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清代政治史论坛”剪影

来源 :清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1000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研究所、《清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首届清治史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等高校、科研单位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旨在开拓清代政治史研究的新课题、新领域与法,探寻新的研究路径.本次会议采取了"线上相结合的形式.
其他文献
随着各类历史数据库建设的进行,近年来对于清代《缙绅录》的开发利用又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康文林研究团队将《清代缙绅录集成》为主体的各种缙绅录录入为量化数据库,并将按时段分批次在香港科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的数据共享平台上免费开放下载使用。
广东在清代政治、军事、经济、学术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此间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学术大家,也有许多风云人物曾驻留广东,或出任官宦,或教书治学,或从事革命活动。这些大家及众多文人、官绅,撰写了丰富的人文资料,因政局变化及其他原因未及付梓,而将底本留存广东,其中大部分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集中收藏。两馆馆藏的稿本总计120种约599册,钞本总计868种约7457册,刻本总计1556种约13457册。
文章从“家”的视角出发,分析灵活就业人员家庭预期效用对参保缴费的影响。文章认为,参保者的风险规避心理、个人生命周期的不可预期、地方相关制度政策的差异、延迟退休后的效用损失是制约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家庭预期效用和影响缴费积极性的内在因素。文章依据这四大内在因素,设计出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激励的3种制度方案,并建立家庭预期效用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发现,参保的风险持续期和风险水平与缴费时间和缴费档次正相关,但现行的制度设计仍有激励性,且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而更加显著。现行的方案一参保的风险持续期长,风险水平高,应及
孔宪培,字养元,号笃斋,系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孙,生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三十五年受赐二品冠服,四十八年袭封衍圣公,五十八年病卒,著有《凝绪堂诗稿》八卷。①在短暂的三十八年间,尤其尚在袭爵衍圣公之前,孔宪培多次受到清廷的赏赉,史载“宪培”之名便得自乾隆三十六年乾隆帝赐定,更见其宠遇殊异。
2019年9月9日至11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纪念郑天挺先生诞辰120周年暨第五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港澳台地区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一百多位学者共襄盛会,大会共收到论文115篇。
文章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和Heck-probit模型,验证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医疗保险可以显著降低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率;城镇医疗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的降低作用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越高,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越低。因此,文章建议在确保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普遍参保的基础上,为流动人口中的灵活就业人群提供更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从而提升保障水平、有效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的转移接
盛宣怀(1844-1916),江苏常州人,是近代洋务实业最重要的实践者之一."盛宣怀档案"是盛宣怀及其家族在长达几十年中有意识地收藏保存的一批私人档案,起至咸丰末年,迄于1940年前后,时间跨度80多年,共近20万件.作为近代私人档案,其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可以说无出其右者.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研究群"有意推进"共同研究班"这种在日本学界尤其是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行之有效的学术交流方式,所主办的第一个共同研究班以孙中山研究为主题,取名"孙文共同研究班",由彭剑教授担任班长."孙文共同研究班"于2019年1月19日举行第一次例会;2021年12月4日举行第三十一次例会,圆满结束.例会采用线下以及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每次讨论一到两篇报告,为报告人进一步完善论文提供思路,补充文献.
期刊
2021年8月28至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第二届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中国地震局、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包括"清代灾害研究百年回顾""跨学科视野下的清代灾荒史""疫情防控与灾异祈禳""社会记忆与灾害文化""清代荒政制度与实践""清代民间赈济与御灾机制"等议题.
期刊
中山大学历史系邱捷教授整理的《杜凤治日记》,是晚清官员杜凤治宦粤14年(1866~1880)、回乡闲居2年(1880~1882)共16年的日记.杜凤治(1814~1883),浙江绍兴人,举人出身,先后在广宁、四会、南海、罗定、佛冈等地任州县官,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杜凤治日记共41本,现存40本(佚第2本).其中第3—5本记任广宁知县事;6—11本记任四会知县事;12—15本记省城候补、潮阳催征及参与乡试帘差等事;16—18本记再任广宁事;19-26本记任南海知县事;27—34本记任罗定知州事;35—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