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教学工具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由此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目前学科知识迅速膨胀的客观现实,从而促进教育品质的不断提升。生物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学科,其以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结合的形式来呈现事物特性,具有严格紧密的逻辑性,需要学习者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转化能力。然而高中生的具象化思维较普遍,以至于他们难以理解相对抽象复杂的生物理论知识,而信息化模式下的生物课堂更具适度性、反馈性与可操作性,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创造能力,有益于他们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背景;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6-327
高中的生物教学,存在大量的实验探究,学生通常需要经历理论知识学习、课堂实验的观察、实践、探索,最终理解并掌握生物理论中的抽象概念。然而,由于教学环境、器材数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现场演示时往往无法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实验现象。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地展示给每一位学生,并有效化解传统教学中实验观察的局限性、时效性等弊端,将生物知识通过图文、视频动画等方式具象化展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程度上优化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一、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1、调动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谋体技术可以将晦涩的理论知识,通过图片、声音或动画的形式生动地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使用多谋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比如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教学,多谋体课件可以将原本不易理解与记忆的课本定义:“前期,自分裂期开始到核膜解体;中期,从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到其染色单体开始分向两极之前;后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转化成有声动画的呈现方式,生动展示细胞有丝分裂的每一步微妙变化,实现动与静的转换,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寓教于乐。
2、具象化知识
如果学生仅通过文字记忆的方式学习生物,学习过程不但枯燥、低效,更是远远无法达到高中生物的教学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习过程才不会枯燥乏味,知识的原理和本质能够及时掌握,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谋体的优势,将学科知识化抽象为具象。比如光合作用过程,是一个非常抽象、复杂的过程通过多谋体课件,可以将“太阳光能如何进入植物体内、绿叶光合作用如何进行、氧气和能量如何转化和产生”等一系列过程,以动画的方式直观呈现给学生使原本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加强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
3、虚拟与现实结合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实验本身的特殊性,无法在课堂上现场演示、通过借助多谋体课件,学生可以跟随动画,穿越到200年前,与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一起观察蜡烛和小白鼠在密封盒中的变化,见证氧气的发现过程。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摆脱对显微镜的依赖,随着多谋体课件的播放,观察叶绿素在植物中的产生过程,并感受太阳光对它造成的影响。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导入,有利于在第一时间将学生带入课程学习中;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将图片、视频、声音等集合在一起,可以从不同感官视角传递信息;因此,实际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务必要重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课堂教学导入,从而全面激发高中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比如,在“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教学中,如果授课教师单一地对其中知识点展开讲解,不仅教学方式单一乏味,难以调动高中生学习积极性,还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这时授课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引导,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细胞生长、分化的图像材料,并通過多媒体教学软件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直观观看中感受到生物细胞生长、分化的趣味性,从而全面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2、从生活入手,设计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希望将生活元素融人其中,也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应用,但却“想说说不出”,不能展示出自己全部的想法。有了现代教育技术做支持后,我们可喜地发现,只要教师能想到,就能找到,就能展示出来。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人、越来越准确。即使处于一个多变的世界,教师也能抓住动态变化的知识信息。
3、用微课突破重点,不断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
高中生物学知识点众多,学习内容错综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顾此失彼,或者把握不好教学的重点。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一边开展教学,一边把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播放这些教学视频,或者把教学视频利用网络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下载后,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选择观看。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哪些内容才是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着重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自由选择学习的频率,把握学习的时间。从而保证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效把握教学的重点,并能消化重点的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解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微课制作曲线图,把静止的生物知识动态化,让学生根据微课当中的知识内容,分析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内因和外因。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把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细节,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认知能力与学习效率自行调控学习进度,这对于其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从而促使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顾蓉.信息技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J].速读(上旬),2018,(12):141.
[2]陈若飞.信息技术下的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创新[J].现代交际,2018,(21):224-225.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背景;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6-327
高中的生物教学,存在大量的实验探究,学生通常需要经历理论知识学习、课堂实验的观察、实践、探索,最终理解并掌握生物理论中的抽象概念。然而,由于教学环境、器材数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现场演示时往往无法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实验现象。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地展示给每一位学生,并有效化解传统教学中实验观察的局限性、时效性等弊端,将生物知识通过图文、视频动画等方式具象化展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程度上优化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一、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1、调动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谋体技术可以将晦涩的理论知识,通过图片、声音或动画的形式生动地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使用多谋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比如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教学,多谋体课件可以将原本不易理解与记忆的课本定义:“前期,自分裂期开始到核膜解体;中期,从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到其染色单体开始分向两极之前;后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转化成有声动画的呈现方式,生动展示细胞有丝分裂的每一步微妙变化,实现动与静的转换,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寓教于乐。
2、具象化知识
如果学生仅通过文字记忆的方式学习生物,学习过程不但枯燥、低效,更是远远无法达到高中生物的教学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习过程才不会枯燥乏味,知识的原理和本质能够及时掌握,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谋体的优势,将学科知识化抽象为具象。比如光合作用过程,是一个非常抽象、复杂的过程通过多谋体课件,可以将“太阳光能如何进入植物体内、绿叶光合作用如何进行、氧气和能量如何转化和产生”等一系列过程,以动画的方式直观呈现给学生使原本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加强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
3、虚拟与现实结合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实验本身的特殊性,无法在课堂上现场演示、通过借助多谋体课件,学生可以跟随动画,穿越到200年前,与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一起观察蜡烛和小白鼠在密封盒中的变化,见证氧气的发现过程。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摆脱对显微镜的依赖,随着多谋体课件的播放,观察叶绿素在植物中的产生过程,并感受太阳光对它造成的影响。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导入,有利于在第一时间将学生带入课程学习中;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将图片、视频、声音等集合在一起,可以从不同感官视角传递信息;因此,实际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务必要重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课堂教学导入,从而全面激发高中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比如,在“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教学中,如果授课教师单一地对其中知识点展开讲解,不仅教学方式单一乏味,难以调动高中生学习积极性,还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这时授课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引导,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细胞生长、分化的图像材料,并通過多媒体教学软件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直观观看中感受到生物细胞生长、分化的趣味性,从而全面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2、从生活入手,设计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希望将生活元素融人其中,也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应用,但却“想说说不出”,不能展示出自己全部的想法。有了现代教育技术做支持后,我们可喜地发现,只要教师能想到,就能找到,就能展示出来。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人、越来越准确。即使处于一个多变的世界,教师也能抓住动态变化的知识信息。
3、用微课突破重点,不断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
高中生物学知识点众多,学习内容错综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顾此失彼,或者把握不好教学的重点。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一边开展教学,一边把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播放这些教学视频,或者把教学视频利用网络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下载后,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选择观看。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哪些内容才是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着重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自由选择学习的频率,把握学习的时间。从而保证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效把握教学的重点,并能消化重点的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解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微课制作曲线图,把静止的生物知识动态化,让学生根据微课当中的知识内容,分析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内因和外因。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把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细节,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认知能力与学习效率自行调控学习进度,这对于其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从而促使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顾蓉.信息技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J].速读(上旬),2018,(12):141.
[2]陈若飞.信息技术下的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创新[J].现代交际,2018,(21):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