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应以启发性教学为主,不能单单教会学生几个字母、几个单词就算完成任务。而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尤其是听和说的基本训练,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打下了较扎实的语音语调基础,并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为将来升入中学继续学习英语作好准备。
  那么如何能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一、课堂英语化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小学阶段作为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尽管小学生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由于这时所学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和简单句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观手段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应用英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情境化
  
  在教育学中,有一种原则是认知先行。所谓认知先行就是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事物和行为来教会学生用英语进行正确表达。常识告诉我们,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从感知逐步开始的,即使是学习母语。人们总是通过肉眼观察、通过耳朵去接收信息来实现存在的表象与语言信息的对应结合。所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能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所以,要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境。做到教学情境化。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建立如Daily talk或2~4人一组的Makedialogues等制度,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氛围。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简笔画、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性交际,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教学内容。再次。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情境: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境。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步骤规范化
  
  根据英语学科内容本身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步骤:第一应是让学生形成音和义的联系;第二是形成音和形的联系;然后形成音、形和义的联系。无论是单词还是句型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贯彻这一基本思路。教师可以从视听感知一模仿练习一迁移运用一综合交际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在这里。要提一下削弱负迁移的影响,所谓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他们的模仿力特别强。针对这个特点,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以正确示范,来削弱负迁移的影响。例如,汉语拼音对英语字母的语音、书写方式起严重的干扰作用。由于中文拼音是借鉴英语字母创立的,所以在学习26个英语字母时。对已完全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写方法的小学生,容易起混淆现象。因此,我们要将字母和汉语拼音逐个比较,从形体、书写、读音等方面来找差异,将它们分别开来。在教授26个字母时,可以先学唱字母歌。并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使学生在蹦蹦跳跳的同时,掌握字母的发音。在学生正确发出和辨认26个字母的音形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这样英汉对照、比较鉴别,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负迁移的干扰,在学生心中形成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方式这一强烈的印象,避免出现中式英语现象。
其他文献
一堂精彩、流畅的英语课少不了事先的精心筹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提起备课,很多教师认为无外乎是通读教材,找出重、难点。再编排一些配套练习,仅此而已。而用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采用这种传统备课方式进行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听课不积极,接受知识不主动,学习效果不理想。而这正是我们目前所推行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一、合理运用教材,大胆实施改革    1 充分钻研教
摘要: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法等方面简述了怎样整理题目。研究题目,使思维更具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使学生学会学习,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关键词: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
文章介绍了沥青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具备的工程性能,阐述了几种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组成成分、相容条件、功能和应用范围,并探讨了直接混溶法、胶乳法、母料法等改性沥青生产工法
文章从水引起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破坏出发,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提出了水在非饱和膨胀土中的三个作用机理:强结合水的晶层膨胀作用、弱结合水扩散膨胀及自由水的渗透膨胀作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