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道出了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应该说,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独到的艺术,它不仅仅是教师设计得巧妙,还在于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彼此促进共同提高。要想真正提升语文课堂提问的效率,还需要从艺术的角度来加以设计。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教师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要么分解一些问题,要么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既容易发现思考的路径,又能够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能够发现努力的方向,培养起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例如:《大江保卫战》教学片段
师:大家来看这个片段,你们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师投影“官兵们肩扛沉重的……保住大堤“)
生:我看到了人民子弟们奋不顾身的模样。
生:我想到了,他们为了人民的安全,真是英勇顽强。
师:是啊,特别是“穿梭”、“奔跑”和“全然不顾”这些词语,我们更能有一种怎样的感慨,谁能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下?
生:意志坚定。
生:奋不顾身。
生:坚持不懈。
师:为了保住大堤,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在泥水中肩扛沙包奋勇前行。特别是,当听到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后,他们又怎样做?谁来找一找书上的句子。
(指名答)
师:他们在战斗,他们在英勇地战斗,他们一边战斗一边高喊……
(生齐读:狂风为我们呐喊!……人墙)
师:在狂风面前、在暴雨面前、在巨浪面前,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战斗说明了一点,他们是最伟大的、最可敬的人。
那现在,谁能说一说“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的意思?
前面的铺陈就为最后这一问题的提出。这副对联虽然字面意思容易理解,但对联里蕴藏的深刻的情感学生很难一下子领会。教师通过前面句子的分析,逐步引向这一句话,不知不觉间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情感的渲染,理解句子便水到渠成。
2.突出重点,借题发挥
大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语文教学领域,有一种教学流派就是强调从一点进行突破,这与课文的结构其实正好相通。一篇课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写成,中心可能是一个词也有可能是一个句子,围绕这句话,往往能够串联起整篇课文,用“节骨眼处”的提问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例如:《秦兵马俑》教学片段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都明白了课文每一段讲的什么意思,谁能说一说每一自然段的段意?
(指名答)
师:看来大家预习得都很细致,那么,谁能把这些自然段分成两个部分?
生:前面讲的是兵马俑规模宏大,后面讲的是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说得真好,那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是看到书上有一句话。
师:那这句话叫什么句子?
生:过渡句。
师:对,过渡句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句子在说明文结构里经常使用,那么兵马俑究竟如何规模宏大,又是如何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呢,我们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加以描述的。
本文的结构非常简单,如果按照传统的从前往后的顺序进行讲解,学生很难形成整体的概念。因此,立足这一过渡句,再渗透说明方法的讲解,将会更为便捷地使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和说明方法。触一发而动全身,语文教学同样需要多作考虑。
3.化顺为逆,反向思维
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更多的还是要引导学生思维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巧妙设计一些逆向提问的问题,促进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片段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想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好好回味一下,你觉得这篇文章中,最感人的是哪幅画面?
生1:我觉得应该是美穗子带着全家人从日本赶到中国,感谢聂将军的画面。
师:那你给这个画面取个名称吧!
生1:叫感恩图。
(师板书)
生2:我觉得最感人的场面应该是聂将军送日本小姑娘去日军指挥部的场景吧,小姑娘不想走啊。
师:那你也取个名称吧!
生2:叫离别图。
(师板书)
生3:我觉得最感人的画面还是聂将军喂饭的画面,你想想,这个伟大的一个将军还在给小姑娘喂饭,太感人了吧。
师:你的取名叫?
生3:照料图。
(师板书)
师:看来,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心目中最感人的画面。其实,不管哪一幅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伟大的灵魂,一种伟大的精神和一个伟大的身影,这是国际主义最完美的体现。
如何总结课文?本例中教者采取一种反向思维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用描绘的手法来重现课文中的场面,既锻炼了概括能力,又再次感悟了主人公的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4.相互交流,互为提问
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决定了语文课堂应该师生共同推进。因此,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预设,还应该包括学生的生成。因此,艺术化的课堂提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提问促进。
例如:《渔歌子》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首多么优美的春景图,对了,你们觉得这首诗里最能表达情感的是哪句话?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哪几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情感?
生:不须归。
师:围绕这三个字,谁能提出一两个问题?
