺理发店”,每日顾客盈门,生意兴旺,忙得没时间回来。
至于黄师傅,黄柏村人现在才发现,还不知道他固定的家在何处,是否还健在?虽然不来了,但仍有人不时提起他。
只是,黄师傅之后再没有乡村剃头匠了,这点不禁让人感怀!
不该早逝的人
我很小的时候一度非常崇拜四叔公,因为他的口中总是有很多故事。四叔公的身边也因此围绕了很多孩童来听他讲故事。四叔公让人崇拜的地方在于他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我们乡村里,乡村的一草一木在他那里都是故事,那爬满苔痕的古廊桥,那坍塌的颓墙,那被人们垫在积水中的旧石板……故事里有一个个文人的身影,故事里有孝顺的儿女,故事里有贫寒儿郎进士及第的喜悦……讲到高兴时,四叔公甚至会背起一段段我们听不懂但却觉得韵律铿锵的诗句。
等我稍大点年纪时,尽管还没听够四叔公的故事,却已经知道该回避四叔公了。因为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四叔公是很多成年人取笑的对象。尽管四叔公有了让人尊敬的年龄,却没有让人尊敬起来的理由。人们笑他一辈子只记得这些不着边际的故事了。庄稼人的本业——田地他没有种好,他的田里长满了野草;祖宗传宗接代的遗训也没完成,他独身了一辈子。虽然我很喜欢四叔公的故事,但是少年敏感的心让我远离他,按照父辈的说法,孩童时不懂事也就罢了,长到“懂事”的年龄就不能再让一个“破人”给带坏了。
我曾在乡村的很多场合,看到人们在嘲笑四叔公。“四爷,你那些故事还没忘呐,这能顶粮吃吗?”“四叔,用故事把你那水田里的水草拔了吧。”……当我在课文上读到《孔乙己》时,我也读到了四叔公的孤独。他是乡村人百无聊赖时的嘲笑对象。很多年后,我依然记得四叔公远去的身影后是人们欢快的嬉笑声。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故乡突然多了一个文化古镇的名片。梳理出的古籍弹去尘灰后发现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四方交汇的古驿站,一个个文化名人的身影曾在这里驻留过;拔去荒藤、洗去尘土的石壁上发现了刀斧刻痕的古诗句;残缺破碎的史册上留下了不少断断续续的记载。为了开发,所有相关的资源都被政府调动起来去解读这段历史。人们想起了四叔公,听过他故事、诗句的人零散地回忆起来,居然发现他的故事和古籍上几乎一致。那些生动的故事也能在现实中找到一一对应的佐证。很多人感到震惊,也感到可惜,因为四叔公已经去世了。
如今,故乡重修的古廊桥、栈道等地的石碑上刻满了一个个故事,古籍太多破损,刻上的那些故事是从四叔公那里听来的,但是人们的回忆并不完整。石壁上的古字依托四叔公的诗句和故事人们猜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打出了悬赏公告至今却依然无人知晓。
陪我参观这些文化标志的工作人员一路上不停地说,太遗憾了,太遗憾了,他不该早逝的。他说的是四叔公。可是,他们都仿佛忘了,四叔公是在90岁高龄时无疾而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