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制作的关键环节,是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决定新闻节目质量高低的前提。本文从长效准备、专业准备以及对突发新闻的积极应对等方面,探讨做好新闻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新闻采访 新闻职业 素质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关键。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可见采访的重要性。①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快餐化”导致新闻记者在很多情况下会接到许多突发的、紧急的或是恶意的、虚假的新闻线索,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该如何应对这些突发情况及困难?如何开展有力的采访?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和锻炼自己应对新闻事件的能力?这将是关乎新闻节目质量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2009年夏天,笔者到南方卫视《城事特搜》栏目实习,在跟随一批优秀的电视记者、编导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了他们作为职业新闻记者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受益匪浅,也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首先,新闻采访的准备。
1、专业准备,即为当好记者所需的业务方面的准备。曾经看过一个统计数据,说记者是个高危行业,平均年龄仅为45岁左右。彼得·阿纳特对海湾战争的现场直播,炮火就在身边,面对流弹的威胁,身上还要负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记者们还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搜索一切对新闻报道有利的画面,并要时刻警惕身旁的致命危险。看到这样的镜头,不禁扪心自问:我真的准备好要做一名记者了么?当然,这只是特殊情况下的记者。人们常常看到电视画面中手举话筒的播音员及记者们,可曾想到,在面对对矿难、雪灾、洪水的报道中,他们却要承受着何种危险和压力?而只为了将真实的信息传递给人们。笔者所熟知的南方卫视某记者,他入行8年,却早在大学期间就已做好了当一名记者的准备。他在校学习的同时,拿起了简陋的设备,将自己身旁值得记录的东西记录下来,提供给电视台,并且在摸索中不断积累拍摄、编辑以及撰稿经验。这不仅是提早做好准备,更是一种由自身的兴趣而引发的一种执著于专业的努力和拼搏。
(1)一名准记者进入工作单位,首先要熟悉所在媒体的编辑方针。媒体的编辑方针往往是隐含的,刚刚进入电视台跟随老师们学习的时候,他们并不会刻意地强调规则,这些规则体现在他的拍摄、采访等过程中回避一些与编辑方针相冲突的地方。比如在《城事特搜》栏目中,在编稿和筛选拍摄素材的过程中,记者用一些戏谑的、吊人胃口的写作方法将一档普通得有些乏味的新闻节目瞬间变得生动有趣,这也是该节目编导所倡导的一种规则,即将平淡无奇的民生节目尽力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表现出来,节目收视率也一路飙升。这也是媒体摸透了受众的需要甚至是他们需要的表达方式后所取得的成功。
(2)熟悉媒体所在地的社情。以《城事特搜》为例,它所在的地区广州,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对一些奇闻轶事较为感兴趣,同时,也更希望能用一种娱乐的方式来接受信息。例如,在一期美食节目中,报道深圳某家星级酒店打出“优惠牌”,根据粤菜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分别介绍每一种菜肴的做法与优惠程度,电视机前的地道广东人对此很感兴趣。第二天,电视台热线便接到了观众询问这家餐馆的具体地点。这正是瞄准了观众的需求。
(3)专项准备,即针对具体对象、具体活动的准备。一是进行单一采访的准备,包括采访提纲、设计问题、采访意外的预测及规避等。②在跟随学习的刘老师身上,笔者看到了一个专业记者、编导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首先,电视台有一套非常严格的采访制度,即每周五提前将下一周的采访选题上报,经审核后才可以进行具体的采访安排。一旦批准,应立即联系被采访人,确定具体的采访时间和地点。另外必须提前一天预约采访所用机器,以使第二天的采访所需硬件设施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采访提纲,每次采访前,记者要从网上或报纸上找出相关报道,适当借鉴他们的采访视角,用来拓展自己的思维,最后在脑中整理出采访思路及顺序,这样在采访中,便可以利用有限时间,问出自己设计问题,并且能够在采访中显得沉稳干练,甚至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所说,我的采访是一种笨功夫,我没有那种想要的材料一去就能要到的本事,有时采访一整天,最后却只得到了一两句话,尽管只得到一两句话,但我觉得,值!③
(4)策划报道方案。笔者在实习中曾做过一档关于心理分析的节目。采访前,不仅从媒体中获得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还对采访对象及环境有了具体了解和分析,找到所要采访的关键点,之后又驱车到佛山和采访对象作了几次长谈,达成了合作关系。这其中,策划方案的准备非常重要。
