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闻事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恰当的角色定位可以促进新闻事业的积极发展、引导社会的舆论导向。新闻记者要在日常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拒绝利益诱惑、实事求是进行新闻采编工作,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中不忘初衷。位于新闻事业一线的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往往会受到一些利益诱惑,在诱惑面前想要坚守本色,不做不实报道就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定位;采访权;
与新闻事业有关的从业人员在大众传播学中被称为“守门人”,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守门人在进行新闻信息筛选时会根据公司规定和个人意见做出决定,同时对一篇稿件从纂写到面市的全过程进行设计、对稿件的整個思维设定(褒贬、抑扬)做出决策。综上所述,新闻事业的从业人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我们要对新闻从业人员出现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保证新闻事业的有序发展。
一、新闻记者常会出现的角色误区
人们在生活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如,一个女士对孩子来说是妈妈、对丈夫来说是妻子、对父母来说是孩子。人们在不同的角色间进行转换,转换的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被称为角色冲突。新闻记者的特殊工作性质导致在工作中常常处在角色冲突上,新闻记者要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基本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不能逾越自己的职责,要调整好自己的身份言行,恪尽职守。
1、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中会出现一些超越职责的行为方式,这种现象就是记者忘记了自己的基本职责,把自己的角色设定为当事人,对新闻事件进行干涉,介入事件的发展。对自己和代表媒体的态度产生影响,变相的对事件进行了道德审判。近几年新闻媒体揭露了很多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的社会现象,使新闻舆论监督走向了人们视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社会常见的司法腐败、更好的进行法律监督、促进我国的司法公正。新闻监督虽然为司法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利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被滥用、腐化的危险,这样的新闻媒体会左右法官的司法审判,可能会造成误判等不良后果。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将司法的阴暗面无限扩大,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实报道,损害司法机关在人们心中的公正形象,甚至让人们对法律权威产生怀疑,阻碍我国司法事业的发展。媒体中存在的“越位”现象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有些新闻记者在信息收集过程中长年累月的对社会中的同一种现象进行调查,虽然有利于记者对这种现象的了解,但容易让记者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使其对同种现象中的不同情况失去判断力,采集到的信息变得片面。采访工作中的角色的混淆被称为新闻事业的“错位”,在采访工作中要加强日常管理,定期对同一信息的采集记者进行调动,帮助记者肩负起新闻事业的使命,记者要明确角色定位,不能与采访对象混为一谈,在工作中牢记自己采访者的角色。
3、新闻记者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记者的角色定位如果发生偏差,就会出现“越位”“错位”的现象,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加入感情色彩,会使报道失去公正性,记者加入主观情感去解决问题,不能在公平的立场上进行舆论监督,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导致新闻事业与“法制”背道而驰。
二、从特殊新闻活动中看记者角色定位
1、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国内外新闻的竞争变得激烈,使新闻编写的时效性愈发明显,重大突发性新闻时有出现,记者要利用自身优势,捕捉尚未被发现的情景和情节,对这些情景进行细化总结,准确生动的对重要新闻事件进行梳理编写。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时间往往很短,要对采访内容的编写做到简洁精炼,确定自身的角色定位,确保在遇到重要新闻时做到遇忙不乱。
(1)一些突发性新闻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报道,但不能盲目的追求时效性,记者要想好什么新闻要“抢”,什么新闻要“稳”。在新闻报道中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新闻使用不同的编写方法,要根据社会现状和新闻题材抓住报道时机,使报道合乎时宜。要强化记者的法治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因新闻报道丢掉政治原则,把速度看得高于一切。要对重要新闻采取保密措施:一切涉及国家机密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案件,不得泄密;重大灾情、疫情不能做预报性报道;恐怖主义活动以及暴力事件,不能过分追求细节,制造“轰动效应”,这些做法会对国家和人们的安全产生影响
(2)要加强新闻事件的舆论引导,对新闻报道进行适度的渲染,很多新闻媒体实时撰写报道,字里行间透露着恐惧、绝望。在我国,一些报刊常常通过不健康内容来吸引眼球、刻意的刻画暴力场面、对犯罪行为津津乐道,这些不端正态度,力求制造新闻轰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不能通过悲剧来倡导关爱生命,要在报道中体现出人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无私救助,让更多的人看到昂扬的一面。
