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职业卫生大数据,提前发现高危企业和劳动者早期职业健康损害,阻断或延缓职业病发展进程,延缓或使早期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不至于发展为职业病,实现职业病防治的精准防控.[方法]连续系统的收集上海市松江区职业病危害申报信息、企业职业卫生档案信息、作业场所委托检测信息、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主动监测信息、职业病工伤鉴定及理赔信息、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信息和职业病报告信息等职业卫生数据,以噪声危害控制为例探讨职业卫生大数据在职业病精准防控中的应用和前景.[结果]2017—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辖区体检机构共开展噪声在岗职业健康体检30265人次,复查率为9.57%、职业禁忌证率为1.91%;2017年噪声转上级复查53例(0.40%),2018年疑似噪声聋5例(0.03%);2017年发现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A)1421人次(1180人,占整体的10.69%),分布在390家企业;2018年发现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A)1736人次(1308人,占整体的10.27%),分布在413家企;噪声委托检测合格率与主动监测合格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噪声委托检测数据合格率与噪声职业健康监护结果也存在矛盾.[结论]利用职业卫生大数据分析可以提升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监管效率、可使疾控部门职业卫生宣传和干预更加有的放矢、更直观的评估委托检测数据的质量、可以规范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诊断、企业职业病防控和管理决策更加科学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