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资料的处理,我们发现,东北方言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展现,其蕴含着丰富的喜剧元素。本文旨在通过从文字形式和影视形式两方面对东北方言中喜剧元素的表现形式简要分析。
关键词:东北方言;喜剧元素;表现形式
一、引言
中华文化悠久而璀璨,从远古至今日,浩如烟海的文化长河中,语言文化这颗明珠熠熠生辉。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东北方言独具特色,其喜剧元素蕴含于多种表现形式之中,我们将之主要归为三大类别,第一类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形式,包括俗语、歇后语、谚语、民间故事,第二类为近代发展活跃起来的二人转、音乐、相声、小品等影视媒体形式,第三类为东北地区的文学作品形式。
二、传统形式
1.俗语
俗语,是流传于群众口语,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表现了当地独有的文化色彩。如:
大眼贼儿——田鼠
哈喇子——口水
干哈呀——干啥
整个浪——全部、全体
扑棱蛾子——飞蛾
瞎白话——瞎说话
2.歇后语
歇后语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如:
拉旱船的瞧活——往后看
拉着胡子坐摇车——装孙子
邋遢兵败阵——连滚带爬
3.谚语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如:
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十雾九晴天。
4.民间故事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如:《老子天下第一》。主要讲述了天上雨神的女儿闰娘因不忍看到人间大旱多年,私自偷取了雨神的法器为人间降雨,被发现后,遭贬凡间。有一天闺娘到河边洗衣裳的时候,忽然看见两个长在一起的李子从水面漂了上来。她伸手把李子捞起来。只见两个李子都是一面鼓肚儿,一面扁平,像两个切开的半拉李子对到一块儿,又像两个耳朵合在一块儿,闰娘吃了这个有趣的李子就怀孕了。72年后,孩子才出生,刚出生时这个孩子只有婴儿大小,一个时辰后,他就变成了白胡子老头的模样。这孩子一落草就七十多岁了,因此别人就叫他“老子”。后来当地发生十分严重的天灾,老子挺身而出,用冰块堵住了天边的窟窿,救了大家。大伙儿论功劳,一看老子的功劳最大,就把他排在第一位。这就留下了“老子天下第一”的说法。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东北方言中词语或是句末喜好以儿化音结尾,例如“大眼贼儿”,或是以形象的文字更丰富的变现自身原有的意义,例如“整个浪”,或是以独具东北口音风味的文字表达词义,例如“干哕(yue)”,使之读起来较之规矩严明音调清晰的普通话更带有喜剧色彩。
三、近代影视形式
1.二人转
二人转起源于东北,距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特色是语言通俗易懂,唱腔高亢粗犷,诙谐风趣,脍炙人口,代表作如《小拜年》《攀亲家》等。
2.相声
东北相声较为著名的有早期杨振华与崔福祥表演的相声《笑语欢歌》以及《八字谜》《假大空》等经典作品。
3.歌曲
《家在东北》
《咱们屯子里的人》
《哈尔滨之子》
4.影视剧
耳熟能详的《刘老根》《乡村爱情》等系列电视剧,以东北农村为主要拍摄地,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大家讲述了一个人情味儿浓厚,充满喜剧色彩的东北。
四、文学作品
东北地区的作品大多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展现着东北的风俗民情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其中“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五、结论
语言历来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一环,它承载了文化深厚的底蕴,又将其内涵转化于生活,供人们欣赏。丰富绚烂的表现形式豐富了东北方言,而东北方言中的喜剧元素也赋予了它独具特色的魅力与趣味,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东北地区的喜剧文化。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多元化的东北方言,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喜剧元素,其呈现出的喜剧效果也使东北方言更加与众不同。研究东北方言中喜剧元素表现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展现东北方言中的喜剧元素,也有助于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肇恒玉,黄殿礼.俏皮东北话[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4.
[2]李海生.东北民间故事[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8.
[3]百度百科.
关键词:东北方言;喜剧元素;表现形式
一、引言
中华文化悠久而璀璨,从远古至今日,浩如烟海的文化长河中,语言文化这颗明珠熠熠生辉。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东北方言独具特色,其喜剧元素蕴含于多种表现形式之中,我们将之主要归为三大类别,第一类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形式,包括俗语、歇后语、谚语、民间故事,第二类为近代发展活跃起来的二人转、音乐、相声、小品等影视媒体形式,第三类为东北地区的文学作品形式。
二、传统形式
1.俗语
俗语,是流传于群众口语,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表现了当地独有的文化色彩。如:
大眼贼儿——田鼠
哈喇子——口水
干哈呀——干啥
整个浪——全部、全体
扑棱蛾子——飞蛾
瞎白话——瞎说话
2.歇后语
歇后语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如:
拉旱船的瞧活——往后看
拉着胡子坐摇车——装孙子
邋遢兵败阵——连滚带爬
3.谚语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如:
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十雾九晴天。
4.民间故事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如:《老子天下第一》。主要讲述了天上雨神的女儿闰娘因不忍看到人间大旱多年,私自偷取了雨神的法器为人间降雨,被发现后,遭贬凡间。有一天闺娘到河边洗衣裳的时候,忽然看见两个长在一起的李子从水面漂了上来。她伸手把李子捞起来。只见两个李子都是一面鼓肚儿,一面扁平,像两个切开的半拉李子对到一块儿,又像两个耳朵合在一块儿,闰娘吃了这个有趣的李子就怀孕了。72年后,孩子才出生,刚出生时这个孩子只有婴儿大小,一个时辰后,他就变成了白胡子老头的模样。这孩子一落草就七十多岁了,因此别人就叫他“老子”。后来当地发生十分严重的天灾,老子挺身而出,用冰块堵住了天边的窟窿,救了大家。大伙儿论功劳,一看老子的功劳最大,就把他排在第一位。这就留下了“老子天下第一”的说法。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东北方言中词语或是句末喜好以儿化音结尾,例如“大眼贼儿”,或是以形象的文字更丰富的变现自身原有的意义,例如“整个浪”,或是以独具东北口音风味的文字表达词义,例如“干哕(yue)”,使之读起来较之规矩严明音调清晰的普通话更带有喜剧色彩。
三、近代影视形式
1.二人转
二人转起源于东北,距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特色是语言通俗易懂,唱腔高亢粗犷,诙谐风趣,脍炙人口,代表作如《小拜年》《攀亲家》等。
2.相声
东北相声较为著名的有早期杨振华与崔福祥表演的相声《笑语欢歌》以及《八字谜》《假大空》等经典作品。
3.歌曲
《家在东北》
《咱们屯子里的人》
《哈尔滨之子》
4.影视剧
耳熟能详的《刘老根》《乡村爱情》等系列电视剧,以东北农村为主要拍摄地,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大家讲述了一个人情味儿浓厚,充满喜剧色彩的东北。
四、文学作品
东北地区的作品大多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展现着东北的风俗民情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其中“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五、结论
语言历来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一环,它承载了文化深厚的底蕴,又将其内涵转化于生活,供人们欣赏。丰富绚烂的表现形式豐富了东北方言,而东北方言中的喜剧元素也赋予了它独具特色的魅力与趣味,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东北地区的喜剧文化。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多元化的东北方言,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喜剧元素,其呈现出的喜剧效果也使东北方言更加与众不同。研究东北方言中喜剧元素表现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展现东北方言中的喜剧元素,也有助于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肇恒玉,黄殿礼.俏皮东北话[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4.
[2]李海生.东北民间故事[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8.
[3]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