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MW间接空冷机组”烟塔合一”方案数值模拟分析

来源 :电力勘测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6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容量燃煤电厂建设中,”烟塔合一”方案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优势而得以推广应用,但烟气处理设施布置于间接空冷塔内将影响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效果.本文以某2×1000 MW间接空冷机组工程为依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间接空冷塔内有、无烟气处理设施情况下间接空冷塔的运行特性,并对”烟塔合一”方案与常规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案相比,”烟塔合一”方案由于塔内布置了烟气处理设施、烟道进塔减少了散热器面积,导致间接空冷塔冷却效果降低,出塔水温升高;经济性比较表明,”烟塔合一”方案初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升高,整体具有经济性优势.
其他文献
缺水富煤且环境风较大地区新建机组几乎均采用自然通风间接空冷系统,自然通风间接空冷系统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间接空冷系统设计背压选择,二是循环水泵驱动方式选择.本文以经济性为原则分析标准煤价和设计气温对机组设计背压的影响;同时基于满负荷工况和75%负荷工况,对循环水泵变频和工频两种驱动方式进行经济性比较,提出循环水泵驱动方式选择原则.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提升基础质量、合同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持续追求卓越,广东院积极组织开展了质量提升年活动.本文从活动方案介绍、活动具体做法、活动取得的成效等介绍广东院质量年提升活动实践情况,并对活动进行总结和思考,为其他单位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湿冷塔、空冷塔、空冷岛等大型电站空冷设备,进行三维建模仿真时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存在建模时间长、经验参数多、对网格质量依赖程度高等缺点.本文基于此,通过二次开发研制间接空冷仿真平台,采用Qt图形库进行仿真平台图形界面开发以满足Linux和Windows系统环境下跨平台运行的要求,实现数值模拟中间冷塔建模、设置、计算和后处理分析标准化和参数化,为今后间接空冷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工程应用价值.通过某1000 MW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所开发平台的简便性、适用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2020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与2016版准则进行了对比,结合设计企业的特点,对其中几个关键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活动思路.同时对设计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的经验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国内已建设投运的1000 MW机组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设计计算数据和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对搁置式布置的淋水填料的阻风面积取值进行研究,对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为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自主化设计提供参考.
针对在建的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防雷击水平提升设计,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思维方法,对2015年以前在役运行的4条±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的雷击故障原因、故障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依据在役线路雷击管理的西格玛水平和改进提升空间,提出科学的预防性措施,各参与单位的无边界合作,适应恶劣环境的差异化设计,持续地质量改进活动以及追求”零故障”设计理念等过程控制,是特高压线路防雷击水平提升的主要途径,努力通过低成本的管理突破和质量改进活动来实现最大幅度的质量提升.
为更好进行湿式冷却塔研究,依托某新建电厂的热源与场地,建立8.0 m×8.0 m的中型实塔测试平台,为国内首个具备热源条件的测试平台.该平台具备填料风速0.8~3.0 m/s、淋水密度7~20 t/(h.m2)、最大填料高度2.50 m的试验条件,可以针对湿式冷却塔,实现淋水填料性能、喷溅装置性能、集水装置及防溅装置等塔芯材料的研究工作.目前,应用该平台已完成填料性能修正关系、喷溅装置性能、机力塔分区热力性能等研究工作.
由于片式消声器往往被布置于距塔体较近的区域,则其阻力特性对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非常敏感,而公开资料中缺乏对片式消声器阻力特性的系统研究,限制了片式消声器对冷却塔热力性能影响的定量研究.本文采用流体计算软件,通过对消声导流片间夹角、消声导流片厚度以及通流面积比对片式消声器阻力特性进行研究,掌握了片式消声器的阻力特性及消声器各关键因素对阻力特性影响的规律;获得了片式消声器阻力系数计算公式,为定量分析片式消声器对冷却塔热力性能影响奠定了基础.
期刊
运用MIDAS/GTS NX 3D三维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某工程双线小直径电力盾构隧道对临近立交桥桩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影响桩基水平位移的主要因素及位移发展规律,为合理安排盾构隧道的推进次序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盾构隧道侧穿立交桥桩基时,桩体的侧向变形在隧道范围内呈现明显的”枣核状”的特征;双线隧道的不同施工次序对桩基水平位移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先发施工靠近桩基的隧道后发施工较远的隧道的施工方案(先近后远)相较于先施工较远的隧道后施工靠近桩基的隧道的施工方案(先远后近)引起的桩基水平位移影响明显减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