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龙:21岁成了百万富翁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hengj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
  郭子龙,广东汕头人,1969年生。英国温博尔大学EMBA。18岁起经商。
  1998年创办广东中凯文化公司,后发展为中凯文化集团,任董事长兼总裁。成功发行《笑傲江湖》、《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英雄》、《无间道》、《无极》、《千里走单骑》等优秀影视剧的音像制品,稳居全国最大的音像发行商宝座。现任中国工商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音像协会副会长、中国连锁加盟协会副会长。
  俗话说,3岁看小,7岁看老。中凯文化集团董事长郭子龙经营文化产业的天赋,从幼年时期似乎已经显现出来:还没上小学,他就把家里的小人书拿到街上出租。“那可是我平生第一桶‘金’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郭子龙笑道。
  2006年开春,郭子龙成了中国文化市场的明星:高价买下《无极》、《千里走单骑》两部国产大片的音像发行权,正当《无极》深陷“馒头”引发的铺天盖地的口水战时,郭子龙独家发行的影片DVD销量却创了纪录。得意之余,郭子龙在广州和记者聊起了他的奋斗史和“文化产业帝国”之梦。
  
  财商,从小开始培养
  
  “环境造就人。”郭子龙很爱说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个典型的潮汕商人:起点低,出道早,发财快。
  郭子龙1969年出生在汕头。到了他上小学的时候,他的父母领风气之先,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商人,不几年就成了名闻乡里的富裕户。可就是这样的富爸爸富妈妈,却几乎不给郭子龙零花钱。“我爸爸一直就教导我,天下没有白拿的钱,每一分钱都要产生效益,”郭子龙说,“所以我要花钱只能向他借,不但要还,而且要给利息。”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郭子龙从小就对做生意兴致盎然。除了出租小人书之外,他还卖过西瓜、冰激凌,还在鞭炮厂打过工。“那时候大概每天能赚一角钱左右,”郭子龙回忆说。
  郭子龙那时候对抠门的父亲很有意见,还暗地里骂他是“周扒皮”。 “长大后我才慢慢理解父亲,他不是不舍得给我钱,而是要从小培养我的自立精神。”郭子龙说。
  郭子龙度过了10多年这样边读书边做买卖的日子,到了18岁那年,高中还没毕业,郭子龙感到自己的翅膀已经硬了,于是毅然离开学堂,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生意人。
  
  21岁,成了百万富翁
  
  做个百万富翁,是多少中国人一生的梦想。可是郭子龙,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小伙子,在21岁的时候就实现了,而且一赚就是300万元。
  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录像机是炙手可热的奢侈消费品。空白录像带也随之成了抢手货。郭子龙就是国内第一批捣腾录像带的生意人之一。
  当时全国录像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潮汕地区正好是个集散地。郭子龙借了辆摩托车,载着成箱的录像带奔波在粤东地区。“几次出车祸,差点把命丢了”,郭子龙心有余悸。就这样没日没夜、风餐露宿地干了3年,郭子龙净赚300万元。
  
  闯广州,结缘音像产业
  
  21岁,30095身家。郭子龙又面临着十字路口。“这辈子就是什么都不干,钱也够花了,可是我们潮汕人没有坐吃山空的习惯,”郭子龙说。于是他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离开汕头,到省城广州闯世界。
  到了广州做什么?录像带生意已经走下坡路,可是郭子龙在做录像带时结识了广州不少音像产业的客户。做生不如做熟,郭子龙继续跟他们合作,合伙发行VCD卡拉0K碟片。他边干边学,到1998年,就自己投资成立了中凯音像公司,从此以后,郭子龙就和音像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豪赌《笑傲江湖》,从此笑傲“江湖”
  
