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多重现实的探索者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古根海姆基金会与雨果·博斯集团(HUGO BOSS AG)合作推出的雨果·博斯奖(THE HUGO BOSS PRIZE)以特别短片的形式公布了2010年的6位候选人名单。2010年11月4日最终获奖选手将对外公布,获此殊荣的艺术家除了赢得5万美元的金钱奖励外,还有机会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个展,而中国新生代艺术家曹斐也在候选之列。曹斐今年相继参加了第17届悉尼双年展,上海世博会举办的自然之城展览,还接到了平丘克基金会发起的2010未来一代艺术奖(the Future Generation Art Prize)提名;2010时尚COSMO女性盛典候选人之一……
  出生于1978年的曹斐被誉为中国新生代艺术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这几年,她几乎参加了国际上所有重要的当代艺术展和博览会,从中国南方城市广州到北京,再到纽约等当代艺术风云人物云集的圈子,曹斐的作品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各项新锐艺术大奖接踵而至。借助影像、行为、舞台剧、网络中的虚拟空间、写作等多种创作媒介,其作品不但跨越了媒介的限制,重要的是在探索和融汇各种媒介的时候找到了与现实最好的契合点。当她的作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时候,观众似乎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解读方式,除了作品本身赏心悦目的画面和背景音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和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艺术不同,作品似乎以另一种温柔的手段触动了同时代人的心灵,她并没有直面控诉残酷冷漠的现实社会,而是将现实作为难能可贵的研究对象,敏锐地发掘其中不可言说和荒诞不经的故事。
  十年,对于艺术家而言可以是一个沉淀、蜕变的过程,艺术家曹斐更愿意将她十年来的创作称作“旅程”——一段关于世界与心灵至今仍在路上的探索。无论是今年年初,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做过的演讲,还是近期在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的放映交流活动,曹斐都有意为自己的创作历程做一个总结,在交流会上,我们看到了曹斐是如何将香港电影、日本漫画等流行文化和各类型不同的实验电影糅合成为个人艺术语言以及独特的世界观察方式。发现、寻找和制造荒诞世界
  曹斐在广州美术学院念书期间创作的短片《失调257》,无论是艺术家本人还是批评家都将该作品视为她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它以夸张、片段的方式反映了广州美术学院中一群年轻艺术家的生活,各种青春期中无法释放的荷尔蒙能量和来自美术学院的疯狂、迷茫的气质在男主人公身上显露无遗,画面本身显得比较粗糙,也许正因为并不完美的技术,反而使作品具有一种原始的爆发力。这部看似粗糙的短片引起了博尔赫斯书店主持陈侗的注意,并邀请曹斐在书店播放该作品,博尔赫斯书店是广州当代艺术圈中一个重要的聚集场所,曹斐在那里遇到了后来艺术道路上的重要合作者欧宁、侯瀚如等人。在陈侗的评价中我们看到了作品张力的来源:“它们比传统的作品刺激,比前卫的作品易懂;而且,当你想循着当代艺术的思路去找更多的曹斐时,才发现实在是太难了:这个既像天使又像杀手的年轻女艺术家在幼儿园里就已经诞生了。”
  此后的几部作品都延续了《失调257》中在现实中发现、寻找或者制造世界的荒诞逻辑。创作于2005年的短片《牛奶》,片长只有短短的18分钟——曹斐的影像作品常常不会超过30分钟,她很擅长在短的、恰当的时间内以一种紧凑的节奏向观众说故事。在这个作品前10分钟,观众会误以为它是一部纪录片,反映城市中送牛奶工人的日常工作、生活。就在平淡、卑微的生活中,牛奶工人阿明的一段梦境打破了沉闷的现实,一名古装女子的出现满足了阿明对女明星的幻想,在奇怪的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中,艺术家又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浪漫的手法描写出来,例如洗干净的牛奶瓶中泡着清澈的茶,阿明喜欢穿着短裤和黑色的皮鞋在楼上的天台唱歌等等,故事没有所谓的结局,因为它又是阿明的生活本身。
