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小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创新小实验:多媒体技术:习题教学
  小实验是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成简单、方便、可见度高的微实验教具所进行的实验。巧妙利用小实验微教具组织物理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师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定性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再融合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从而突破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某些难点。本文以“固液压强的综合计算”为例,阐述创新小实验如何与多媒体技术融合,高效地突破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1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压强”的内容要求有:通过实验,理解压强,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这部分知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全国各地中考物理题中“压强”都是必考考点,考查方式多样,其中多数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分值较大,也时常有区分度较大的难题出现。初中生年龄多在13-15岁之间,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低下。而液体压强计算主要涉及物理中的质量、密度、压力、重力、深度、面积等较多知识点,该部分计算题情境对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能力有极高的要求。大部分中等学生对于压强计算的物理情境转化存在障碍,受力分析时不能建构出物理模型。例如,学生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和压力大小时,总是混淆压力大小和液体白重大小的关系,因而导致理解与计算错误。所以,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还需要教师基于学情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
  2教学流程设计
  基于上述对知识点和学生学情的认知分析,可设计如图1所示的教学流程来突破“压强、液体压强”这部分教学的重难点。
  3创新小实验与多媒体技术融合突破教学重难点
  3.1液体压强的计算
  例题:如图2所示,某薄壁透明塑料瓶瓶底面积为25cm2,瓶盖面积为4 cm2,瓶身高为20cm,空瓶白重为1N,设计容量为350mL,现将该塑料瓶放在面积为2m2的水平桌面上。(g=10 N/kg)求:
  (1)当装入10cm深的水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多大?
  (2)当装入10cm深的水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多大?
  分析:(1)将装有适量红颜色水的塑料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帮助学生将题干转化为真实的物理情境。再利用PPT展示图3,引导学生构建出物理模型进行解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计算出水对瓶底的压强:
  (2)由于题设问题的顺序是先计算压强再计算压力,学生在计算水对瓶底的压力时很容易想到由压强公式变形式得:
  点评:若题设问题的顺序是先计算压力再计算压强时,学生看到题干中“水平”等字样会想到水对瓶底的压力是由水的重力引起的,故受力分析得到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等于水的重力大小。本题是规则柱型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情境,这种思路可作为一题多解的另一种思路。但对于非规则直柱型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计算,学生容易混淆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采用这种思路进行计算而出错。
  3.2用创新小实验帮助学生建构科学认知
  创新小实验取材和制作及实验过程简述如下!
  (1)先取550 mL的农夫山泉矿泉水空瓶3只,3只都去掉包装材料和瓶盖,并标号1、2、3。1号瓶去掉瓶口和瓶底,2号瓶去掉瓶底,在1号瓶瓶底上蒙上橡皮膜,在2号瓶瓶口处蒙上橡皮膜,3号瓶去掉瓶身后蒙上橡皮膜。注意在蒙橡皮模时最好选用较轻薄的橡皮膜(如气球),同时蒙完橡皮膜后呈现松弛状态。再将1号瓶正置固定在铁圈上,将2号瓶倒置固定在铁圈上,将3号瓶正置固定在试管夹上。最后,将铁圈和试管夹固定在铁架台上,且让1、2、3号瓶的橡皮膜能刚好接触并平置于电子秤上,烧杯盛适量的红色水备用。器材及装置如图4所示。
  (2)首先,将1号瓶的橡皮膜刚好平置于电子秤上点击清零,使电子秤示数为0,再将烧杯中的红颜色水全部倒人1号瓶中读取数据并记录,如图5所示。然后,将电子秤放置在2号瓶下,也是刚好使2号瓶中的橡皮膜置于电子秤上点击清零,使电子秤示数为0,再将1号瓶中的红颜色水全部倒入2号瓶中读取数据并记录,如图6所示。最后,以同样的方式将2号瓶中的红颜色水全部倒人3号瓶中读取数据并记录,如图7所示。PPT展示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引导学生分析相同质量的水装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时,电子秤的示数为何不同?由此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柱形状有关的感性认识。
  分析:该小实验取材便捷,重复利用率高,学生能够直观地从实验结果认识到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容器形状有关,初步建立“相同质量的水装在开口面积大于底面积的容器中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装在开口面积小于底面积的容器中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大”的认识。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从相同质量的水装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电子秤的示数却不同,让学生产生与前面所学物理知识的认知冲突,因而思考电子秤测物体质量的原理是由于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受重力作用,将物体放在电子秤上时由重力引起物体对电子秤的压力从而测得物体质量。实验结果的示数不同,反映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同。这一引导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3.3理论分析比较液体压力和重力
  在PPT上展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底面积相等、高度相同、口径不同的杯子,如果都盛人重力為G的液体(图8),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与液体重力有何关系?