新闻贵在“新”。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与受众的思想同步,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所需要做到的。
1、对新知识要不断更新,对周围生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记者综合能力的体现,它的提高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④在实习的单位,每天早晨在电梯里面就会听到各种谈论,大多都是前一天从各个渠道获得的。走进办公室,每个办公桌上都摆好了这一天的早报,记者们走进来之后,放下包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报纸,打开电脑,从各个渠道获知最新信息。这是记者们所养成的职业习惯。
2、对不熟悉的领域要向专家学习。这一点笔者在实习的第一天就已领略。由于亚运会临近,广州作为承办城市进行了许多改造,当时我们的采访主题是滨江路上的道路改造。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领导要求请专家对道路改造中用到的材料作简单明了的解释,并在节目中用较为显著的方式注明这种材料的名称及用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得不说这是新闻报道中态度严谨的体现。
3、对各种知识要善于积累并加深记忆。作为记者,每天都要有新奇感,要有极强的好奇心,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以应对千变万化的选题。
4、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字水平。文学修养关系到作品的层次高低。一档节目,并不仅仅是以“好看”为目的,而是要使人能从中体会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样的节目才能长久,也更能起到引导作用。
做新闻工作,要用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除了必备的专业技能外,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纯真的心,因为只有拥有了它,才可以支撑我们在新闻采访的路上斩荆劈棘,勇往直前。当然,一份勇往直前的勇气和踏踏实实工作的态度,更是做好这份工作所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①刘文,《新闻采访中非语言要素的运用》[M].《新闻导刊》,2007
②欧阳霞:《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③杨芳秀,《27年漫漫记者路》[M].《新闻战线》,2009
④赵谦、董继伟,《浅议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M].《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新闻采访 新闻职业 素质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关键。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可见采访的重要性。①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快餐化”导致新闻记者在很多情况下会接到许多突发的、紧急的或是恶意的、虚假的新闻线索,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该如何应对这些突发情况及困难?如何开展有力的采访?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和锻炼自己应对新闻事件的能力?这将是关乎新闻节目质量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2009年夏天,笔者到南方卫视《城事特搜》栏目实习,在跟随一批优秀的电视记者、编导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了他们作为职业新闻记者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受益匪浅,也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首先,新闻采访的准备。
1、专业准备,即为当好记者所需的业务方面的准备。曾经看过一个统计数据,说记者是个高危行业,平均年龄仅为45岁左右。彼得·阿纳特对海湾战争的现场直播,炮火就在身边,面对流弹的威胁,身上还要负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记者们还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搜索一切对新闻报道有利的画面,并要时刻警惕身旁的致命危险。看到这样的镜头,不禁扪心自问:我真的准备好要做一名记者了么?当然,这只是特殊情况下的记者。人们常常看到电视画面中手举话筒的播音员及记者们,可曾想到,在面对对矿难、雪灾、洪水的报道中,他们却要承受着何种危险和压力?而只为了将真实的信息传递给人们。笔者所熟知的南方卫视某记者,他入行8年,却早在大学期间就已做好了当一名记者的准备。他在校学习的同时,拿起了简陋的设备,将自己身旁值得记录的东西记录下来,提供给电视台,并且在摸索中不断积累拍摄、编辑以及撰稿经验。这不仅是提早做好准备,更是一种由自身的兴趣而引发的一种执著于专业的努力和拼搏。