  在制造出荒诞世界的同时,曹斐为社会中每一个毫不起眼的人物找到了一个位置,并且成为这个荒诞的舞台的主角,这一点在2005年广州三年展的小剧场《珠三角枭雄传》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剧中,珠三角的民间野史、遗闻趣事被娱乐化地搬到广东美术馆的舞台上,广州土生土长的曹斐对珠三角怀有深厚的感情,一方面使她在发掘本土各式各样的角色上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她毫不掩饰地显示出对这些角色的钟爱。这部只有粤语观众才能明白的南方舞台剧让三年展增添不少娱乐气氛,但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又不得不默默承认了混乱和失控的现实。尽管幽默感在曹斐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分量,但作品并不同于一笑而过的港产片,它的背面正是同代人所承担和面对的高速变化的社会现实,以及对每个生命的尊重。2006年的作品《谁的乌托邦》是一件感人至深的作品,该作品是曹斐在深入佛山一家生产照明产品的跨国公司做调查研究之后的创作,最终以影像及现场装置的方式呈现。影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名为“生产的想象”(Imagination ofProduct),艺术家细致地拍摄了几乎无人在场的机器流水作业的场景,空间中回响着机器运作的声音,呈现一个有序的自我运转的机械世界i在名为“工厂童话”(Factory Fairytale)的第二部分,描绘了繁忙的工作间中穿插着“非现实的角色”:一个跳太空漫步的中年男子,背着翅膀的跳芭蕾舞的天使,跳孔雀舞的女孩,弹吉他的工人,在最后一部分“我的未来不是梦”,曹斐几乎拍摄了每一个工人的正面特写,面对着站在工作环境中间的工人,这样一个简单的镜头难免稍微让人感觉不自然——因为我们从没有直接和工厂的工人直接对视的经验。大量的近平静止的长镜头使整部影片像一部长诗,彻底颠覆人们对一个工厂的常规想象。同样是反映珠三角工厂状态的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金江波的纪实摄影《经济大撤退》,他在人们真正意识到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夕拍下了东莞工厂倒闭的情景。相比之下,曹斐的《谁的乌托邦》将工厂转化为梦工厂、乌托邦,细致地帮助工厂工人雕刻他们的梦想的做法,似乎给现实留下更多对话的空间。事实上,《谁的乌托邦》是西门子公司的一个委托项目,可以想象艺术家在面对委托要求时必然遇到的顾虑与妥协,也许,正是由于曹斐喜欢用可谈判式的折中主义方式进行思考和创作,其作品有了更深入人心的力量。
  
  建造人民城寨,探索多重现实
  
  从曹斐和欧宁合作的《三元里》开始,她坦言创作更多受到社会学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的启发,她将关于珠三角城市化的研究思路带到了“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项目中。在作品创作期间艺术家与她的团队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包括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种种社会现象研究,对网络世界中的道德问题、身份问题的追问。作为实验起点的第一部视频作品《我·镜》被称为浪漫的电子史诗,总时长约半小时,曹斐化身为一个名为中国·翠西(China Tracy)的角色,最初的造型是身披铠甲的银发女子。翠西在“第二人生”中邂逅了 一名男子Hug Yue,并与他展开了一段浪漫的旅程,在“第二人生”中各种场所漫步、弹钢琴、跳舞、乘坐列车……经历着和所有的爱情故事需要经历的事情。有趣的是,现实中的曹斐后来在美国三藩市与这名网络“恋人”会面了——对方是一名60多岁的男子,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极左翼组织的成员。这两名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成为朋友的人在网络世界中穿透时空地成为密友,再一次证实了网络世界的无限可能性。“第二人生”项目《我·镜》被策展人侯瀚如选入2007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作品,除了在中国馆区建起来的一个处女花园中展出该视频作品之外,曹斐还将该作品作为“第二人生”与“第一人生”的汇合点,数字公民翠西向她在“第二人生”中遇到的“角色”发出邀请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式,据报道,当天有数百人来到了中国馆与现实中的翠西见面,此时,每个人既是“第二人生”的数字公民又是现实的一员,个体、性别、国家等概念此时此地变得模糊不清。
