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巧用意象的艺术
中国文学的特点就是意象相生。《诗经》的比兴手法笼罩百代,遂形成章学诚所谓“深于取象”的文学传统。中国文学逐渐积淀成大致相通的意象认同。语文课堂若能建构起相应意象认知,自能高屋建瓴。特别是文学中的母题意象,若能用好,定有举一反三的功效。如“月出皎兮”、“折柳送别”、“夕阳西下”、“譬如朝露”等意象,都已形成固定的意象含义。其他意象如秋蝉、落花、红叶、风雨、牛羊、鸡黍,其含义也都有迹可寻。教学中若能有意识地挖掘其意象体系,在文学历史层面上前后勾连,会很容易帮助学生理解文学源流与内涵,把握作家个性与共性。
七年级课文中,有一“春”系列:朱自清的《春》、林斤澜的《春风》、宗璞的《花的话》,以及古诗《春夜喜雨》、《钱塘湖春行》、《江南春》、《丰乐亭游春》等等。这些篇目,如果一篇篇单独教学,当然也能达成教学目的,但却缺少了文学的系统性,学生无法把握文学灵魂,也不能感受文学之美。
笔者在课前,会拓展如下内容:
老师:同学们,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产业是什么
学生:农业。
老师:下面这些词都和农业有关:布谷鸟、春雨贵如油、农夫望岁、霜降、春节、年、节气。请同学们利用词典,把这些词跟农业联系起来解释。
由此,学生就会对农业立国的传统加深印象。
随后,笔者播放《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古人的作息规律也因农业而确定。
老师:那么,文学是生活的最高艺术形式,怎么可能没有农业痕迹呢你能找到课本中这类农业痕迹吗
学生:春夜喜雨……
老师:喜欢春天,喜爱雨水,这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共同主题,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更有特别含义。关心百姓,爱护民生,由此赞美万物生长的春天,讴歌春风春雨,就成为作家的创作冲动。经过一代代累积,就会形成一个集体印象:春天是乐观向上的象征。因此,写春的文章基本都是快乐的情调。
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相关课文的学习,学生会领悟到,文学就如同一条长河,有烟水迷蒙的源头,有各具情态的浪花,如此代代传承,一直流淌到今天的课堂,而民胞物与、饥溺为怀的情感教育也浸润其中了。因此,学生看待课本,就不会看成是生冷的书,而看成是有温度的、能感触的生命体。
二、改革课型的艺术
笔者在教学“文言文阅读与赏析”这个选修课时,就采用了这一技巧。由于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文言文接触很少,因而普遍有畏难情绪。因此,文言文课堂教学普遍沉闷。如何才能让这门选修课既学得扎实,又能生动灵活呢
首先,精选教材。针对学生基础,笔者避开那些长篇大论的文言文,精心选择文言文短小故事作为教学内容。这些故事既要妙趣横生,又有生活启迪。比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王戎不摘李》《晏子使楚》《穿井得人》《江郎才尽》《奉公守法》等。笔者一个学期内讲授了近30个小故事。
其次,精选视频。尽管文章精炼,内容生动,但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很容易给学生以沉闷的感觉,这就需要让故事动起来。笔者认为,现代传媒这么发达,语文课要大量采录这些优秀成果。笔者精选的文言文故事,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相关视频。这些视频有些是水墨动画,有些是连环画翻印,有些是简笔童话,有些是现代舞台剧,不仅形式生动,而且内容丰富,解说富有哲理。
事实上,利用视频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如,以“昆虫世界”辅助昆虫类课文,以“蓝色星球”辅助自然美文,以“天降灾难”辅助灾难报告,乃至民俗、探险、战争类文章,都借助视频加深印象。视频是媒体人集体协作的智慧结晶,可以立即把学生带入文本描述的切近现场,甚至比课文更详细、更真实、更生动,也更可靠。如此牵线搭桥,自能身临其境,触类旁通。
三、灵活收放的艺术
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是发散性。这不仅指教学内容需要拓展,教学实例需要举证,教学节奏需要调整,也指教学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个别甚至集体的思维扩散。比如,笔者在讲解《愚公移山》之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发扬愚公精神。这本身是一个带有一定发散性的问题。
突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愚公有点傻。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立即兴奋起来,纷纷指责愚公的愚昧,并夸赞智叟的聪明。还有学生起哄:老师,我要学习智叟。
老师招呼学生安静下来,先抛出第一个问题: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可以质疑的漏洞,难道古往今来这么多读者都没有发现吗
学生若有所思,然后纷纷摇头。
老师继续引导:那么,他们发现这个漏洞,仍然提倡要学习愚公,就是一个故意忽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故意忽略
学生纷纷看书思考。
老师提示:请关注本文的文体。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只是讲一个故事。
老师:你还能举出哪些寓言,其实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故事
学生纷纷发言:有说狐假虎威不能发生,有说买椟还珠不会发生,有说邯郸学步不可能最后爬回去。
随后老师总结:寓言,就是寄托之言,就是把作者的哲学的、生活的哲理,通过一个故事表达出来,它的特点是只取一点、不及其余。这个故事在现实中的全部合理性不予考虑,作者与读者只关注它的部分合理性。类似的还有《庄子》,其中大量寓言是动物、植物的对话,这在现实中根本不会发生。但是我们读《庄子》不会因此说庄子撒谎。因为我们已经认定,我们的阅读就是沉浸在庄子虚构的那个文学世界里,在庄子的带领下去领悟生命的哲理、生活的哲理。这就是文学的艺术世界。
