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金融支持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腹地,是连接我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科教实力雄厚、自然资源富集、文化积淀厚重。党的“十九大”以来,陕西省奋力追赶超越,各项经济指标迈上新台阶。基于此,本文对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文献综述
  针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两者的的研究,國内学者在全国、他国、区域、省市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艾洪德等(2004)将我国划分为东、西、中部地区,对金融发展指标和投资增长、经济增长指标进行回归,最终得出稳健的结论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从区域角度讨论。孙爱军等(2011)借助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金融支持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并细分到三次产业。王勋和赵珍(2011)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辅以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认为金融规模的盲目扩大并不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关键,这与李广众、陈平(2002)的研究结论相通,研究结果也说明了我国的金融结构有待改善。杨艳和李新波(2009)与邓淇中和张晟嘉(2012)皆论证了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区域差异。熊晓炼和王亚飞(2014)就相关评价指标对贵州省2009-2013年金融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得出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相互发展的协调程度。
  二、模型介绍与数据来源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是一种有效的效率评价方法。其中最能代表该方法的是CCR模型和BCC模型。由于CCR模型有相应的局限性,本文选择BCC模型进行测度,选取陕西省2000-2017年的经济发展数据和金融发展数据为样本,以陕西省资本与劳动力数据中的总就业人员人数(L)、第一产从业人数(L1)、第二产业从业人数(L2)、第三产业从业人数(L3)、存款余额(DE)、贷款余额(LO)和保费收入(INS)为陕西省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投入指标,相应地以陕西省国民生产总值(GDP)、三次产业产值(Y1、Y2、Y3)为产出指标。
  三、实证分析
  1.金融支持下GDP增长效率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00-2017年间,陕西省金融支持GDP增长效率测度结果可以分为2000-2008年和2009-2017年两个阶段。2000-2008年之间,陕西省金融支持GDP增长效率经过一段波动调整时期,表现为2001-2005年,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和不足,技术效率指数均小于1,均无效。金融支持GDP增长效率低这一现象在2003年前后这段时期表现最明显,贷款余额投入冗余量较大,这与2003年前后信贷增长过快有关。此后,2004-2008年,金融支持GDP增长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维持在均为有效的状态。
  2009年之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2009年和2010年金融支持GDP增长的技术效率指数分别为0.886和0.937,在劳动力、贷款、保费收入方面均有冗余。2011-2017年,陕西省金融支持GDP增长的效率得到改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稳定,且多维持在各项经济效率均为有效的状态,说明2011-2017年以来,金融支持GDP稳定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
  2.金融支持下第一产业增长效率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00-2017年间,陕西省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增长效率测度结果可以分为2000-2009年和2010-2017年两个阶段。2000-2008年之间,陕西省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增长效率经过一段波动调整时期,表现为2002年、2003年和2006年,技术效率指数均小于1,均无效。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增长效率低这一现象在2003年前后表现最明显。2004年、2005年、2007年和2009年,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增长的过程中,存在技术效率为1,而综合效率无效的情况,说明第一产业的规模效率无效,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等途径提高规模效益和生产效率。
  2010年,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增长在劳动力、贷款、保费收入方面均有冗余,在产出指标上存在些许不足。“十一五”期间,陕西“三农”政策的实施为之后第一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011-2017年,陕西省金融支持第一产业增长的效率得到改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稳定,且除2015年以外均维持在各项经济效率均为有效的状态,说明2011-2017年以来,金融支持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
  3.金融支持下第二产业增长效率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00-2017年间,陕西省金融支持第二产业增长效率测度结果可以分为2000-2008年和2009-2017年两个阶段。2000-2008年之间,陕西省金融支持第二产业增长效率经过一段波动调整时期,表现为2002-2005年,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和不足,技术效率指数均小于1,均无效。金融支持第二产业增长效率低这一现象在2003年前后表现最明显。这与2002年前后信贷增长过快、保险机构扩张,保费收入快速增长有关。除2005年外,2004-2008年,在技术效率有效的情况下,规模效率逐渐发展至有效的状态,综合效率不断增至有效,说明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在该阶段得到了稳定发展,生产效率得到改善。
  2011-2014年,金融支持第二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维持在较好的发展状态。但是2015与2016年,金融支持第二产业增长出现了技术效率无效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投入指标中的存款、贷款和保费收入都有相对较大的冗余,说明在该年存贷款和保费收入转化为第二产业产值增长的效率不高,2017年,金融支持第二产业的增长效率表现为有效。