  曹斐试图在“第二人生”中打造一个世界性的超现实艺术实验舞台。现在看来,以“第二人生”作为平台衍生出来的作品很多,但它们已经难以用传统影像作品的语言去分析,作品实际上探讨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模糊关系以及虚拟现实改变人类传统认知方式的可能性。其中人民城寨(RMB city)的建造成为曹斐对现实世界探索的无限延伸,各种中国地标性建筑被放置在其中:天安门、东方明珠、中央电视台大楼、鸟巢、人民英雄纪念碑,但他们以混乱、揶揄的方式被组合,建筑的功能被娱乐化地改变,天安门广场变成浴场,生锈鸟巢被泡在水里,中央电视台大楼被悬置,远处还冒着浓烟,巨大的自行车轮成为天安门前壮丽的景观……尽管人民城寨中的一切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直接的对应,它既是现实又不等同于现实,曹斐对人民城寨的描述更混合着对现实世界的焦虑和期待:“中国当下最热衷的土地开发热情得以继续在‘Second Life’里面迅猛延伸,并且这个‘中国’新城在更广阔的全球化数字版图里,它作为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鲁莽的混合体,连同对中国现实符号过剩的挤压,对中国未来粗劣想象……”
  有人对曹斐的作品提出质疑,认为她的“第二人生”系列作品过分依赖他者的参与和外部环境的支持而缺乏原创性,显然,这样的批评指出了曹斐被称为游戏录像艺术家的尴尬,但近作《人民城寨样板戏》(RMB City Opera)有望打破这样的创作瓶颈。应2009年意大利都灵艺术博览会的邀请,曹斐创作了这部双人舞台剧,她挑选了两位专业舞蹈演员进入“第二人生”游戏中体验数个月,然后在舞台上进行创作性表演,舞台背景正是巨大的“第二人生”的游戏录像投影。舞台上的演员取名“样板戏”增加了该舞台剧的政治想象,暗示了舞台上的演员是刻板地模仿“第二人生”中的生活细节。吊诡的是,“第二人生”的建造模型正是现实生活,通过不断的表演,游戏与现实已经互为导演,此刻观众突然醒悟我们集体成为这个荒诞世界的表演者。
  从现实世界到“第二人生”,再从“第二人生”回归现实世界,从《失调257》到“第二人生”项目作品除了从形式语言上不断精致之外,作品制造的疯狂而浪漫的世界正是对当下的经济、政治生活做出的幽默回应。曹斐像一名漫游在城市间的探索者,其作品突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常规关系,也许这是艺术家制造的一种美好景象,但其中透露出世界中多重现实的状态不可避免地带着某种“预言”力量,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她的想象与未来是如此贴近。
其他文献
金代纸币上使用的“合同”类型官印为首次发现,颇具史学价值。实物印“隆安府合同”、“南京合同”与“壹钱合同”为金代不同历史时期,笔者结合藏品及相关文献记载作考证,阐述了“合同”官印随纸币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过程。    “合同”、“合同印”与纸币“交子”    有关“合同”。见《周礼·秋官·朝士》:“判书”《疏》:“云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傅别、分支合同,两家各得其一者也。”又,《通俗编·货财·合同
期刊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85周年,该院从藏品中遴选出150多件(套)永宣时期及与之相关的文物,并辅以全国博物馆收藏的12件(套)文物,举办了此次特展,特展展品包括了书画、玉器、金器、瓷器、漆器、佛像等类别。  2010年是紫禁城落成590周年,又是故宫博物院建立B5周年。紫禁城最初的三位主人——永乐皇帝、洪熙皇帝与宣德皇帝在位的三十多年,正是明王朝进入国力鼎盛的时期。在中国数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史上,历
期刊
