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65-0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早期发现有关疾病,通过对2012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19765名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共检出患者3683例,占受检者的18.6%,其中152例同时检出≥2种疾病,脂肪肝、肝血管瘤、肝肾囊肿、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检出率比较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年龄越大,工龄越长,常见病检出率越高。
一、脂肪肝 指各种原因引起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肝脏脂肪含量占肝重量的3%~5%,如果脂肪含量>肝重量5%,即为脂肪肝。严重脂肪肝可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肥胖,脂肪摄入过多,脂代谢障碍,酗酒,糖尿病与某些药物中毒(皮质类固醇,细胞毒类药物)等均可引起脂肪肝,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高达90%。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脂肪肝患者有年轻化趋势,建议少食油腻及甜食,戒烟酒,增加运动量,体重下降后超声检查可见脂肪肝减轻或者基本消失,这正说明了脂肪肝发生、发展、转归等过程是可以变化的,脂肪肝是可逆的。
二、肝血管瘤 本病为一种血管的先天畸形,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发病率0.4%~20%。典型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可见裂隙症及管道穿通征,周边无声晕,也可以是回声致密且分布均匀的低回声,而对于低回声血管瘤要与其他实性占位相鉴别,可行超声造影或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也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
三、肝肾囊肿 为圆形、椭圆形无回声区,界清,内壁光滑,后方回声增强。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大部分在体检中第一次发现,其发病率、囊肿数目及大小随年龄增长均有增加趋势,可能与年龄增长退行性病变有关。
四、胆囊结石 体检发现本病随年龄增长检出率逐渐增高趋势,其原因是随年龄增长,肥胖患者增多,导致胆汁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发病率女性略>男性,可能与不吃早餐,晚餐进食过多与活动量少有关。
五、胆囊息肉样病变 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或仅有间歇性右上腹不适或伴有右肩放射性疼痛。超声可清晰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部位、数量、大小及附着囊壁的改变,对<5mm病变检出率可达90%以上,因为少数有恶变可能,应进行随访,密切观察其动态变化。
六、体检中意外发现2例脾脏肿瘤,均为类圆形等回声团块,大小分别为6.0cm*5.8cm及4.8cm*4.2cm,其内部回声尚均匀与脾实质相近,局部向外突出,包膜不明显,边界欠清,后方无增强效应。可选择超声介入治疗,超声引导脾穿刺检查必须慎重,主要应警惕脾损伤所致脾出血。利用组织活检细针(20G,外径0.8mm)可成功地完成病理标本取样,而无合并症,活检结果可明确诊断,区分该肿瘤的良恶性。
超声检查是一项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准确率高,重复性强,成本低,便于随访等优点,且能清晰显示内脏器官及病变形态结构及动态变化,大大提高了早期病灶的的检出率,使一些潜在疾患,特别是早期肿瘤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健康人员的超声体检对潜在疾患的发现作用是其他检查项目所难以替代的,定期做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诊断疾病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其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2013年6月16日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早期发现有关疾病,通过对2012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19765名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共检出患者3683例,占受检者的18.6%,其中152例同时检出≥2种疾病,脂肪肝、肝血管瘤、肝肾囊肿、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检出率比较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年龄越大,工龄越长,常见病检出率越高。
一、脂肪肝 指各种原因引起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肝脏脂肪含量占肝重量的3%~5%,如果脂肪含量>肝重量5%,即为脂肪肝。严重脂肪肝可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肥胖,脂肪摄入过多,脂代谢障碍,酗酒,糖尿病与某些药物中毒(皮质类固醇,细胞毒类药物)等均可引起脂肪肝,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高达90%。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脂肪肝患者有年轻化趋势,建议少食油腻及甜食,戒烟酒,增加运动量,体重下降后超声检查可见脂肪肝减轻或者基本消失,这正说明了脂肪肝发生、发展、转归等过程是可以变化的,脂肪肝是可逆的。
二、肝血管瘤 本病为一种血管的先天畸形,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发病率0.4%~20%。典型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可见裂隙症及管道穿通征,周边无声晕,也可以是回声致密且分布均匀的低回声,而对于低回声血管瘤要与其他实性占位相鉴别,可行超声造影或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也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
三、肝肾囊肿 为圆形、椭圆形无回声区,界清,内壁光滑,后方回声增强。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大部分在体检中第一次发现,其发病率、囊肿数目及大小随年龄增长均有增加趋势,可能与年龄增长退行性病变有关。
四、胆囊结石 体检发现本病随年龄增长检出率逐渐增高趋势,其原因是随年龄增长,肥胖患者增多,导致胆汁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发病率女性略>男性,可能与不吃早餐,晚餐进食过多与活动量少有关。
五、胆囊息肉样病变 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或仅有间歇性右上腹不适或伴有右肩放射性疼痛。超声可清晰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部位、数量、大小及附着囊壁的改变,对<5mm病变检出率可达90%以上,因为少数有恶变可能,应进行随访,密切观察其动态变化。
六、体检中意外发现2例脾脏肿瘤,均为类圆形等回声团块,大小分别为6.0cm*5.8cm及4.8cm*4.2cm,其内部回声尚均匀与脾实质相近,局部向外突出,包膜不明显,边界欠清,后方无增强效应。可选择超声介入治疗,超声引导脾穿刺检查必须慎重,主要应警惕脾损伤所致脾出血。利用组织活检细针(20G,外径0.8mm)可成功地完成病理标本取样,而无合并症,活检结果可明确诊断,区分该肿瘤的良恶性。
超声检查是一项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准确率高,重复性强,成本低,便于随访等优点,且能清晰显示内脏器官及病变形态结构及动态变化,大大提高了早期病灶的的检出率,使一些潜在疾患,特别是早期肿瘤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健康人员的超声体检对潜在疾患的发现作用是其他检查项目所难以替代的,定期做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诊断疾病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其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201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