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田企业工作的需要,社区流动党员的人数越来越多,构成越来越复杂,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社区流动党员是单位制社会结构解构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产物,是新形势下党员队伍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是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胜中社区从构建组织、制度、责任和连带体系入手,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构筑管理网络,建立组织体系。为使社区流动党员有组织接纳、管理,有属于自己的“家”,一方面,积极构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网络,成立了“社区流动党员管理中心”,负责规划、指导、督查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建立社区流动党员党组织。按流动党员的分布特点,成立流动党员党小组或临时党支部,对3人以下的就近编入党小组或党支部管理,对3人以上单独成立党小组或临时党支部,挂靠到社区党总支管理。
结合社区流动党员实际,完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流动党员的登记实行党员流入登记、流出登记和基层党组织查找登记相结合,实行信息化管理。二是建立学习培训制度。三是健全党组织关系转移制度。
开展主题活动,营造连带体系。积极创新载体,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了“双融入、双闪光”的主题活动。“双融入、双闪光”即流动党员融入附近党组织,融入附近经济建设,让党徽在胸前闪光,让业绩在岗位闪光。为确保主题活动取得实效,该区狠抓了“三连”:一是“支部连党员”。让基层党组织与流动党员广泛谈心交心,解疙瘩、理情绪、话发展、联感情。二是“党员连党员”。在全区开展了“党员手拉手”活动,支部党员一方面组织流动党员参与活动,适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三是“党员连群众”。为使流动党员入乡随俗,服务群众,造福当地,该区开展了“党员帮带”活动,流动党员与居民群众帮带结对860对,近年来,流动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3500多件。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将流入地党组织与流动党员、支部党员与流动党员、流动党员与流入地居民群众联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多维连带体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流动党员管理难点及原因及问题
尽管近年来通过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制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等方式,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的难点亟待研究解决。
1、是以个体流动为主、行踪无常这一客观现实,加大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长此以往,使流动党员在长期的流动中,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党性意识淡漠,党员的先进性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很难发挥。
2、是党组织组建率不高、稳定性不够,致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3、是管理机制滞后、管理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带来资源和人的大量而充分地流动,党组织单纯的属地管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是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管理弱化,是流动党员管理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执行者。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
加强和改进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尤显迫切。本文认为问题的解决可采取如下几种措施。
一是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理念。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创新管理理念。党组织在对流动党员实施教育管理时,要冲破过去的传统理念的束缚,实现由“号召型”领导向“服务型”领导转变,使他们自觉接受管理,乐于接受管理,心情愉悦地接近党组织,使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水到渠成。
二是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完善报告登记制度。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当地社区党组织报告,党组织应及时将外出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情况逐一登记,分类存档,使党组织及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动态,以便于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同时把相关部门纳入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责任体系中来,按照各自的职能明确其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载体。为了能有效地落实具体的方案,还必须通过物质支持与智力支持相结合,以保证方案的具体落实。首先,物质支持是前提。其次,智力支持是根本。以上对策不能割裂开来,需要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综合运用,才能真正构建起流动党员管理的系统工程,以推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四是构建流动党员网络管理模式。在吸取传统党建经验的基础上,应充分运用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来应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布广的特点,可运用互联网、宽带网、局域网等高科技优势开展网上党建活动,把党的思想建设搬上互联网,在网上设立方便党员进入的相关栏目和工作室,增强党员学习的兴趣,提供其与党组织联系便利、快捷的途径,使流动党员及时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组织要求,接受党的教育管理。第一、要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党员与党组织交流沟通的平台。第二、针对流动党员,为了便于管理自己个人信息,可以采取电子身份证制度和比较熟的电子卡技术。第三,流动后有回音。有了上面的两个渠道,我们便能及时地了解流动党员的信息,但还需要我们的人工维护,才能顺利地运行。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与流动党员的日常联系,强化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要求流动党员思想汇报每月一次,内容包括异地工作、学习和思想动态,汇报方式既可以书面汇报,也可以电话交谈、网上自动办公系统提交或者手机提交。党组织要在他们学习和汇报的基础上加以指导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部门对各个流动党员进行督促检查。