(1)一名准记者进入工作单位,首先要熟悉所在媒体的编辑方针。媒体的编辑方针往往是隐含的,刚刚进入电视台跟随老师们学习的时候,他们并不会刻意地强调规则,这些规则体现在他的拍摄、采访等过程中回避一些与编辑方针相冲突的地方。比如在《城事特搜》栏目中,在编稿和筛选拍摄素材的过程中,记者用一些戏谑的、吊人胃口的写作方法将一档普通得有些乏味的新闻节目瞬间变得生动有趣,这也是该节目编导所倡导的一种规则,即将平淡无奇的民生节目尽力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表现出来,节目收视率也一路飙升。这也是媒体摸透了受众的需要甚至是他们需要的表达方式后所取得的成功。
(2)熟悉媒体所在地的社情。以《城事特搜》为例,它所在的地区广州,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对一些奇闻轶事较为感兴趣,同时,也更希望能用一种娱乐的方式来接受信息。例如,在一期美食节目中,报道深圳某家星级酒店打出“优惠牌”,根据粤菜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分别介绍每一种菜肴的做法与优惠程度,电视机前的地道广东人对此很感兴趣。第二天,电视台热线便接到了观众询问这家餐馆的具体地点。这正是瞄准了观众的需求。
(3)专项准备,即针对具体对象、具体活动的准备。一是进行单一采访的准备,包括采访提纲、设计问题、采访意外的预测及规避等。②在跟随学习的刘老师身上,笔者看到了一个专业记者、编导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首先,电视台有一套非常严格的采访制度,即每周五提前将下一周的采访选题上报,经审核后才可以进行具体的采访安排。一旦批准,应立即联系被采访人,确定具体的采访时间和地点。另外必须提前一天预约采访所用机器,以使第二天的采访所需硬件设施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采访提纲,每次采访前,记者要从网上或报纸上找出相关报道,适当借鉴他们的采访视角,用来拓展自己的思维,最后在脑中整理出采访思路及顺序,这样在采访中,便可以利用有限时间,问出自己设计问题,并且能够在采访中显得沉稳干练,甚至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所说,我的采访是一种笨功夫,我没有那种想要的材料一去就能要到的本事,有时采访一整天,最后却只得到了一两句话,尽管只得到一两句话,但我觉得,值!③
(4)策划报道方案。笔者在实习中曾做过一档关于心理分析的节目。采访前,不仅从媒体中获得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还对采访对象及环境有了具体了解和分析,找到所要采访的关键点,之后又驱车到佛山和采访对象作了几次长谈,达成了合作关系。这其中,策划方案的准备非常重要。
新闻贵在“新”。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与受众的思想同步,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所需要做到的。
1、对新知识要不断更新,对周围生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记者综合能力的体现,它的提高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④在实习的单位,每天早晨在电梯里面就会听到各种谈论,大多都是前一天从各个渠道获得的。走进办公室,每个办公桌上都摆好了这一天的早报,记者们走进来之后,放下包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报纸,打开电脑,从各个渠道获知最新信息。这是记者们所养成的职业习惯。
2、对不熟悉的领域要向专家学习。这一点笔者在实习的第一天就已领略。由于亚运会临近,广州作为承办城市进行了许多改造,当时我们的采访主题是滨江路上的道路改造。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领导要求请专家对道路改造中用到的材料作简单明了的解释,并在节目中用较为显著的方式注明这种材料的名称及用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得不说这是新闻报道中态度严谨的体现。
3、对各种知识要善于积累并加深记忆。作为记者,每天都要有新奇感,要有极强的好奇心,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以应对千变万化的选题。
4、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字水平。文学修养关系到作品的层次高低。一档节目,并不仅仅是以“好看”为目的,而是要使人能从中体会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样的节目才能长久,也更能起到引导作用。
做新闻工作,要用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除了必备的专业技能外,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纯真的心,因为只有拥有了它,才可以支撑我们在新闻采访的路上斩荆劈棘,勇往直前。当然,一份勇往直前的勇气和踏踏实实工作的态度,更是做好这份工作所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①刘文,《新闻采访中非语言要素的运用》[M].《新闻导刊》,2007
②欧阳霞:《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③杨芳秀,《27年漫漫记者路》[M].《新闻战线》,2009
④赵谦、董继伟,《浅议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M].《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