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获得感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获得感是衡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升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获得感,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知识讲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学校要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强化价值引领、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做到以学生为本。
  [关键词]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课 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融理论性、针对性、教育性于一体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权威平台,也是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重要渠道。

“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重要使命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首先,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要求。目前,我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其次,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最后,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形势与政策”课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目前,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着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获得感。首先,一些学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存在认知偏差。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多由辅导员来承担具体的教学工作,然而辅导员平时的事务性工作较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其次,教学人员不足且缺乏专业的培训。“形势与政策”课涵盖的知识范围广,又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课程教学要求较高,若不加强相关培训,教师很难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影响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获得感的因素。

提升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获得感需要做到“三个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好政治理论是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也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的前提,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高校还应加强课外实践。只有经过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例如在讲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这个专题的时候,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抗战遗址参观,并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抗战的激烈和残酷,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好地领会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并组织学生讨论,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在进行“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讲解的时候,让学生对家乡旧照片与新照片作对比,并通过故事的讲述,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发展了、强大了,人民才有更美好的生活。国家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个人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前提。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知识讲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不仅要把知识点讲深讲透,更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领的统一。

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高校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规定,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规范性。
  强化价值引领,紧跟主旋律。“形势与政策”课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鈣”,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通过讲深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是人民所想、时代所需的精神支柱。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并抵御各种负面思潮的冲击,有利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对象是学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需求。在注重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的同时,要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做好授课内容调查分析。对于他们关心的问题,我们要讲深、讲透;对于他们迷惑的问题,我们要帮助厘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采用小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目前,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有限,很多高校采取大班授课。大班授课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学生难以真正参与课堂互动,导致其积极性不高。因此,采用小班授课是高校努力的方向,小班教学不仅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深化教学内容。
  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除了考试的形式,要更加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钻研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试的试题应适当增加开放式题型,重点考察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慕课”作为从国际一流大学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授模式和学习模式,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利用“慕课”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开发共享优质课程,从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此外,还可以借鉴“翻转课堂”,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首先观看“形势与政策”课的视频,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课上讨论、互动,从而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内容方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做到常讲常新,通过建立一个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建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资源库,不断扩充相关的案例和视频。“形势与政策”课还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针对每年更新的内容,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培训可以分专题进行,分成国内形势专题组、国际形势专题组、发展成就专题组、社会热点专题组等,组成各专题的讲师团,并适当聘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
  责编/牛牧瑶(见习) 周小梨(见习) 美编/杨玲玲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生产工艺、原料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粘胶丝产生色差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
文章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对如何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做初步探讨。
人类要想跨入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实现科技的生态化转向,然而当前我国现代科技发展仍存在价值观偏离、公众参与不足、科技和生态认识错位等问题。实现科技发展生态化,需要坚持
文章介绍了细号高密聚酯细特丝/改性锦纶丝/棉交织双层织物织造工艺流程,并讨论了织造工艺参数及相关技术措施,使织物不仅能保持棉纤维的舒适性,而且强度大、弹性好、柔软和耐磨。
从诞生之日起,我国航天事业就在走军民融合之路。2012年起,我国积极鼓励军民融合。当前,全球航天技术已迈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必然要进入广泛的商业化应用阶段。随着我国航天产业进入政策密集期,火箭和卫星领域逐步向民营资本放开,中国的商业航天开始破冰起航。  技术人才、资本、政策是横在一般商业火箭公司面前的“三座大山”。火箭公司凭借央企背景,依托航天科工四院成熟的型号产品、完备的配套体系和庞大的人才
【摘要】随着微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传播主体多元化、内容丰富化、方式自主化,所传播的信息一旦失控将导致主流价值观受干扰。为了牢牢把握主流价值观的正确方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利用官方权威发布“以正视听”,坚持打造精品内容实现“去伪存真”,全面构建责任体系做到“防患未然”。  【关键词】“微时代” 主流价值观 把控方向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技术的
在学分制条件下,班级观念淡化、学生个性化突出及教育阵地转移,使原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重大挑战。为了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和有效性,开展好大学生“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