  学生知道,在数学上计算立方体体积用公式:V=Sh,则可以用PPT演示压力大小对应重力大小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实际体积的关系图(图9),学生直观得出液体对柱形容器底的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大小,液体对底面积小于开口面积型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大笑,液体对底面积大于开口面积型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大小。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使得液体对容器壁的作用力通过液体反作用于容器底所致.
  分析:用“液体体积”的方法推导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白重的关系,不仅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分析的思维升华,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物理思维和对压强、液体压强公式的熟练应用。应用多媒体技术中的PPT进行教学,其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物理情境中转化抽象出物理模型,同时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结束语
  中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在突破某些教学重难点上,笔者认为应该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来寻找解决办法。首先,应该抓实验这个突破口,为学生领悟相关物理认知提供感性认识,再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从物理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来分析较复杂、较难理解的物理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提升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2020年7月在成都市简阳市的田野考古调查实践中对田野调查理论的运用,根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带队老师的指导所得的感悟,对田野调查中的传统地面踏查方式在实践中的运用展示出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讨论。  关键词:地面踏查;田野考古调查;优势;局限性  0 引言  田野考古调查是开展考古工作之前的重要准备,依靠人力开展的地面踏查是当下田野考古调查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地面踏查相关理论和
在信息技术应用逐渐广泛的今天,文物保护也需要求新求变。而应用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可以在文物保护中还原清晰图像及内容,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存留与传承。文章针对数字图像修复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文物保护水平,还原真实历史,为传承我国优秀文化提供技术参考。
摘 要: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出土后由于所处环境发生改变,特别是直接与氧气接触后,腐蚀速度会明显加快,这对文物保护不利。因此,在考古发掘工作中,需要应用到整体提取技术,将文物带土运送至实验室,在理想环境下将文物与周围土壤剥离,从而实现对文物的保护。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整体提取技术已经日渐成熟,掌握其操作技巧对文物的现场挖掘和妥善保管有积极帮助。文章首先概述了整体提取技术的适用情况,随后着重
摘 要:革命文物是党的历史见证,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保护革命文物,就是保护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光大党的传统。恩阳古镇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之地,至今革命文物众多,但保存现状有喜有忧,加强保护有利于助推党史教育常态化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革命文物;调查;简报  四川巴中的恩阳古镇既是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镇,又是革命文物集中展现的红色基地。笔者
摘 要:博物馆主要是以文物藏品为主要核心,进而深入地对学术成果开展研究,通过专业引导,打造以观众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发挥文化传承、公众教育的作用。文章主要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的维度进行简单探析。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维度探析  0 前言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博物馆的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这使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因此,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探析陈列展览策划的
摘 要:博物馆陈列布展是一项涵盖基础工程性、装饰性和艺术性的综合型专业工程,其从设计到施工阶段,往往存在着各类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同时此类工程通常投资额较大,非定额标准部分占比大,从而造成工程在造价控制、费用审核时评审难度大、审核周期长。文章将从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的特殊性切入,对当前工程费用审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组合式费用审核机制的概念,并对其展开阐释,以期形成适应并符
关键词:微专题教学:学科思維: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教材:课程思政:教学建议  1引言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全面修订工作,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开启了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征程。核心素养课题组集体攻关,历时三年并经权威审议,最终于2016年形成研究成果——《中国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教学设计  1深度学习  物理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主题,让他们全身心积极参与、挑战问题,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物理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4个要素分别是:单元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活动以及持续性评价。单元学习主题指以某一核心知识为主体进行组织,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目标,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
关键词:中美教材:高中物理;例题:教材比较  1引言  1.1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在例题呈现方式上的异同点,例如:在题干中是倾向于直接给出物理模型还是通过对真实情境的描述让学生主动去建构物理模型?例题是否给出配图以使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例题的难度水平是否一致?另外,例题与习题最大的不同在于教材给出了例题的解答过程,对学生来说,是解题方法的示范,那么中美教材的例题在解答过程中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