中国文学的特点就是意象相生。《诗经》的比兴手法笼罩百代,遂形成章学诚所谓“深于取象”的文学传统。中国文学逐渐积淀成大致相通的意象认同。语文课堂若能建构起相应意象认知,自能高屋建瓴。特别是文学中的母题意象,若能用好,定有举一反三的功效。如“月出皎兮”、“折柳送别”、“夕阳西下”、“譬如朝露”等意象,都已形成固定的意象含义。其他意象如秋蝉、落花、红叶、风雨、牛羊、鸡黍,其含义也都有迹可寻。教学中若能有意识地挖掘其意象体系,在文学历史层面上前后勾连,会很容易帮助学生理解文学源流与内涵,把握作家个性与共性。
七年级课文中,有一“春”系列:朱自清的《春》、林斤澜的《春风》、宗璞的《花的话》,以及古诗《春夜喜雨》、《钱塘湖春行》、《江南春》、《丰乐亭游春》等等。这些篇目,如果一篇篇单独教学,当然也能达成教学目的,但却缺少了文学的系统性,学生无法把握文学灵魂,也不能感受文学之美。
笔者在课前,会拓展如下内容:
老师:同学们,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产业是什么
学生:农业。
老师:下面这些词都和农业有关:布谷鸟、春雨贵如油、农夫望岁、霜降、春节、年、节气。请同学们利用词典,把这些词跟农业联系起来解释。
由此,学生就会对农业立国的传统加深印象。
随后,笔者播放《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古人的作息规律也因农业而确定。
老师:那么,文学是生活的最高艺术形式,怎么可能没有农业痕迹呢你能找到课本中这类农业痕迹吗
学生:春夜喜雨……
老师:喜欢春天,喜爱雨水,这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共同主题,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更有特别含义。关心百姓,爱护民生,由此赞美万物生长的春天,讴歌春风春雨,就成为作家的创作冲动。经过一代代累积,就会形成一个集体印象:春天是乐观向上的象征。因此,写春的文章基本都是快乐的情调。
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相关课文的学习,学生会领悟到,文学就如同一条长河,有烟水迷蒙的源头,有各具情态的浪花,如此代代传承,一直流淌到今天的课堂,而民胞物与、饥溺为怀的情感教育也浸润其中了。因此,学生看待课本,就不会看成是生冷的书,而看成是有温度的、能感触的生命体。
二、改革课型的艺术
笔者在教学“文言文阅读与赏析”这个选修课时,就采用了这一技巧。由于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文言文接触很少,因而普遍有畏难情绪。因此,文言文课堂教学普遍沉闷。如何才能让这门选修课既学得扎实,又能生动灵活呢
首先,精选教材。针对学生基础,笔者避开那些长篇大论的文言文,精心选择文言文短小故事作为教学内容。这些故事既要妙趣横生,又有生活启迪。比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王戎不摘李》《晏子使楚》《穿井得人》《江郎才尽》《奉公守法》等。笔者一个学期内讲授了近30个小故事。
其次,精选视频。尽管文章精炼,内容生动,但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很容易给学生以沉闷的感觉,这就需要让故事动起来。笔者认为,现代传媒这么发达,语文课要大量采录这些优秀成果。笔者精选的文言文故事,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相关视频。这些视频有些是水墨动画,有些是连环画翻印,有些是简笔童话,有些是现代舞台剧,不仅形式生动,而且内容丰富,解说富有哲理。
事实上,利用视频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如,以“昆虫世界”辅助昆虫类课文,以“蓝色星球”辅助自然美文,以“天降灾难”辅助灾难报告,乃至民俗、探险、战争类文章,都借助视频加深印象。视频是媒体人集体协作的智慧结晶,可以立即把学生带入文本描述的切近现场,甚至比课文更详细、更真实、更生动,也更可靠。如此牵线搭桥,自能身临其境,触类旁通。
三、灵活收放的艺术
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是发散性。这不仅指教学内容需要拓展,教学实例需要举证,教学节奏需要调整,也指教学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个别甚至集体的思维扩散。比如,笔者在讲解《愚公移山》之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发扬愚公精神。这本身是一个带有一定发散性的问题。
突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愚公有点傻。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立即兴奋起来,纷纷指责愚公的愚昧,并夸赞智叟的聪明。还有学生起哄:老师,我要学习智叟。
老师招呼学生安静下来,先抛出第一个问题: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可以质疑的漏洞,难道古往今来这么多读者都没有发现吗
学生若有所思,然后纷纷摇头。
老师继续引导:那么,他们发现这个漏洞,仍然提倡要学习愚公,就是一个故意忽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故意忽略
学生纷纷看书思考。
老师提示:请关注本文的文体。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只是讲一个故事。
老师:你还能举出哪些寓言,其实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故事
学生纷纷发言:有说狐假虎威不能发生,有说买椟还珠不会发生,有说邯郸学步不可能最后爬回去。
随后老师总结:寓言,就是寄托之言,就是把作者的哲学的、生活的哲理,通过一个故事表达出来,它的特点是只取一点、不及其余。这个故事在现实中的全部合理性不予考虑,作者与读者只关注它的部分合理性。类似的还有《庄子》,其中大量寓言是动物、植物的对话,这在现实中根本不会发生。但是我们读《庄子》不会因此说庄子撒谎。因为我们已经认定,我们的阅读就是沉浸在庄子虚构的那个文学世界里,在庄子的带领下去领悟生命的哲理、生活的哲理。这就是文学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