2、新闻记者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定位。随着我国互联网和传媒的开放,我国记者有了揭露灾难的勇气。西方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反应迅速、事实准确,从不隐藏负面因素,充分的展示人们遭受的灾难细节,纵观普利策历年的获奖作品,灾难新闻存在相当大的比重。
三、记者在新闻到道中的具体做法
1、遵循事实的本来面目。在记者的采访报道过程中会存在威逼利诱的现象,对这种情况的应对方法关系到报道的真实度。如,在矿难报道中,记者真实的进行报道会得罪一些强悍势力,威胁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反之,如果进行不真实报道就会对弱者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不畏强权,保护弱者”是新闻报道的本质,但是在一些灾难报道中真实性带有不同内涵,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显得尤为重要,能否将真实情况反馈到社会群体中的决定在记者的一念之间。
2、人文关怀。在进行灾难报道时要把对生命的敬畏作为灾难报道的第一要义。新闻报道要将“人”作为新闻报道的核心。人文关怀的基本要素是生命的关怀,在灾难过后的报道中,记者站在人的角度上会流露出对肇事者的痛恨和对死者家属的同情,不能言辞犀利的去追问当事人的感受,那些冰冷的新闻素材,不是人们想要看到的。
3、国家形象的维护。国家形象国家在公众舆论的投影,在社会主义发展下,新闻媒体存在着特殊任务,撰写人员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媒体要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多加宣传。尤其是国家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引起国内国外的更多关注,尤其是灾难报道,要通过灾难事件表现出我国政府的善后能力、人民群众的援助之手、监管部门的亲力亲为等都具有很好的宣传角度。
总结:
新闻事业是社会发展的一把利器,代表媒体的报道大多数站在社会“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公正、客观的报道对人们群众来说,是对新闻媒体的最高期望。美国学者说过“在美国,如果新闻界没有做好公众的思想,那么国会的重大立法、国外冒险、外交活动、重大的社会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可见新闻事业对人们的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娜,贾都督. 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的探讨[J]. 西部广播电视,2013,(11):55-56.
[2]梁鑫. 新闻采访权的性质及法律规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3]翁楚楚. 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J]. 艺术科技,2014,27(03):117.
[4]王艺臻. 新闻记者采访权利和义务平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5]戴丽. 新闻采访权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2.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定位;采访权;
与新闻事业有关的从业人员在大众传播学中被称为“守门人”,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守门人在进行新闻信息筛选时会根据公司规定和个人意见做出决定,同时对一篇稿件从纂写到面市的全过程进行设计、对稿件的整個思维设定(褒贬、抑扬)做出决策。综上所述,新闻事业的从业人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我们要对新闻从业人员出现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保证新闻事业的有序发展。
一、新闻记者常会出现的角色误区
人们在生活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如,一个女士对孩子来说是妈妈、对丈夫来说是妻子、对父母来说是孩子。人们在不同的角色间进行转换,转换的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被称为角色冲突。新闻记者的特殊工作性质导致在工作中常常处在角色冲突上,新闻记者要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基本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不能逾越自己的职责,要调整好自己的身份言行,恪尽职守。
1、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中会出现一些超越职责的行为方式,这种现象就是记者忘记了自己的基本职责,把自己的角色设定为当事人,对新闻事件进行干涉,介入事件的发展。对自己和代表媒体的态度产生影响,变相的对事件进行了道德审判。近几年新闻媒体揭露了很多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的社会现象,使新闻舆论监督走向了人们视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社会常见的司法腐败、更好的进行法律监督、促进我国的司法公正。新闻监督虽然为司法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利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被滥用、腐化的危险,这样的新闻媒体会左右法官的司法审判,可能会造成误判等不良后果。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将司法的阴暗面无限扩大,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实报道,损害司法机关在人们心中的公正形象,甚至让人们对法律权威产生怀疑,阻碍我国司法事业的发展。媒体中存在的“越位”现象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有些新闻记者在信息收集过程中长年累月的对社会中的同一种现象进行调查,虽然有利于记者对这种现象的了解,但容易让记者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使其对同种现象中的不同情况失去判断力,采集到的信息变得片面。采访工作中的角色的混淆被称为新闻事业的“错位”,在采访工作中要加强日常管理,定期对同一信息的采集记者进行调动,帮助记者肩负起新闻事业的使命,记者要明确角色定位,不能与采访对象混为一谈,在工作中牢记自己采访者的角色。