这首词的意思非常直白,教师如果囿于理解词意,那几分钟就能完成教学。本例中教师主动地让学生提问,目的就是要通过问来反馈全诗的意思,通过问来学会理解词义的方法,可谓举一反三,别有情趣。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用好问,则效率大增;学生用好问,则能力大进。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教师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要么分解一些问题,要么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既容易发现思考的路径,又能够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能够发现努力的方向,培养起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例如:《大江保卫战》教学片段
师:大家来看这个片段,你们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师投影“官兵们肩扛沉重的……保住大堤“)
生:我看到了人民子弟们奋不顾身的模样。
生:我想到了,他们为了人民的安全,真是英勇顽强。
师:是啊,特别是“穿梭”、“奔跑”和“全然不顾”这些词语,我们更能有一种怎样的感慨,谁能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下?
生:意志坚定。
生:奋不顾身。
生:坚持不懈。
师:为了保住大堤,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在泥水中肩扛沙包奋勇前行。特别是,当听到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后,他们又怎样做?谁来找一找书上的句子。
(指名答)
师:他们在战斗,他们在英勇地战斗,他们一边战斗一边高喊……
(生齐读:狂风为我们呐喊!……人墙)
师:在狂风面前、在暴雨面前、在巨浪面前,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战斗说明了一点,他们是最伟大的、最可敬的人。
那现在,谁能说一说“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的意思?
前面的铺陈就为最后这一问题的提出。这副对联虽然字面意思容易理解,但对联里蕴藏的深刻的情感学生很难一下子领会。教师通过前面句子的分析,逐步引向这一句话,不知不觉间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情感的渲染,理解句子便水到渠成。
2.突出重点,借题发挥
大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语文教学领域,有一种教学流派就是强调从一点进行突破,这与课文的结构其实正好相通。一篇课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写成,中心可能是一个词也有可能是一个句子,围绕这句话,往往能够串联起整篇课文,用“节骨眼处”的提问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例如:《秦兵马俑》教学片段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都明白了课文每一段讲的什么意思,谁能说一说每一自然段的段意?
(指名答)
师:看来大家预习得都很细致,那么,谁能把这些自然段分成两个部分?
生:前面讲的是兵马俑规模宏大,后面讲的是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说得真好,那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是看到书上有一句话。
师:那这句话叫什么句子?
生:过渡句。
师:对,过渡句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句子在说明文结构里经常使用,那么兵马俑究竟如何规模宏大,又是如何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呢,我们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加以描述的。
本文的结构非常简单,如果按照传统的从前往后的顺序进行讲解,学生很难形成整体的概念。因此,立足这一过渡句,再渗透说明方法的讲解,将会更为便捷地使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和说明方法。触一发而动全身,语文教学同样需要多作考虑。
3.化顺为逆,反向思维
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更多的还是要引导学生思维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巧妙设计一些逆向提问的问题,促进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片段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想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好好回味一下,你觉得这篇文章中,最感人的是哪幅画面?
生1:我觉得应该是美穗子带着全家人从日本赶到中国,感谢聂将军的画面。
师:那你给这个画面取个名称吧!
生1:叫感恩图。
(师板书)
生2:我觉得最感人的场面应该是聂将军送日本小姑娘去日军指挥部的场景吧,小姑娘不想走啊。
师:那你也取个名称吧!
生2:叫离别图。
(师板书)
生3:我觉得最感人的画面还是聂将军喂饭的画面,你想想,这个伟大的一个将军还在给小姑娘喂饭,太感人了吧。
师:你的取名叫?
生3:照料图。
(师板书)
师:看来,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心目中最感人的画面。其实,不管哪一幅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伟大的灵魂,一种伟大的精神和一个伟大的身影,这是国际主义最完美的体现。
如何总结课文?本例中教者采取一种反向思维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用描绘的手法来重现课文中的场面,既锻炼了概括能力,又再次感悟了主人公的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4.相互交流,互为提问
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决定了语文课堂应该师生共同推进。因此,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预设,还应该包括学生的生成。因此,艺术化的课堂提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提问促进。
例如:《渔歌子》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首多么优美的春景图,对了,你们觉得这首诗里最能表达情感的是哪句话?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哪几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情感?
生:不须归。
师:围绕这三个字,谁能提出一两个问题?
这首词的意思非常直白,教师如果囿于理解词意,那几分钟就能完成教学。本例中教师主动地让学生提问,目的就是要通过问来反馈全诗的意思,通过问来学会理解词义的方法,可谓举一反三,别有情趣。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用好问,则效率大增;学生用好问,则能力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