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标解读
本章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教材在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安排了极地内容的学习。本章教材主要落实以下两条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本条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以某一地区为案例学会分析描述地区的位置、范围。完成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是对第一个要求的总结和深化。要在前一要求基础上,利用读图归纳综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归纳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本条标准是“极地地区”的专项内容。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三方面,而这种特殊的自然特征又形成了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探究原因则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让学生认识两极地区这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培养及能力要求的落实,也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是对第一个要求的阐释。因为两极地区特殊的位置形成了特殊环境,而特殊环境又造就富有特色的资源,加之人迹罕至,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而人类的考察活动又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互相联系成为一体。利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归纳分析这些问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利于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初步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空白图上正确填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和相临较近的大洲、北冰洋周围的大洲、目前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和名称;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明确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引导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环境差异,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自然环境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我国在极地建立科考站进行科学考察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对极地有关知识的了解,认识保护极地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三目组成,通过“寒冷”这条主线贯穿整体:两极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气候严寒,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均为冰雪覆盖的地区,因而形成冰川、极地动物等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同时两极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
第一目“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五段正文、五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与生物资源,重点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而在图10.1和图10.2两幅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辅以图10.1和图10.2介绍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状况,通过“活动1”的读图活动加深对两极地区海陆位置与相对位置的掌握;利用第二、三段正文辅以阅读材料“南极地区的大风”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教材用“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这些形象化的比喻高度概括了南极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材第四段正文介绍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活动2”比较两极地区气温的差异;利用第五段正文辅以图10.3和图10.4两幅图片介绍两极地区寒冷环境下的生物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寒冷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最后利用“活动3”引导学生总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第二目“科学考察的宝地”:由三段正文、四幅图片、两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进行科考的原因。从逻辑关系上看,本目内容既是上一目的结果,也是下一目的原因。教材首先通过第一段正文概括说明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利用阅读材料“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了解我国在两极建设的四个科考站,同时点明南极的三个科考站建设时间都在2月,利用“活动1”引发学生思考南极地区“极昼”现象带来的具体影响。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点明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解释人类进行南极科考的原因。利用图10.6帮助学生简明地了解极地科考的基本过程,进而结合“活动2”秦大河的一段话加深对极地科考意义的理解。阅读材料“穿越南极”则具体阐述了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的活动,不仅加深学生对南极地区恶劣环境的印象,更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畏艰难险阻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最后,通过第三段正文结合图10.8和图10.9介绍对北极地区科考的意义及科考状况。利用“活动3”识记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理解北极科考的意义。
第三目“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上一目内容的延伸和深化,由三段正文、两个阅读材料和“活动”组成,介绍极地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阅读材料“日本猎捕鲸”说明南极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10.10点明北极地区的环境危机,从而引出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通过第三段正文介绍极地地区主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如《南极条约》的签订和《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制定),通过阅读材料“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介绍个人行为对极地环境保护的意义。“活动”从两幅公益海报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演讲,在行动中形成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Xxx\本地磁盘 (E)\钟兴贵\地理教育2012年\地理教育2013年第6期\孙运松-1.eps>[图1]
四、图表利用
本章教材配备了11幅各类地理图像,给学生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极地科考与保护搭建了合适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并引导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及应用详见表1。
五、活动建议
本章教材共安排三组活动计7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第1题属于知识巩固类,重在训练学生阅读极地投影图的能力,也是对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的复习和巩固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读图探究展示,根据情况可适当拓展到在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第2题属于知识拓展类,不仅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出南、北极地区的气温差异,更要引导学生从两极地区的海陆分布入手,比较分析其气候差异的原因所在,认识地理事物间的联系。第3题属于知识巩固类,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二:本题组的3个小题均属于知识拓展类。第1题先读图认识我国南极的三个科考站,然后讨论我国南极科考站建设都选在每年2月份的原因,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极昼”、“极夜”现象给极地地区带来的具体问题。第2题通过阅读秦大河的一段话,深刻理解南极地区独特自然环境的科研价值,认识极地科考的重要意义。教师应认真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言谈感受,只要合理就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参与意识及科学态度。第3题可让学生课余时间从资源、自然环境对全球特别是对北半球的影响等方面搜集有关北极地区的知识,归纳北极科考的重要意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三:本“活动”属于知识拓展类。通过分析两幅公益海报的含义,认识到人类过度向大自然索取,导致海豹、北极熊等极地动物丧失家园,极地环境危在旦夕。引导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演讲宣传,让学生既了解相关事件与知识,又在教育别人的同时教育了自己,对优秀小组和个人给予表彰。
