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时期是牙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此时的小家伙们,也正处在贪恋甜食、龋齿高发的阶段。
防龋齿的方式之一是使用含氟牙膏。目前市面上的儿童防龋牙膏,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含氟牙膏,木糖醇防蛀牙膏。
那么,市面上的含氟儿童牙膏表现如何?木糖醇牙膏和含氟牙膏,哪种防龋效果更好?除含氟与否的争议外,儿童牙膏的安全问题还应注意哪些?
2019年11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机构送检了狮王(Lion)草莓味儿童牙膏、宝儿滋(putzi)儿童牙膏、高露洁儿童牙膏、皓齿健儿童营养健齿牙膏、佳洁士儿童牙膏、云南白药儿童牙膏、黑人宝贝兔儿童牙膏、伢牙乐儿童营养牙膏、艾美適(Elmex)0-6岁儿童牙膏、舒客宝贝儿童成牙膏等10款产品,检测其氟含量(总氟量、游离氟/可溶氟)以及糖精钠指标。
它们表现怎么样?
艾美适(Elmex)总氟含量不达标
氟,是人体健康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中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介绍:摄入适量的氟化物,可以减少牙齿的溶解度和促进牙齿的再矿化、抑制微生物生长,预防龋病的发生。其中,含氟牙膏具有确切的预防龋病的作用。
氟在牙膏中,以游离氟、可溶性氟和难溶性氟的形式存在。游离氟、可溶性氟和难溶性氟的总和,即为总氟。
但由于难溶性氟在刷牙过程中,与牙齿釉面接触不起任何反应,因此,实际上起到牙齿防龋和再矿化作用的是游离氟、可溶性氟等有效氟。它们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牙膏的防龋效果。
目前,《GB/T8372-2017牙膏》标准中,儿童含氟牙膏的游离氟或可溶氟含量,以及总氟量要求均为0.05%~0.11%。相比成人含氟牙膏,它们的上限值均要低0.04%。
本期测评的10款儿童牙膏中,除皓齿健和舒客宝贝两款外,其余8款均在成分表标示了氟化物成分及添加浓度。实际检测中,这8款牙膏的总氟、游离氟/可溶氟项目均有检出。
值得注意的是,一款进口的艾美适(Elmex)0~6岁儿童牙膏(淡淡薄荷味)总氟量为0.04%,低于国标下限值,属于不达标产品,被本刊列为不推荐。
而另外7款含氟牙膏有效氟含量多为0.05%或0.06%,与其包装标示值相符。其中云南白药儿童牙膏(桃子果茶)的氟含量稍高,为0.09%,但该产品针对的是6~12岁的大龄儿童。
对此,Elmex进口商高露洁棕榄(中国)有限公司回应称,该牙膏系从欧洲进口,并获得中国海关商检证书进入中国市场。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该产品合格,且符合中国国标的要求。
据高露洁随后出具的同批次Elmex(艾美适)儿童牙膏检测报告显示,该产品的总氟含量为0.05%,符合牙膏标准要求。
很多妈妈担心宝贝使用含氟牙膏,会导致过量摄入氟。毕竟,氟摄取过量对牙齿的损害很大,可能导致齿面发黄、发黑的氟斑牙,甚至缺损脱落,长期过量还可能引发氟骨症,氟中毒。
但这个不需太忧虑。按照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与医学健康与医学部(HMD)的建议:“6个月以上的儿童,每天摄入量在0.05mg/kg,既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龋齿,又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小孩体重为10kg,那么按照HMD的说法,他每天应摄入0.5mg氟。以一款氟含量为0.10%(即1g牙膏中含有1mg氟)的儿童牙膏来算,每次刷牙取豌豆粒大小,即0.25g牙膏,即使全部吞下,摄入的氟也仅为0.25mg;每天“吞”两次,才刚好摄取0.5mg。
但这是假设在“吞牙膏”的前提下,正常刷牙都会吐掉牙膏沫,清洗口腔;加上(6岁以下)儿童牙膏含氟量一般在0.05%~0.07%,普遍低于0.10%,所以摄取量只会更低。
含氟牙膏vs木糖醇牙膏,哪个防龋效果好?
市面也有许多厂家推出号称“更安全”的木糖醇防龋牙膏。本期测评中,皓齿健、舒客宝贝即在牙膏中添加了木糖醇成分。
木糖醇,一种天然甜味剂,甜度与甘蔗相当。它被广泛地运用在口香糖和牙膏中,就是被认为它不能被牙菌斑细菌利用产酸,还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从而达到健齿、防龋的目的。
但近年仍有一些研究者对木糖醇的防龋效果表示质疑。2015年3月,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搜集了1991年至2014年的十份研究报告,分析后得出结论“没有足够的高质量证据证明木糖醇可以防止蛀牙”。
该论文的作者PhilipRiley表示:“防止蛀牙的最佳证据仍然是用含氟牙膏刷牙,少吃糖。”
此前的2011年,美国牙科协会(ADA)也曾发布临床实践指南,对非氟化物龋齿预防剂(包括木糖醇洁齿剂、无蔗糖多元醇口香糖等)进行了系统评价,专家组得出结论认为,在儿童和成人患有龋病风险较高的情况下,某些非氟化物产品作为辅助治疗可能提供一些益处。他们也推荐使用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用于预防龋齿,但是,专业和家用的氟化物产品,如含氟牙膏,仍然是有效预防龋齿的主要手段。
尽管没有木糖醇牙膏和含氟牙膏防龋功效的直接对比,但从业界观点来看,含氟牙膏目前仍是真正被公认的、主流的龋齿预防手段。美国牙科协会ADA和美国儿科协会AAP亦在2014年修正观点,表示儿童从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 很多妈妈会担心氟不安全,高露洁棕榄(中国)有限公司表示,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全球超过125个卫生健康组织均认可氟的安全性及其对口腔保健的价值;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等机构,也认可含氟牙膏在许可范围内使用的安全性。
舒客宝贝、佳洁士、高露洁检出糖精钠含量相对较高
为了遮盖其他成分的味道,改善牙膏的口感,很多牙膏会添加一些甜味剂,如糖精钠、三氯半乳糖等,木糖醇、山梨糖醇亦能提供甜味。相对而言,糖精钠的添加更为广泛。
糖精钠的甜度可达甘蔗溶液的300倍,但它不会导致蛀牙,或引起血糖波动,是一种廉价好用的人工甜味剂。但是,它的安全性此前一直有争议。摄入高含量糖精钠,被认为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导致消化不良,降低食欲。
目前的牙膏标准尚未对糖精钠进行规范。本刊参考了我国《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标准》标准,其规定在面包、糕点等食品中禁止添加糖精钠。而能够添加糖精钠的食品中,除了果糕、话化、凉果三类最大允许使用量为5g/kg,其余的,如蜜饯、果酱、坚果等多在0.15g/kg-1.2g/kg之间。
那此次送检的10款儿童牙膏中糖精钠检出情况如何呢?
