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辅助步态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分析

来源 :卒中与神经疾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ojuan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辅助步态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以2017年4月-2019年4月经本医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功能性步行(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量表对恢复早期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行评估,其中FAC≥3分为不需要辅助行走,FAC<3分为需要辅助行走,即辅助步态;根据FAC评估分组后对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入院时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将影响步态辅助的因素作为预测因子,通过绘制ROC曲线图对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82例患者中出院时可独立行走(FAC≥3分)42例,步态辅助(FAC<3分)40例;与独立行走组比较,步态辅助组患者年龄增加,脑卒中至康复开始时间延长,入院时FM评分高,入院时FAC评分低(P<0.05);经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至康复开始时间以及入院时FM评分是影响脑卒中后步态辅助的风险因子(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显示,年龄、脑卒中至康复时间以及初始FM评分均可预测脑卒中后步态辅助,当年龄≥62.05岁、脑卒中至康复时间≥29.48 d或初始FM评分≥9.13分时卒中步态辅助的风险最高,而三项风险因子联合预测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单一因子预测增加,分别可达97.50% 、90.05%,为最佳预测模型.结论 综合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年龄、FM评分并及早地给予康复治疗可为脑卒中患者早期的步行恢复提供准确的判断,以此为依据制定治疗和康复方案可能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早期的步行恢复,合理计划院内治疗周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
当代相声泰斗马季先生,于2006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享年72岁。马季的相声生涯长达50年,创作、表演了300多个精彩相声段子。  在缅怀马季的时候,想起2002年底他作客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的情景。那天他身着古铜色唐装,脸上却少有舞台上谈笑风生的神情,眉宇间时而略显不悦。他在现场挥毫题下的是“专心致志,宠辱皆空”八个大字。  当时我就心存疑虑:马先生何以心存不快?应该说,继侯宝林、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