  大凡在中凯音像工作的人,最津津乐道的影视作品莫过于2001年播出的央视版《笑傲江湖》。倒不是因为这个片子多好看,而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改变了他们的老板郭子龙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中国音像产业的市场行情。
  回忆起这一段,郭子龙眉飞色舞:2001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发了一个文件,规定电视台黄金时段不准播海外电视剧;影视界顿时叫苦连天。郭子龙却看到了机会,这时候介入国产电视剧的发行,必定有钱可赚!恰恰这个时候,已经被媒体炒作多时的央视版《笑傲江湖》就要播出了。
  不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负责人马润生接到了素不相识的郭子龙的电话:“我是从广州特意赶到北京的,我有一个方案,可以让你们的营业额翻番,你不见我会后悔一辈子,只要给我10分钟就行!”
  一番话还真把马润生给“忽悠”住了。当天晚上,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郭子龙见了面。“你没有销售网络,盗版商虎视眈眈”,郭子龙严肃的市场分析让马润生惊出一身冷汗, “我可以帮你做音像发行,我有办法为你的片子走向市场铺平道路……”一谈就打不住,从晚上?点一直谈到凌晨2点。最终,郭子龙开出的音像版权价格让马润生无法拒绝:7万元每集,较当时的国内电视剧行情高出一倍多。
  就这样,央视版《笑傲江湖》音像版权落到了郭子龙手中。然而,7万元每集的价钱竟然成了业界的笑柄。
  郭子龙回忆说,当时中凯和央视的协议是保密的,因此大家并不知道《笑傲江湖》是他买的。有一天,郭子龙陪同广州市文化局领导检查工作,中年吃饭的时候这位领导说,《笑傲江湖》版权卖了7万元,出这个价钱的老板是个傻瓜!
  郭子龙没好意思当面承认。当天晚上他给这位领导打电话:你说的那个傻瓜,就是我!
  大笔的资金出去之后,郭子龙马上把全国的客户资源全部动用起来。半年下来,中凯没有让人看到笑话,《笑傲江湖》碟片发行小有赢利。
  “赚多少钱倒在其次,关键是从那以后,国内主要电视剧制作商会主动来找我发行VCD、DVD”,郭子龙得意地说,“中凯影视剧的品牌打出来了。”
  果然,从2001年起,《大宅门》、《长征》、《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英雄》、《无间道》、《天下无贼》等国内高收视率、上座率的影视剧,都由中凯独家发行音像制品。如今,郭子龙的中凯公司已经占据了全国正版音像市场40%以上的份额。郭子龙自然成了中国音像行业最大的老板。
  
  越俎代庖,亲自打“李鬼”
  
  郭子龙身上的潮汕味很浓,除了难改的潮汕乡音之外,敢做、胆大这些典型的潮汕性格在业界出了名。中国音像行业有很多发明创造出自郭子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他在中凯音像建立的“打击盗版别动队”。
  还是在做《笑傲江湖》的时候,尽管层层设防,郭子龙还是发现,盗版碟片先于正版“上市”,让他的赢利打了折扣。“我不能等着盗版商来把我的市场吃光,我得主动出击,”郭子龙忿忿地说。
  当时郭子龙招募了35个人,主要是退伍军人。“我亲自训练他们,练到隔几米远就能闻出碟片的味道,”郭子龙得意地说。
  几年来,郭子龙的反盗版别动队就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化装成拣垃圾的、送快餐的,跟踪盗版窝点,查实之后向当地的文化稽查部门举报。依照这个路子,被他们端掉的盗版窝点不计其数。郭子龙承认,近来深圳几个地下碟市的“报销”,就是他们的杰作。
  “每年在反盗版上要花近800万元,可是如果不抓盗版,我们每年可能要损失几千万元。”郭子龙的账算得很清楚。
  反盗版不但减少了损失,还“反”出了商机:今年初,郭子龙力挫群雄,一举拿下国产大片《无极》和《千里走单骑》的音像发行权。《无极》的总制片人韩三平对郭子龙说,你们中凯1300万元的出价不是最高的,但是你们有反盗版能力,让我们很放心。郭子龙也投桃报李,带领反盗版队伍杀遍全国,保证了《无极》上映期间没有发生重大盗版事件。“他们的票房收入,我们的卖碟收入都不错,实现了双赢;陈凯歌、陈红专门给我发来了感谢电。”郭子龙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目标:建立文化产业“帝国”
  
  如今,郭子龙的中凯音像以将近一半的市场占有率,牢牢占据着内地正版音像市场龙头的地位。这位会做生意的“潮州佬”还在想什么?“从小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眼下早就不缺钱了,之所以干下去,只是因为我热爱这个行当。”郭子龙感慨道。
  他说,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集影视制作、播映、发行于一体的文化产业机构。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互联网的下载点播,他都打算尝试。他告诉记者,潮汕人敢做敢为的脾气,他永远不会改,不管自己有多少钱。
  