一、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胜中社区从构建组织、制度、责任和连带体系入手,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构筑管理网络,建立组织体系。为使社区流动党员有组织接纳、管理,有属于自己的“家”,一方面,积极构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网络,成立了“社区流动党员管理中心”,负责规划、指导、督查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建立社区流动党员党组织。按流动党员的分布特点,成立流动党员党小组或临时党支部,对3人以下的就近编入党小组或党支部管理,对3人以上单独成立党小组或临时党支部,挂靠到社区党总支管理。
结合社区流动党员实际,完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流动党员的登记实行党员流入登记、流出登记和基层党组织查找登记相结合,实行信息化管理。二是建立学习培训制度。三是健全党组织关系转移制度。
开展主题活动,营造连带体系。积极创新载体,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了“双融入、双闪光”的主题活动。“双融入、双闪光”即流动党员融入附近党组织,融入附近经济建设,让党徽在胸前闪光,让业绩在岗位闪光。为确保主题活动取得实效,该区狠抓了“三连”:一是“支部连党员”。让基层党组织与流动党员广泛谈心交心,解疙瘩、理情绪、话发展、联感情。二是“党员连党员”。在全区开展了“党员手拉手”活动,支部党员一方面组织流动党员参与活动,适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三是“党员连群众”。为使流动党员入乡随俗,服务群众,造福当地,该区开展了“党员帮带”活动,流动党员与居民群众帮带结对860对,近年来,流动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3500多件。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将流入地党组织与流动党员、支部党员与流动党员、流动党员与流入地居民群众联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多维连带体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流动党员管理难点及原因及问题
尽管近年来通过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制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等方式,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的难点亟待研究解决。
1、是以个体流动为主、行踪无常这一客观现实,加大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长此以往,使流动党员在长期的流动中,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党性意识淡漠,党员的先进性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很难发挥。
2、是党组织组建率不高、稳定性不够,致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3、是管理机制滞后、管理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带来资源和人的大量而充分地流动,党组织单纯的属地管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是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管理弱化,是流动党员管理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执行者。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
加强和改进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尤显迫切。本文认为问题的解决可采取如下几种措施。
一是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理念。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创新管理理念。党组织在对流动党员实施教育管理时,要冲破过去的传统理念的束缚,实现由“号召型”领导向“服务型”领导转变,使他们自觉接受管理,乐于接受管理,心情愉悦地接近党组织,使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水到渠成。
二是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完善报告登记制度。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当地社区党组织报告,党组织应及时将外出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情况逐一登记,分类存档,使党组织及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动态,以便于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同时把相关部门纳入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责任体系中来,按照各自的职能明确其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载体。为了能有效地落实具体的方案,还必须通过物质支持与智力支持相结合,以保证方案的具体落实。首先,物质支持是前提。其次,智力支持是根本。以上对策不能割裂开来,需要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综合运用,才能真正构建起流动党员管理的系统工程,以推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四是构建流动党员网络管理模式。在吸取传统党建经验的基础上,应充分运用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来应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布广的特点,可运用互联网、宽带网、局域网等高科技优势开展网上党建活动,把党的思想建设搬上互联网,在网上设立方便党员进入的相关栏目和工作室,增强党员学习的兴趣,提供其与党组织联系便利、快捷的途径,使流动党员及时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组织要求,接受党的教育管理。第一、要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党员与党组织交流沟通的平台。第二、针对流动党员,为了便于管理自己个人信息,可以采取电子身份证制度和比较熟的电子卡技术。第三,流动后有回音。有了上面的两个渠道,我们便能及时地了解流动党员的信息,但还需要我们的人工维护,才能顺利地运行。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与流动党员的日常联系,强化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要求流动党员思想汇报每月一次,内容包括异地工作、学习和思想动态,汇报方式既可以书面汇报,也可以电话交谈、网上自动办公系统提交或者手机提交。党组织要在他们学习和汇报的基础上加以指导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部门对各个流动党员进行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