测试结果显示,皓齿健、云南白药、伢牙乐、Elmex(艾美适)4款均未检出糖精钠(<0.005g/ kg)成分,值得肯定。
狮王(Lion)、宝儿滋(putzi)、高露洁、佳洁士、黑人和舒客宝贝6款牙膏均检出了少量的糖精钠,含量从0.51 g/kg到1.71 g/kg不等。其中,舒客宝贝的糖精钠含量最高。
儿童牙膏的糖精钠含量比果酱、坚果添加的还高,这样的牙膏还能给小孩用吗?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规定糖精钠的ADI值(即每日容许摄入量)为每日0~0.005g/ kg体重。
假如一个小孩体重10kg,那么他每日最高允许摄入0.05g糖精钠。
以含量最高的舒客宝贝为例,每克牙膏中含0.0017g糖精钠。假设每天刷牙两次,牙膏量共计1g,如果全部吞咽,最多会摄入0.0017g糖精钠。这与JECFA所规定的最高允许摄入量仍有极大差距。
更重要的一点是,牙膏不同于食物,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被吞咽而是会被吐出,因此摄入量只会更少,基本不用太担心。
儿童牙膏中的这些敏感成分应多注意
牙膏一般由水、摩擦剂、保湿剂、发泡剂、芳香剂等成分构成。多数情况下,牙膏不会对口腔造成刺激或过敏,但对口腔免疫较弱的儿童而言,避开一些具有较强刺激性的成分,非常有必要。
美国牙科协会(ADA)认为,精油,包括留兰香、薄荷和肉桂等成分,是口周接触性皮炎、口腔炎或唇炎的最常见来源。此外,精油和香料混合物、薄荷醇,可能引起口腔膜过敏反应或刺激。其他已报告为过敏原或接触刺激物的牙膏常见成分还有:柠檬酸(通常列为柠檬酸锌或柠檬酸钾)、三氯生、月桂醇硫酸酯钠、丙二醇等。
这其中,月桂醇硫酸酯钠(SLS)是非常受关注的一种刺激性成分。它在牙膏中作为发泡剂使用,会刺激口腔黏膜和上呼吸道。如果口腔内有炎症、伤口,还会加剧伤口恶化。
本刊检查了10款牙膏的成分表,发现除宝儿滋(putzi)、艾美适(Elmex)2款进口牙膏使用的是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外,其余8款均添加了月桂醇硫酸酯钠,包括价格稍贵的云南白药。
CCR综合测评:推荐伢牙乐、宝儿滋,不推荐艾美适
儿童是龋齿高发期,因此我们建议父母给小孩子使用含氟牙膏。6岁以下儿童,使用含氟量在0.05%~0.07%的牙膏比较合适;上小学以后,可以适量使用含氟量在0.09%左右的儿童牙膏。
本刊推荐含氟量在0.05%~0.06%的宝儿滋儿童牙膏(草莓味)(1-7岁)、伢牙乐儿童营养牙膏(草莓小天使),这两款含氟量合适,糖精钠含量低或未检出,适合学龄前的宝宝使用。
另外,本刊不推荐艾美适(Elmex)儿童牙膏,其总氟量低于牙膏推荐性标准最低限,属不达标产品,被本刊列为不推荐产品。
虽然皓齿健儿童营养健齿牙膏CCR评分靠前,但由于不含氟,不太建议低氟地区的宝宝使用;含氟较高的云南白药儿童牙膏(桃子果茶)更适合小学时期的孩子使用。
儿童口腔清洁小课堂
口腔清洁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常规性习惯。但对儿童,尤其是幼儿而言,自主行为能力不足,因此还需要家长多加干预和帮助。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的建议,婴儿出生以后,家长就应该每天用软纱布为孩子擦洗口腔,以预防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俗称“鹅口疮”)。
牙齿萌出后,可用纱布或软毛刷,轻轻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齿。当长出多颗牙齿时,家长可用指套刷或软毛刷,每天为孩子刷牙2次。
当孩子有自主刷牙能力时,每次刷牙家长应陪护在旁,以防他们吞咽或采用不当刷牙行为。
此外,ADA亦建议,儿童应使用含氟牙膏,但使用量需有限制:3岁以下的儿童,每次刷牙时,牙膏量米粒大小即可;3~6岁儿童,豌豆大小比较合适。
【特别说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