3、新闻记者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记者的角色定位如果发生偏差,就会出现“越位”“错位”的现象,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加入感情色彩,会使报道失去公正性,记者加入主观情感去解决问题,不能在公平的立场上进行舆论监督,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导致新闻事业与“法制”背道而驰。
二、从特殊新闻活动中看记者角色定位
1、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国内外新闻的竞争变得激烈,使新闻编写的时效性愈发明显,重大突发性新闻时有出现,记者要利用自身优势,捕捉尚未被发现的情景和情节,对这些情景进行细化总结,准确生动的对重要新闻事件进行梳理编写。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时间往往很短,要对采访内容的编写做到简洁精炼,确定自身的角色定位,确保在遇到重要新闻时做到遇忙不乱。
(1)一些突发性新闻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报道,但不能盲目的追求时效性,记者要想好什么新闻要“抢”,什么新闻要“稳”。在新闻报道中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新闻使用不同的编写方法,要根据社会现状和新闻题材抓住报道时机,使报道合乎时宜。要强化记者的法治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因新闻报道丢掉政治原则,把速度看得高于一切。要对重要新闻采取保密措施:一切涉及国家机密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案件,不得泄密;重大灾情、疫情不能做预报性报道;恐怖主义活动以及暴力事件,不能过分追求细节,制造“轰动效应”,这些做法会对国家和人们的安全产生影响
(2)要加强新闻事件的舆论引导,对新闻报道进行适度的渲染,很多新闻媒体实时撰写报道,字里行间透露着恐惧、绝望。在我国,一些报刊常常通过不健康内容来吸引眼球、刻意的刻画暴力场面、对犯罪行为津津乐道,这些不端正态度,力求制造新闻轰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不能通过悲剧来倡导关爱生命,要在报道中体现出人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无私救助,让更多的人看到昂扬的一面。
2、新闻记者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定位。随着我国互联网和传媒的开放,我国记者有了揭露灾难的勇气。西方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反应迅速、事实准确,从不隐藏负面因素,充分的展示人们遭受的灾难细节,纵观普利策历年的获奖作品,灾难新闻存在相当大的比重。
三、记者在新闻到道中的具体做法
1、遵循事实的本来面目。在记者的采访报道过程中会存在威逼利诱的现象,对这种情况的应对方法关系到报道的真实度。如,在矿难报道中,记者真实的进行报道会得罪一些强悍势力,威胁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反之,如果进行不真实报道就会对弱者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不畏强权,保护弱者”是新闻报道的本质,但是在一些灾难报道中真实性带有不同内涵,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显得尤为重要,能否将真实情况反馈到社会群体中的决定在记者的一念之间。
2、人文关怀。在进行灾难报道时要把对生命的敬畏作为灾难报道的第一要义。新闻报道要将“人”作为新闻报道的核心。人文关怀的基本要素是生命的关怀,在灾难过后的报道中,记者站在人的角度上会流露出对肇事者的痛恨和对死者家属的同情,不能言辞犀利的去追问当事人的感受,那些冰冷的新闻素材,不是人们想要看到的。
3、国家形象的维护。国家形象国家在公众舆论的投影,在社会主义发展下,新闻媒体存在着特殊任务,撰写人员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媒体要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多加宣传。尤其是国家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引起国内国外的更多关注,尤其是灾难报道,要通过灾难事件表现出我国政府的善后能力、人民群众的援助之手、监管部门的亲力亲为等都具有很好的宣传角度。
总结:
新闻事业是社会发展的一把利器,代表媒体的报道大多数站在社会“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公正、客观的报道对人们群众来说,是对新闻媒体的最高期望。美国学者说过“在美国,如果新闻界没有做好公众的思想,那么国会的重大立法、国外冒险、外交活动、重大的社会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可见新闻事业对人们的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娜,贾都督. 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的探讨[J]. 西部广播电视,2013,(11):55-56.
[2]梁鑫. 新闻采访权的性质及法律规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3]翁楚楚. 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J]. 艺术科技,2014,27(03):117.
[4]王艺臻. 新闻记者采访权利和义务平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5]戴丽. 新闻采访权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