  感悟:眼光就是本钱
  
  郭子龙自称不是一个很有“理论修养”的人,他的生意经都十分朴实。总结他的从商经历,他说,生意人可以没有本钱,但绝对不能没有眼光。录像机在中国就火了三五年,由此带来的录像带商机转瞬即逝,等大家都看到这是机会,那机会也快消失了。同样,广电总局封杀海外剧,多数人都怨天尤人,却很少有人看到这是经营国内剧的机会,我先看到,于是就成功了。大家都怕盗版,可是别人等着政府来治,我主动出击,既保护了自己,又赢得了机会。因此,世界上没有抓不住的机会,只有没有眼光的老板。
其他文献
四川最出名的是美女,四川美女最出名的是她们的泼辣.在生意场上,四川美女也靠着她们“拿得起,放得下”的泼辣劲儿,在古城打拼出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    带着姐妹“哭闹打拼”    有人做过统计,在陕西有80万川人,其中有10万川商。这其中,川妹子杨晓丽经营的四川火锅,将四川人的生意经表现得淋漓尽致。  杨晓丽是四川简阳人,是一个典型的四川美女,身材小巧,皮肤细腻白净,穿深色套装,文静中透出一丝精明。
期刊
销售电话卡赚到230元    2000年8月,家住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的何新,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开学那天,父亲拿出带有毛票的4500元学费郑重地交给他。为了供姐姐读师范,家里已经借了3000多元的外债,这笔钱是卖掉家里的粮食加上两头半大的猪东拼西凑而来的。接过带着父亲体温的钱,何新的眼睛湿润了。  走进校园,何新才发现, 生于贫穷之家的大学生并非自己一人。来自唐河的欧丰霞,父母
期刊
读完《香港地产百年》以后,有三个体会:  第一个体会地产行业的兴衰与本地经济情况、人口结构、资本充裕情况直接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经济环境和人口,但是流动性充裕性对于地产业兴衰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个体会:香港和大陆的房地产行业最具有可比性。1、香港和大陆的土地政策是相同的,土地属于政府所有(香港土地政策源于港英政府,所有土地所有权归英国女王),土地收入占到地方政府收入大头,因此给政府政策对
期刊
“亮财主”乔致庸是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人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乔家大院》主人公乔致庸是乔家经商第三代人,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78),卒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享年89岁。乔家商业从第一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由乔致庸大手笔经营,使乔家成为商业巨族,故致庸可谓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人,人称他为“亮财主”。  乔致庸是乔贵发第三子全美的次子,幼年读书很用功,中秀才后,曾雄心勃勃要走举人、进士的仕途。可是
期刊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公司实行的都是“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这样一来,包括午餐在内的午休时间就只有一个多小时。在这样一段不短不长的尴尬时间内,很多上班族只能在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地混到下午上班,或者趴在办公桌上随便睡一觉。  深圳打工妹张含雪就看准了这里面的商机,开了一个“雪儿午睡吧”……    逛街“逛”出商机    张含雪现年25岁,是湖南省东安县人。2003年春节过后,她到深圳寻求发展,几经周
期刊
5万元的创业资金或许很少,但只要能够选准创业项目,把握好经营方法,具备创业者应有的心态,仍旧可以以小搏大。    1、“布波”精品店    “布波”族是继嬉皮、雅皮之后,现代城市最时髦的一群。他们具备高学历、高收入,是现代新经济社会的精英分子,但在休闲和心灵生活方面向往自由超脱的“消费享乐”。他们的消费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非常重视物质的“质感”;在经济能力可负担的范围内,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 
期刊
1979年,吕双辉坐上拖拉机,从家乡颠簸9天9夜来到深圳。他对“经济特区”的理解是那里有钱赚。在深圳,他从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到建筑公司工程队队长,如今是身家过亿的“医学导纳王”。  在深圳龙华辉大公司总部一间不算大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位颇具传奇经历的创业者,岁月已经在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刻下了明显的痕迹,但浓眉下的一双眼睛却闪烁着刚毅自信,一言一行中流露出豪爽和乐观。  年近50的吕双辉人生充满传
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何咏仪,西安柒彩虹餐饮有限公司的开创者,立志打造“中国第一快餐中介”,2004年底,她的公司利润突破百万。  回首几年的风雨,何咏仪笑容灿烂:“求职处处碰壁时,就该及时调整就业方向。在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的情况下,做个有心人,渐渐地柳暗花明了。 ”    在快餐店端盘子    2000年,从西安交通大学通信专业毕业的何咏仪踌躇满志,但半个,月内,她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兜里不到5
期刊
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首届NBA学员,到成为中国家居装饰业龙头老大的东易日盛装饰公司总裁,杨劲与她的先生陈辉一起,如何埋头奋斗7年建成中国装饰产业最具规模的集成服务商,造就一个家居产业王国?她凭什么做到这一步?  站在宽敞的摄影棚里,杨劲面对不停闪动的镁光灯,对摄影师的要求十分配合,摆姿势,低头,露出笑容……从她应对自如的表情和轻松的动作看得出来,她在镜头前的感觉很好,对自己成为焦点信心充足,一如
期刊
山西金融业在清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在全国各地中等以上的城市几乎都有山西人开设的票号,专营汇兑、存放款业务。而乔家票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乔家票号的崛起    乔家商号的创始人名乔贵华(一说乔贵花),他早先开的大德星茶庄,由于善经营,广有积蓄。后来乔家商业的三个堂号德星堂、保和堂、在中堂分别为乔贵华的三个儿子所有。在中堂资本最雄厚,其次是保和堂,最弱的是德星堂。  乔贵华打破了父传子的旧习,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