本章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教材在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安排了极地内容的学习。本章教材主要落实以下两条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本条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以某一地区为案例学会分析描述地区的位置、范围。完成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是对第一个要求的总结和深化。要在前一要求基础上,利用读图归纳综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归纳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本条标准是“极地地区”的专项内容。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三方面,而这种特殊的自然特征又形成了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探究原因则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让学生认识两极地区这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培养及能力要求的落实,也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是对第一个要求的阐释。因为两极地区特殊的位置形成了特殊环境,而特殊环境又造就富有特色的资源,加之人迹罕至,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而人类的考察活动又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互相联系成为一体。利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归纳分析这些问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利于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初步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空白图上正确填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和相临较近的大洲、北冰洋周围的大洲、目前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和名称;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明确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引导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环境差异,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自然环境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我国在极地建立科考站进行科学考察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对极地有关知识的了解,认识保护极地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三目组成,通过“寒冷”这条主线贯穿整体:两极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气候严寒,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均为冰雪覆盖的地区,因而形成冰川、极地动物等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同时两极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
第一目“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五段正文、五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与生物资源,重点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而在图10.1和图10.2两幅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辅以图10.1和图10.2介绍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状况,通过“活动1”的读图活动加深对两极地区海陆位置与相对位置的掌握;利用第二、三段正文辅以阅读材料“南极地区的大风”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教材用“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这些形象化的比喻高度概括了南极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材第四段正文介绍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活动2”比较两极地区气温的差异;利用第五段正文辅以图10.3和图10.4两幅图片介绍两极地区寒冷环境下的生物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寒冷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最后利用“活动3”引导学生总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第二目“科学考察的宝地”:由三段正文、四幅图片、两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进行科考的原因。从逻辑关系上看,本目内容既是上一目的结果,也是下一目的原因。教材首先通过第一段正文概括说明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利用阅读材料“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了解我国在两极建设的四个科考站,同时点明南极的三个科考站建设时间都在2月,利用“活动1”引发学生思考南极地区“极昼”现象带来的具体影响。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点明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解释人类进行南极科考的原因。利用图10.6帮助学生简明地了解极地科考的基本过程,进而结合“活动2”秦大河的一段话加深对极地科考意义的理解。阅读材料“穿越南极”则具体阐述了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的活动,不仅加深学生对南极地区恶劣环境的印象,更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畏艰难险阻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最后,通过第三段正文结合图10.8和图10.9介绍对北极地区科考的意义及科考状况。利用“活动3”识记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理解北极科考的意义。
第三目“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上一目内容的延伸和深化,由三段正文、两个阅读材料和“活动”组成,介绍极地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阅读材料“日本猎捕鲸”说明南极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10.10点明北极地区的环境危机,从而引出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通过第三段正文介绍极地地区主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如《南极条约》的签订和《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制定),通过阅读材料“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介绍个人行为对极地环境保护的意义。“活动”从两幅公益海报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演讲,在行动中形成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Xxx\本地磁盘 (E)\钟兴贵\地理教育2012年\地理教育2013年第6期\孙运松-1.eps>[图1]
四、图表利用
本章教材配备了11幅各类地理图像,给学生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极地科考与保护搭建了合适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并引导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及应用详见表1。
五、活动建议
本章教材共安排三组活动计7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第1题属于知识巩固类,重在训练学生阅读极地投影图的能力,也是对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的复习和巩固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读图探究展示,根据情况可适当拓展到在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第2题属于知识拓展类,不仅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出南、北极地区的气温差异,更要引导学生从两极地区的海陆分布入手,比较分析其气候差异的原因所在,认识地理事物间的联系。第3题属于知识巩固类,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二:本题组的3个小题均属于知识拓展类。第1题先读图认识我国南极的三个科考站,然后讨论我国南极科考站建设都选在每年2月份的原因,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极昼”、“极夜”现象给极地地区带来的具体问题。第2题通过阅读秦大河的一段话,深刻理解南极地区独特自然环境的科研价值,认识极地科考的重要意义。教师应认真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言谈感受,只要合理就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参与意识及科学态度。第3题可让学生课余时间从资源、自然环境对全球特别是对北半球的影响等方面搜集有关北极地区的知识,归纳北极科考的重要意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三:本“活动”属于知识拓展类。通过分析两幅公益海报的含义,认识到人类过度向大自然索取,导致海豹、北极熊等极地动物丧失家园,极地环境危在旦夕。引导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演讲宣传,让学生既了解相关事件与知识,又在教育别人的同时教育了自己,对优秀小组和个人给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