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已听说云南茶声名之盛,兴许是彩云之南美丽的大自然所恩赐吧!刚踏上云南的土地,我们便有幸跨进“茶韵园”,领略那份茶韵了。
茶,是普洱茶,撮几粒在手中,与众迥异,圆圆的,如杨梅、李子一般大,色呈灰白。桌上,排开了茶具,黑黑的高柄长嘴壶、紫褐色的茶罐、乳白色小瓷碗,炉火缓缓跳动着,土生土长的农家女一一茶道小姐娓娓而道,溢起一种浓浓的风情。约一支烟的功夫,第一碗腾着热气的茶递上来,未到眼前,一股清凉的荷香却已直逼,竟一点没有隐约缥缈的感觉。
茶道小姐说,头道茶最香,是上上茶,热情好客的农家人往往自己合不得吃,要敬呈给长辈和客人。我低头一望茶水,清洌可鉴,淡绿色里,亮着光泽。第二碗在白色的瓷映照下,比刚才绿得深了,酽酽的,醇醇的,喝进去很过瘾。我晃然想起林语堂对茶作过的一个妙喻,第一杯如小女孩,第二杯像姑娘,第三杯似少妇,不觉会心地想笑。第三碗递来的时候,茶道小姐特意提醒我们,用茶要小口嘬,细心品。我聚拢嘴,不紧不慢地喝一口,缓缓咽下,再咂咂滋味,迟疑片刻,不觉在嘴唇舌尖之间滋生出津味儿,那样的清淡、清纯,仿佛幽兰入室、山谷来风,煞是惬意舒爽了。
品尝茶的间隙,茶道小姐还一边等待火候,一边介绍这别具风格的云南普洱茶,据说《红楼梦》中的“女儿茶”也为普洱茶的一个品种。这茶与一垅垅矮矮的碧顷绿茶有着天壤之别,是大树茶。大树茶每棵都有一丈来高,每到采茶季节,得搭了梯子才能采撷。那些栽种在寨子里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的茶树,叶子特宽大繁盛,芽苞密密匝匝,每到茶花开放的季节,满树是灿烂的莹白,像盖上一层厚厚的鹅毛雪。
云南人采茶、制茶也甚是讲究,得选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鲜茶要不沾湿,墨绿色,嫩得油亮为上。采回的茶叶要及时加工,不能受潮,要不然会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和成色。采回茶叶后,先是将灶头的铁锅烧得滚烫,然后将茶叶放进锅里,翻来覆去的烤炒。待那鲜绿的茶叶变得柔软,并且沁出一层细细的茶汗时,便铲到一个大簸箕里,趁热使劲地搓揉。然后,再放进锅里爆炒,搓揉。这样,反复多次,再在阳光下晾晒后,经制茶机才将众多干叶压卷成一颗颗状如杨梅、李子般大小的成茶。
我稳稳地端着手中的茶,微微地有点醉了。不正由于这雄山十万、峻岭八千所孕育的大茶叶,这粗中兼细、匠心独运的制茶法,这茶道小姐轻盈柔美、深谙其道的沏茶技艺,才有普洱茶如此这般的口味、汤色和香气么?
茶,是普洱茶,撮几粒在手中,与众迥异,圆圆的,如杨梅、李子一般大,色呈灰白。桌上,排开了茶具,黑黑的高柄长嘴壶、紫褐色的茶罐、乳白色小瓷碗,炉火缓缓跳动着,土生土长的农家女一一茶道小姐娓娓而道,溢起一种浓浓的风情。约一支烟的功夫,第一碗腾着热气的茶递上来,未到眼前,一股清凉的荷香却已直逼,竟一点没有隐约缥缈的感觉。
茶道小姐说,头道茶最香,是上上茶,热情好客的农家人往往自己合不得吃,要敬呈给长辈和客人。我低头一望茶水,清洌可鉴,淡绿色里,亮着光泽。第二碗在白色的瓷映照下,比刚才绿得深了,酽酽的,醇醇的,喝进去很过瘾。我晃然想起林语堂对茶作过的一个妙喻,第一杯如小女孩,第二杯像姑娘,第三杯似少妇,不觉会心地想笑。第三碗递来的时候,茶道小姐特意提醒我们,用茶要小口嘬,细心品。我聚拢嘴,不紧不慢地喝一口,缓缓咽下,再咂咂滋味,迟疑片刻,不觉在嘴唇舌尖之间滋生出津味儿,那样的清淡、清纯,仿佛幽兰入室、山谷来风,煞是惬意舒爽了。
品尝茶的间隙,茶道小姐还一边等待火候,一边介绍这别具风格的云南普洱茶,据说《红楼梦》中的“女儿茶”也为普洱茶的一个品种。这茶与一垅垅矮矮的碧顷绿茶有着天壤之别,是大树茶。大树茶每棵都有一丈来高,每到采茶季节,得搭了梯子才能采撷。那些栽种在寨子里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的茶树,叶子特宽大繁盛,芽苞密密匝匝,每到茶花开放的季节,满树是灿烂的莹白,像盖上一层厚厚的鹅毛雪。
云南人采茶、制茶也甚是讲究,得选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鲜茶要不沾湿,墨绿色,嫩得油亮为上。采回的茶叶要及时加工,不能受潮,要不然会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和成色。采回茶叶后,先是将灶头的铁锅烧得滚烫,然后将茶叶放进锅里,翻来覆去的烤炒。待那鲜绿的茶叶变得柔软,并且沁出一层细细的茶汗时,便铲到一个大簸箕里,趁热使劲地搓揉。然后,再放进锅里爆炒,搓揉。这样,反复多次,再在阳光下晾晒后,经制茶机才将众多干叶压卷成一颗颗状如杨梅、李子般大小的成茶。
我稳稳地端着手中的茶,微微地有点醉了。不正由于这雄山十万、峻岭八千所孕育的大茶叶,这粗中兼细、匠心独运的制茶法,这茶道小姐轻盈柔美、深谙其道的沏茶技艺,才有普洱茶如此这般的口味、汤色和香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