被誉为国际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策展人之一的侯瀚如,1963年出生于广州,198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8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移居巴黎。目前工作生活于美国旧金山和法国巴黎,2006年起担任旧金山艺术学院展览与公共项目部主任及展览与博物馆研究部主席的职务。侯瀚如常做客和任教许多国际性的艺术机构,为重要的国际性艺术机构咨询,如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德意志银行收藏等,他经常为艺术刊物撰
期刊
“文房”是文人看书、写作以及赏玩“琴棋书画”的书斋。“吉金”是指古代铜铸的礼器,礼器又称祭器,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称金黄色的铜器为金,因此将铜铸的祭器统称为“吉金”。“吉金”是“明尊卑,别上下”的标志,当时社会实行的是等级森严的礼制,只有贵族才能使用“吉金”,并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文房吉金”盛行于明清时期。明代以前,文房吉金有零星的出现,明以后则发
期刊
松堂关怀医院的院长李松堂与共和国同龄,出生于富裕之家,爷爷爱收藏古玉,父亲爱集邮,李松堂从小就耳濡目染了这种风雅。由于从小在北京的四合院长大,他对四合院的一切拥有一种割舍不断的亲情。经过多年来的收藏,李松堂于2001年创办全国第一家民间雕刻博物馆——北京松堂斋博物馆并任其馆长。李松堂经营了这家博物馆将近10年,在这10年的“摸打滚爬”中,他对国内民营博物馆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体会。他认为国内文物法的规
期刊
一位让国王放弃王权与其终身厮守的女子,一对为现代首饰设计史、首饰赞助史上描下了重要一笔的夫妇——温莎公爵夫妇,他们留下了一批见证其爱情、熠熠生辉的珍藏首饰。这些首饰均是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为其所爱辛普森夫人所定制的,它们多为当时欧洲的顶级设计师所作,几乎每一件设计都有温莎公爵夫妇的参与,璀璨华贵外表下的珍宝包含的是两人的浓情蜜意。今年11月30日,苏富比将在伦敦再度拍卖20件温莎公爵夫人珍藏中的
期刊
日前,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了2010特纳奖入围展,展出4位2010特纳奖入围者作品。今年的4位特纳奖入围者分别是画家德克斯特·达尔伍德(DexterDalwood)、装置艺术家画家安吉拉·克鲁兹(Angelade la Cruz)、声音艺术家苏珊·菲利普斯(SusanPhilipsz)以及由两位艺术家组成的耳石组合(OtolisthGroup)。提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涉及不同媒介——从画布到雕塑,从影
期刊
经过五天激战,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名表珠宝翡翠部分总成交额38.58亿,两件作品过亿,60件作品超千万成交。中国嘉德2011秋季邮品钱币铜镜拍卖会亦另于11月17日举槌。  本次嘉德秋拍现场人气积聚,众多拍品表现亮眼。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女士表示:“此次秋拍我们向广大藏家呈现了从海内外征集而来的艺术珍品,受到了藏家广泛关注和支持,很多专场
期刊
第38届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巴黎大皇宫中殿开幕,期间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168间画廊参加了本次艺术盛会。据组委会透露,今年为期5天的艺博会吸引了68000人次的参观者,和去年相比提高了6%。许多业内人士都说,今年的FIAC是38年来最为成功的一届。  巴黎对艺术很认真,收藏家也很认真  FIAC预展当天的参观情况充分的让笔者感受到法国人对于艺术的热情,这可能是
期刊
民营博物馆,这个乍一听就需要很多很多人民币的事情可能会吓到不少人,因为在中国的现实状况之下,它很难不成为一个“烧钱”的事业,那究竟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文化问题?资金问题?政策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呢?在中国这块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土地上,民营博物馆的先行者们勇敢地踏上了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那些最初的家庭博物馆还有企业自办博物馆经过不断摸索并借鉴国外先进美术馆的优秀理念,还有中国政府文
期刊