  4.金融支持下第三产业增长效率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00-2015年间,陕西省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增长效率测度结果可以分为2000-2005年和2006-2017年两个阶段。2000-2008年之间,陕西省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增长效率经过一段波动调整时期,表现为2002-2005年,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和不足,技术效率均小于1,均无效。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增长效率低这一现象在2003年前后表现最明显。以2004年为例,该年综合效率指数为0.862,投入指标中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松弛变量为101.943,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163.086。   此后,2006-2014年间,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增长经过2009-2012年的波动趋于平稳发展,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效,说明在该阶段,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維持在较好的发展状态。2009-2012年的经济波动通过第三产业劳动力人数和保费收入来影响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但是2015、2016两年间,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增长效率出现了综合效率不足的情况,说明在该年第三产业的规模效益需要提高。2017年,金融支持第三产业的增长表现为有效。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研究结论。①金融基本能够有效支持陕西省经济增长。近年来,金融支持陕西省经济增长的效率经历了两轮波动期,分别是2003年前后和2008年前后,后逐渐增长趋于稳定,金融基本能够有效支持陕西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②多出现从业人数、贷款余额和保费收入的冗余。在受到经济运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冲击时,第三产业需要经历的恢复期最长,第一产业需要经历的恢复期最短。③三次产业的无效效率可以在产业间被“掩盖”和“抵消”。当金融支持产业产值增长无效时,三次产业间无效效率和有效效率可以在效果上互相“掩盖”和互相“抵消”,使得金融支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效率为有效,从而造成一种金融能够有效支持GDP增长的表象,但是这种互相“掩盖”和互相“抵消”的程度是有限的,这与三次产业处在统一的金融发展环境中有关。
  2.政策建议。①进一步改善信贷结构,加强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在保持合理流动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如成立风险补偿基金并予以财政补贴,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例,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一同搭建平台,完善评估体系,创新担保方式,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要优化信贷结构和信贷投向,保证信贷资金的收益,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政府要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搭建平台,构建机制,积极向金融机构输送低投入高产出的优质项目。
  ②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富集的优势。一方面,从金融支撑经济增长效率来看,在出现不确定因素影响时,相关的金融资源应该更多向第三产业倾斜,因为第三产业一旦受到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时,需要经历的缓冲期在三次产业中最长。另一方面,从金融服务方式来看,应积极探索开展种类丰富的质押贷款方式,如专利权质押、经营权质押、收费权质押等贷款抵押方式。此外,由于存在从业人员方面多有冗余的情况,应深入发展人才战略,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教育大省固有的优势。
  ③注重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金融业发展能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应起到中间枢纽的作用,善于组合各方资源,建设并维护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中介和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条件;搭建完善的政银企合作平台,结合“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完善信息披露平台,提高各行各业获取金融资源的能力,在三次产业间合理分配各项金融资源。此外,陕西省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众多,要注重提升服务水平,植根于地方经济,服务于地方经济,从而增强金融业的发展能力。[基金项目:本文受到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自贸区建设视域下的陕西科技金融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7JZ015)的资助。]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腐败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腐败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危害很大,腐败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党和政府的形象,阻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对于腐败的研究,有些是从社会角度来看,有些是从心里层面来看。本文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腐败问题,试图去突破减少腐败现象发生的解决方法。  一、腐败现象的概述及其带来的危害  我国现在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腐败现象严重
当今时代,不管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宣传的工具还是公众监督的“双眼”,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族,建设法治化进程中凸显出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尤其在
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经验表明.都市工业对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新世纪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都市型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中心庄路一京津塘高速公路拱桥是开发区西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的重要单体项目之一.位于开发区中心庄路与京津塘高速公路相交处,系分离式立交桥,立交桥沿
城市交通是城市系统内以及城市系统间物质和能量输送的大动脉。城市系统内的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区位都与交通成本有关。市民对居住地的选择也与交通条件密切相关。交通拥挤
近年来.城市房价飙升困扰民生.社会各界为之焦虑。笔者通过对房价飙升原因和后果的分析,希望能寻求到解决房价问题的正确途径.为政府房地管理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一、引言  企业预算已经被认为是企业计划、协调和控制等职能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是连接企业内部不同单位和部门及经济业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但是,预算机会主义行为会扰乱预算功能的发挥,它对预算效率和组织绩效产生深远影响。预算机会主义行为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预算松弛和预算卸责。目前,对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预算松弛,只有极少部分学者研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另外一只表现形式:预算卸责。关于如何抑制预
<正>本刊讯近日,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法士特员工王黎洲、蔡嵘以陕西省选拔赛第一名的绝对优势,代表陕西省参赛,荣获数控装调维修工种职工组双人赛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